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电力工人危险作业?如何提高电路巡检效益?12月9日,广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梦圆南粤,精彩人生创业创新故事分享会上,来自广东电网的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得以展示,其中包括中山供电局开发并已投入使用的无轨巡线机器人。据记者了解,这台机器人目前服务于桂山变电站,两年运行中已完成约300次巡检

首页 > 输配电 > 线路监测 > 报道 > 正文

高压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线 提升电网智能管理水平

2015-12-11 14:49 来源:中山日报 

如何避免电力工人危险作业?如何提高电路巡检效益?12月9日,广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梦圆南粤,精彩人生"创业创新故事分享会上,来自广东电网的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得以展示,其中包括中山供电局开发并已投入使用的无轨巡线机器人。据记者了解,这台机器人目前服务于桂山变电站,两年运行中已完成约300次巡检任务。

■“奶爸团”开发出巡线机器人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电站越建越多,但是变电站巡检人员却有限,雷电、大风雨等极端天气中电力工人户外工作艰难。为攻克此难题,中山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2008年着手研发机器人代替人力巡线项目。经过近五年的研发,2013年12月桂山站无轨巡线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

无轨巡线机器人由平均年龄32岁的18人“奶爸团”开发。变电管理一所桂山巡维中心站长张新明是机器人开发运用的总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传统机器人需要铺设类似于火车轨道的磁轨,机器人只能沿着磁轨作运动,无轨机器人突破了这一限制,节约了投入成本,而且它配备四驱越野底盘,可以爬上30度陡坡。

机器人如何“看路”?张新明介绍,机器人配备了激光扫描技术,可将站内的设备位置、道路扫描为地图,研发团队在后台为它规划好巡视路径后,它就可以按照指示去工作。

细心的“奶爸”们担心机器人风吹雨淋,在变电站里为它搭建了铁皮房子,完成当天的工作后,机器人可以自己“回家”,在里面充电待命。

桂山巡维中心值班长谢建雄也是研发团队成员之一。他称,机器人在严重故障或者恶劣天气时代替人到现场查看,大大降低了人身安全风险,相当于电力巡检中的“特种兵”。

据他介绍,智能机器人具有较强的抗极端天气工作能力,它的防水等级较高,一般的水枪喷淋或下雨不会对它造成影响,在雷雨天仍可照常运作。机器人具有自动续航功能,当蓄电池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它会自动驶入存放室进行充电。

■无死角巡视消除网眼盲点

中山供电局生产设备管理部副主任刘汉君表示,随着电网越来越庞大,投产的设备越来越多,要是一味地延续以往的巡视维护工作方式,企业将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引入智能机器人可以大大减轻运行人员在运维工作中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巡检质量。机器人通过精准的计算及监控手段,对电力设备无死角巡视,可以发现一般肉眼难以发现的情况,杜绝人工巡视时出现的疲劳工作现象,保证巡视工作保质高效完成。

张新明称,目前机器人在测温方面能完全替代人力,在巡视、抄表等方面能代替人力完成80%的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在它的操作功能上改进,让它能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减少人身操作风险,并使机器人进行集约化,让一台机器人可以巡视多个变电站,还可以让它运用在输电方面的地下电缆通道巡视上。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广东电网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成立了65个技能专家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将无人机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智能导航技术等创新技术广泛运用在智能电网、绿色环保、节能经济等方面,解决了大量电网生产难题。作为广东电网科技创新方面的优秀代表,中山供电局今年组建了“电网风险智能可视化管控创新团队”等5支科技创新团队,与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合作,通过共同研发、试点应用等方式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中山供电局科技创新能力。

原标题:高压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