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煤炭既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高速发展,也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中国煤炭因何而兴,因何而衰,前路如何?小编通过大量数据和案例呈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煤炭兴衰史,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煤炭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解决中国煤炭之困贡献绵薄之力!一、歌舞升平煤炭行业欣

首页 > 火电 > 煤气能源 > 市场 > 正文

【兴衰史】“黄金十年”到“哀鸿遍野” 作茧自缚的中国煤炭能否破茧重生?

2015-12-16 13:46 来源:矿业界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煤炭既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高速发展,也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中国煤炭因何而兴,因何而衰,前路如何?小编通过大量数据和案例呈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煤炭兴衰史,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煤炭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解决中国煤炭之困贡献绵薄之力!

一、歌舞升平——煤炭行业欣欣向荣

2013年的煤企百强全年共完成营业收入41568亿元,而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仅为2760亿元,十年内中国煤炭企业的营收规模至少增长了15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煤炭业的黄金十年,无数人暴富,无数企业也靠着煤炭产业赚得盆满钵满。

就山西而言,煤炭需求狂涨,煤价攀升,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由此开始形成。10年间,山西煤炭从星星之火掀起燎原之势。2000年,山西省煤炭行业占工业的比重为26.9%,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为58.7%。山西GDP增速在2007年达到了顶峰,当年,山西省全年GDP增速为14.2%,创造了25年来的新高。而太原市2007年的GDP增速更是高达16.4%,增速居全省11个市之首。

那一段时期,真是山西省的好日子。各个地方的煤矿都处于满负荷运转。即使煤炭价格一路飙升,来山西买煤的客户也都要排着队等着,很多下游企业想要拿到煤炭,还得找关系、托人批条子。煤矿工也享受到了这突如其来的幸福,挖煤方面从“靠体力”到“懂技术”,工资方面十年涨了十倍……

而煤炭价格的好行情也催生了很多一夜暴富“煤老板”。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山西家族正是从2001年开始涌现,至2005年左右攀上历史高峰,如2005年上榜中国10个富豪家族,6个都涉及煤炭业。

二、肆无忌惮——煤老板一手遮天

从出身贫寒到一手遮天,从住草屋帐篷到豪华别墅,从乞讨打工到身现赌场……煤老板早已身家过亿,奢靡之风却也滋长蔓延。

一名山西年轻人(其父曾是山西洪洞县的煤矿主)以自己的两个身份证,在东城区和平里花近1.3亿元买下锦鸿阁小区B座的109套房子。如今,这109套房子已经升值4倍。

一口气买下109套房源

2012年3月28日《天下被网罗》节目播出“山西煤老板:我们需要飞机代步”。

组团买飞机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2012年,山西首富“煤老板”邢利斌曾经花费7000万嫁女,引起极大的轰动。 邢利斌在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并邀请了很多明星到场表演。图中演唱者为范玮琪。

7000万嫁女儿

当年被视为“男才女貌”完美范本的大牌明星车晓与“山西首富”李兆会的婚姻也难逃离婚下常外界盛传车晓以高达33亿元的分手费自立门户。

结缘女明星

三、饮鸩止渴——四万亿催生的泡沫

如果将煤炭的黄金十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年之前,主要是市场的作用;第二阶段是2008年之后,主要是4万亿的催化作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将中国经济与中国煤炭同时送入低谷,2009年以来,“四万亿”救市计划再次将我国GDP和煤炭增速推向高峰,当地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当地煤炭行业,让那充满泡沫的GDP来弘扬自己的业绩,煤炭企业也是顺水推舟,大肆扩张、增产、招工。

华电煤炭业务“1亿吨”激进扩张

华电集团董事长李庆奎曾公开表示,华电“煤炭产业从零起步,产量由2009年的39万吨,增至2011年的2260万吨,三年时间增长57.9倍”。而2014年华电煤炭产量已增至4478万吨。由此可知,在2009年至2014年的6年间,华电煤炭产量猛增115倍。

转型发展再造两个峰峰集团

2010年,在记者采访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董事长王亚杰时问道:“作为一个老牌煤炭企业,峰峰集团已经拥有60多年的历史,面对可采资源减少等困难,“十二五”期间,峰峰集团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得到的回答是:“十二五”期间,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煤炭产量、营业收入翻两番,再造两个峰峰集团,原煤产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精煤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如今,这一宏伟蓝图也是付诸东流。

煤矿招聘几乎无门槛

据2013年招聘简章上来看,菏泽单县张集煤矿、济宁微山昭阳煤矿、内蒙古呼伦贝尔胜利煤矿、邹城宏河煤矿、邹城里彦煤矿招工-淄博坤升公司里彦煤矿、山西朔州五家沟煤矿、山西临汾万家庄煤矿等煤矿招聘,月工资约10000元,学历无要求或者初中以上水平,并交纳五项保险。这也引得众多的本科毕业生“趋之若鹜”,其中,也不乏有211、985大学的毕业生。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四、图穷匕见——煤价径直腰斩

中国的煤炭价格经历了2003—2012年的“黄金十年”上升之后,步入快速下跌通道,煤价遭遇腰斩,煤炭行业陷入全面亏损。

在《矿业界》之前发的众多文章中,可以看出,以2012年为分界,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走势。煤炭地销单价从2012年最高的每吨298元跌落到今年10月份的每吨141元,价格跌落过半。昔日贵为“黑金”的煤炭,如今变成了“白菜”价。

现在煤炭其实比白菜都不如。少吃一口馒头能买一斤煤呢,就是这概念。现在煤一百块钱一吨嘛,一个馒头才一块钱。

“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名句。按理说,现在隆冬时节正是用煤的高峰期,但“天寒”“炭贱”并没有阻挡煤价继续下行。看来,煤炭高价是“去意已决”啊!

从煤炭市场价格看,“煤飞色舞”的“黄金十年”从2012年就彻底结束了。

五、唇亡齿寒——煤矿大面积亏损、停产、倒闭

价格的暴跌,让煤企掉进了亏损的泥潭。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前3季度全国90家大型煤企的利润为9.7亿元,同比下降97.7%,而2014年同期的利润是427亿元。巨大的数据落差表明:全国90%以上的煤炭企业已经没了利润或已亏损了。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分析,在这仅有的利润里面,盈利的其实只有神华一家。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神华集团的盈利也不是卖煤,而是靠铁路和发电。

而停产倒闭的更是数不胜数,在12月8日,由《矿业界》微信平台整理,媒体公布的1000家停产企业名单中,有300家煤矿赫然上榜,而实际停产倒闭的也不止这个数字。雪上加霜的是,《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建议,“十三五”末中国应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煤矿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6390家压缩到3000家以内。这意味着一多半的煤炭企业将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1月,煤炭行业共发生49起并购重组事件,比去年同期31起增加58.06%。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1)——煤矿城风华不再

在中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数量最多 ,约占整个资源型城市的50%。在当今中国33个省级行政区域中,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均有煤炭储量,其中21个省区有煤矿城市。然而这些煤炭城市风华不在,和前几年的景象也截然相反。

内蒙鄂尔多斯物是人非

以煤炭和羊毛衫闻名全国的鄂尔多斯,曾被外界说为鬼城,因为这里一度人口稀少,与街边林立的大厦群落形成强烈反差。隆冬时节,行走在鄂尔多斯街头,在这座人均GDP超过香港的北方城市,很少见到成堆的人群。同样稀少的,还有当地煤矿来往的客人。在伊泰集团大地精煤矿的门口,仅有的两辆运煤卡车装满了煤,缓缓驶离矿区。矿长靳占飞表示,如果早几年来看,同样的地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山西吕梁GDP由正变负

位于山西西南的吕梁因煤闻名,其2.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总面积中,含煤面积1.1万平方公里,一半多有煤。在2001年至2011年的煤炭黄金十年间,吕梁依靠优质煤炭出现井喷式发展,GDP维持着两位数增速,多年保持省内第一,创造了“吕梁速度”。

煤炭曾给吕梁带来了繁荣,如今随着煤炭行业的低迷,这个将荣衰系于煤炭行业的城市,已尝到兴衰“反转”的滋味。

从正数第一到倒数第一,从接近两位数的增速到负增长,吕梁经济在一年之间经历过山车式的“反转”几成定局。据了解,吕梁市2014年GDP增速预计为﹣2%,山西省内倒数第一,而就在2013年,吕梁还是山西的增速冠军。这也是吕梁时隔15年后,再次出现GDP负增长。

陕西榆林光环黯然失色

中国的产煤重镇——陕西榆林,去年生产了全国近1/10的煤炭。陕西煤化集团刚刚荣登世界500强,红色横幅在风中飞舞,集团旗下的神南矿业,是一家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然而,神南矿业董事长吴群英的脸上丝毫看不出荣登500强的喜悦,反倒一直眉头紧锁。吴群英说,从人员、设备到管理,神南矿业不输于任何一家欧美的煤企,但即便这样的王牌企业,从今年10月份开始也亏损了。

七、覆巢之下,焉有完卵(2)——煤矿工悲痛无奈

煤炭行业的全面亏损,关乎500多万矿工的生计。今年以来,陕西山西等效益不好的煤矿已经开始裁员减薪,黑龙江龙煤集团甚至出现了10万人分流的局面,全国最大煤炭储地内蒙古有一半煤矿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业内估计,煤矿失业待业人员超过10万人。

与强势的买方市场相对应,煤炭企业的回款也愈发艰难。目前,全国煤炭的回款周期普遍达到了58天。这让亏损中的煤企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面对越来越难看的财务报表,煤企能做的就是压缩成本、裁员降薪。伊泰集团今年已全员降薪20%。神南矿业缩减了合同制工人近500人,一线工人的平均年薪由2012年13万元降到现在的9万元。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国超过一半的煤炭企业都下调了职工工资,个别企业甚至提出了“保八争十”,确保发8个月工资,争取发10个月工资。

在《矿业界》一次采访中,联盛集团某煤矿员工破口大骂,欠10个月工资未发,其实这种情况在众多煤矿中非常普遍,众多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有的是无奈——继续等待下去、拿到工资后卷铺盖走人,有的则转行回家养驴、唱歌养家……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3)——煤老板跑路跳楼

在这次危机中,承受痛苦最大的是处在产业链前端的煤老板们,无法稳住市场地震,投入巨资的他们出现资金链断裂,几乎都被深度套牢,备受煎熬。危机中,大多数煤老板恐慌中最急迫的愿望就是卖掉手上的煤矿,逃出“绝境”,但苦于“找不到能救出自己本金的人接手”。面对追款的压力,这些煤老板焦虑不安,纷纷外出躲债。

原本,煤炭象征的是富裕的终点,煤矿被誉为“装满钞票的聚宝盆”,那些同时拥有奔驰、宝马等豪车的煤老板挥金如土的形象一度名噪一方。然而,现在,昔日的富贵荣华已恍若隔世,让煤老板一夜暴富、高价购来的中小煤矿也成了“烫手的山芋”,市场一片肃杀之气,深陷市场谷底的煤老板们苦苦挣扎。

2014年1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向来健谈的府谷县煤老板刘建(化名),对方手机里传来“您所拨打的手机已停机”的提示音。然而5分钟后,刘建居然用该号码又打了过来,“对不起,我的手机的停机提示音是设置的炫铃,我看你的手机号不是老家那边的才回你的电话。我两年前就离开府谷了,现在在西安待着,不准备回去了。”他苦笑着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刘建在府谷县新民镇拥有一座年产120万吨煤炭的煤矿的一半股份,还在一个年产90万吨煤炭的技改煤矿中占有股份。但现在,这些股份正让40多岁的刘建经受着巨大的痛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煤矿一步步从兴盛滑入泥潭,他本人也像是一只处在壁板夹缝中的老鼠,变得惊恐而小心翼翼。

“我现在还有一个亿的贷款无法还,煤价掉得连开采成本都不够,开不了工,资金链断了,我们没钱了,大家都没钱了。”刘建承认,因为无法还上贷款,没办法只好躲到西安,“以后煤矿交给别人打理,我不会亲自搞这行了。”他说自己一做梦就是堆积如山的煤炭,再有很多人追债,精神要崩溃了,连接听手机都要防备。

刘建一心想着要卖掉手上的煤矿,只是找不到人接手。“我现在想卖没人买,卖不了那我就剩跑路和跳楼了。”他说。

和刘建一样,其他煤矿中的私营老板多数清醒地知道,卖掉煤矿、抖掉包袱,仅仅是一个无法兑现的梦想。业界普遍认为,煤炭行业是一个萎缩性的行业,将来煤矿只是“挣一个社会平均的利润”,煤老板已风光不再,一切都在贬值。煤矿忽然变成了无人敢接手的“地雷”。

九、雪上加霜——煤价越下滑,煤企越增产

全行业90%以上的煤矿都在亏损。按理说,市场的力量会迫使一些企业退出这个行业,进而恢复供需平衡,让价格重归理性。然而,在各大煤炭主产区看到的,却是煤价越下滑,煤企越增产的怪相。

事实上,整个煤炭行业都处于价格“腰斩”、需求疲软的境地。但问题是,煤炭的供给量却依旧在坚挺。去年我国煤炭生产超公告能力约6亿吨。到今年10月份,全国的原煤产量又连续3个月环比增加,且增幅还在扩大。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行业之所以陷入恶性循环,是因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去了调控能力。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煤炭企业私心不减

煤价拐入冰点之后的三年来,煤炭业界一直都在呼吁行业抱团过冬,希望各家煤企能够携手挺住价格。但是,由于国内煤炭企业集中度低,每个企业都希望其他企业限产而自己增产,单个企业的理性导致了整个市场的非理性。

企业现在都在抢占市场,你减少的市场我来捡。现在很多企业都说宁可掉价,不丢市场。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电力企业从中作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电找煤”到“煤找电”,伴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煤电格局也迎来了大逆转。以前,电力行业求爷爷、告奶奶向煤炭企业求得优质煤炭资源,然而现在,电力行业向煤炭企业表示,你要不是给我降,别人会给我降价,你的煤不卖,他的煤就能卖出去。

行业协会约束力弱

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中,作为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控的矫正,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被广泛认可。然而,限于立法的不完善和自我定位的偏差等各种原因,我国当前的行业协会在面对行业困局时,尚未能够有效发挥其应有功能。去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煤炭行业脱困会议开了43次。如此高频次的政策会议,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十分罕见。然而,这样的政策会议毫无效果。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让煤炭“严控产量”的措施无法落实。部分产煤地区的经济高度依赖煤炭产业,企业想减产,领导也不答应。

煤炭行业深陷生产怪圈,市场调控的无形之手和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双双失灵。煤炭行业如何摆脱困境,已经成为摆在市场参与者和政府决策层面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十、重拳出击——中央对过剩产能狠下刀子

12月9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此前,李克强总理曾表示:“对旧动能要下决心淘汰一批,更多地改造、升级一批。要有勇气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的企业狠下刀子。”同时要求:“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要坚决淘汰关停。

很多煤企对此不惧,以为自己承担着很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为政府拉动经济,为社会增加就业,拿着“不死王牌”奋力抵抗,可是,过剩产能是一定要淘汰的。例如九十年代的纺织,当时的纺织跟现在钢铁一样,承担着过多的企业社会责任,破不掉,出清不掉,怎么办呢?上行政手段。当时我们GDP只有9.2万亿,我们剥离了1.4万亿。

对此,国家也付诸实践,传闻称国资委正在筹备设立一家全新的公司,用来收购和处理国有矿业资源企业坏账,及其所剥离的不良资产证券化。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建议,“十三五”末中国应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煤矿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6390家压缩到3000家以内。

敲响去除煤炭过剩产生这面鼓,不下重锤怎能响亮?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十一、缓兵之计——首先稳住煤价,点亮“煤电价格”这盏明灯

煤炭行业在市场化之路上走了没多久,“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就成了迈不过的绊脚石。改革之前,电煤合同的最高限价保护了电企利益,而现在没有了最低限价兜底的“市场煤”,滑向了跌跌不休的深渊。

当前的煤炭行业要摆脱困局、点亮自己,首先要点亮“电煤价格”这盏应急灯。应急之策就是稳住煤价。怎么样稳住煤价?这时候政府应该当好人,政府直接出面,我就抓电煤。只有抓了价格这个“牛鼻子”,才能让煤企活下来。而稳住电煤价格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由政府设定电煤最低保护价。价格多少合适?伊泰集团副总经理翟德元认为:煤价应该坚持煤电互利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煤炭最低保护价,比如说一毛钱一卡,这是适宜的,也是合理的。

不过,协调与电企的关系只是防止煤炭行业跌落悬崖的权宜之计。从世界范围看,电企并不是煤企的救命稻草,以工业革命先驱英国为例,英国宣布将在2025年前逐步关停燃煤电站,以煤发电正在走向终结。

十二、破茧重生——剥离产能、产业升级

如果说稳住电煤价格,只是治标之策的话,那么煤炭行业要真正摆脱困境、点亮自己,还得寻求治本之策?治本之策,毫无疑问,就是去除过剩产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壮士断腕不可怕,刀斧钝和看错了最为可怕。由此,在去除过剩产能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防止产能扩张、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

首先是要控制产能扩张,跳出“煤价越低越生产”的怪圈,然后,将过剩和落后的产能淘汰出局,实现换血。

具体操作阶段,国家的政策就是不要再鼓励地方,新增的这些产能该停的要停。而对待过剩和落后的产能,政府坚决不再予以“输血”,而且要狠下刀子,刀子要快。企业也要认清事实,剥离不良资产,理性发展。

(2)兼并重组,产业升级

行业内兼并重组要以优势互补、产业链互补为目的,不能大嘴吃四方、乱七八糟一锅炖。举个例子,12月9号矿业界在《五矿中冶战略重组丨全面解析矿业巨头的诞生》文中分析,五矿中冶的战略重组,原因就在于双方看上了对方的优势和未来,它们在业务领域互补,合并后双方能够资源共享,亦将降低成本,跟利于公司发展。

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环节,煤炭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旧动能,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路上已经掉队。现有的企业结构要升级,要加快企业证券化速度,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老旧的装备要升级,尤其是在能源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紧跟时代要求;产业链要升级,新能源是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不会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未来煤炭的发展方向。

(3)做好人员安置,企业社会化职能的移交、遗留债务的处理

在现有50亿吨煤炭产能的背后,是约500万人的从业群体,如果淘汰10亿吨产能,就意味着近100万人下岗。政府、煤企负责人在这些下岗工人的安置方面要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耐心。

12月10日传闻,国资委正在筹备设立一家全新的公司,用来收购和处理国有矿业资源企业坏账,及其所剥离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这是好的方法。

关闭的或者淘汰的企业,考虑发展清洁能源等方向,这样既优化了供给,也转移了产能和妥善解决了就业,同时也助推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纵观这从煤炭“黄金十年”到“哀鸿遍野”的这十几年中,中国煤炭可谓是作茧自缚,但是,能否破茧重生,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原标题:作茧自缚的中国煤炭,能否破茧重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