●±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输送容量1200万千瓦
●每站每极由2个换流器串联组成,每个换流容量为300万千瓦
●送端换流器网侧接入750千伏或500千伏交流电网
●受端高端换流器接入500千伏交流电网,低端换流器接入1000千伏交流电网
与±800千伏、1000万千瓦、受端分层接入工程相比,±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经济性指标显著提升:
●换流站单位千瓦投资基本相当
●直流线路本体单位公里投资增加约22%
●工程总体单位公里千瓦投资降低约15%
●线路每千公里损耗由2.6%降低到约1.6%
●按年5500运行小时数考虑,年节约费用约3.3亿元
1月11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我国特高压输电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220千伏到500千伏,从750千伏到1000千伏,从±800千伏到±1100千伏,每一次电压等级的提升都意味着电力工业技术的一次跨越。在特高压电网已经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的今天,等待±1100千伏电压等级的诞生似乎要更漫长一些,经历了九年的酝酿。
九年磨剑,整装待发,±1100千伏特高压最终孕育成熟
±800千伏,±900千伏,一切正常。“升压至±1100千伏!”随着操作指令下达,2007年8月16日,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试验线段成功升压至±1100千伏,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1100千伏电压等级的实际运行经验在国内外均无先例,此次试验线段为新电压等级的工程带来了第一份宝贵的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持。
更高电压等级,意味着更大的输电能力、更远的输送距离,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更严峻的挑战。“±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世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点,是电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的极限挑战。”公司直流部负责人直言,建设±1100千伏特高压在国内外没有任何可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工程的首创性决定了它要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这条创新之路上,充满了泪水与艰辛,也实践着光荣与梦想。
2009年,公司启动±1100千伏及以上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展准东能源基地外送输电方案研究,制定了准东能源基地的输电方向、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和送端电源组织方案,相关结论纳入公司“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
2010年,公司组织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和设备厂家,对±1100千伏及以上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了电压等级推荐方案,最终正式确定±1100千伏为±800千伏之上的更高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
2011年,公司全面启动±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作。当时,公司已经先后投运了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与±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运营良好,效益巨大,±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在建设中。特高压相关技术与标准已经成熟,发展±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人才基础和精神基础。
同年,±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研制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为工程启动奠定了设备基础。公司召开十余次专业研讨会,明确了相关的技术条件和研制工作计划,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设备参数,督促和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成套设计。
2012年,关键设备研制的瓶颈突破——公司全面主导和组织研发的±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模型样机和穿墙套管通过型式试验。换流变压器和穿墙套管是单体承受±1100千伏全电压、全电流的关键设备,研发难度大,逼近或超出现有绝缘、机械和温升技术的极限,是制约技术可行性和工程建设的关键设备。该试验成功,标志着±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发获重大突破,充分验证了技术和设备的可行性。
2013年,根据国家能源局要求,公司完成《疆电外送特高压通道落点华东电网方案研究》报告,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提出落点皖南的推荐方案。至此,±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送端与受端都已明晰。同时,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100千伏特高压设备现场试验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同年,±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研究项目启动,对工程中需面对的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架线、导线压接、导线保护,机械化手段组立超大型铁塔,腐蚀基础施工、高标号混凝土应用,新型接地体工艺等相关方面技术进行重点研究。
2014年,±1100千伏准东—华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完成。750千伏乌北—五彩湾输变电工程投入试运行,这是新疆准东区域建成的首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为±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提供重要支撑。
自主创新,攻克极限,屹立世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巅峰
数年来,在公司战略的引领下,各方人马纷纷加快脚步,全力以赴,攻克了一个个重大技术难关,自主研制成功一系列关键设备。
±1000千伏(±1100千伏)换流站电磁环境、±1000千伏级换流变压器关键技术、特高压直流套管关键技术、±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研制及示范应用、±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主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相继通过验收;
±1120千伏直流隔离开关、世界首台具备5100安转换能力的直流转换开关、±1100千伏特高压换流阀样机、±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场设备样机、±1100千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陆续研制成功;
±1100千伏特高压换流阀多重阀绝缘试验成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试验中心成立,DPS-3000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与±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仿真系统投运……
捷报频传,技术研发取得全新突破,全部关键设备或样机研制成功,工程实施的整体技术方案成形,这一切,充分显示了±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经全面成熟,具备开工条件。
万事俱备,只欠一声令下的东风。2015年年末,孕育多年的±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终于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新年伊始,工程宣布开工。
9年的等待,在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部短暂的历史,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891年,世界上第一条高压输电线路诞生时,它的电压只有13.8千伏。17年后,1908年美国就出现了110千伏线路,电压一下提高了近十倍。1935年,美国将220千伏电压提高到275千伏,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超高压线路;1959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这是电能水平的一次大跨越。但这个纪录没保持多久,1969年,美国就建成了765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开始研究特高压电网,苏联还建成了一段1150千伏的特高压试验线路。2009年,中国终于在电网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自主研发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入商业运行,中国电力从此由技术跟随者变成了引领者。而如今,±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中国,已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世界电力强国,站在了世界电力技术的制高点。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开工建设,也将充分带动电工技术的根本性突破和装备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全面提升电网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装备制造的创新水平。在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未来,在全球能源和电力发展格局中,中国特高压必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