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备受世界瞩目的我国特高压电网±1100千伏西电东送准东—皖南特高压工程再传捷报,随着最后一项导线顺利跨越天堑长江,标志着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特高压大跨越塔——昌古特高压长江大跨越工程全线贯通。
±1100千伏新疆准东-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工程建设纳入到全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并写入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安徽段工程进展顺利,本体线路本月底将实现全线贯通。长江大跨越是全线的咽喉、节点工程,导线展放如期完成,对于整条线路按时建成投运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是±1100千伏输电线路首次跨越长江,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代表性强。主跨越塔高225.2米,单基塔重1259吨,跨越总长2900米(跨越长江1790米),塔高、塔重和跨越距离均为全线之最。二是施工难度大。要克服工艺要求高、跨越施工感应电强(临近1000千伏特高压淮上线和500千伏宜华线)、大截面导线放线张力大(10吨)、长江黄金水道封航时间受限、江面高空气流多变、登塔作业艰苦(登塔1个多小时,需连续作业)等诸多困难,最能凸显电网员工的胆识和技艺。三是科技创新多。在跨越工程中首次采用900mm2大截面导线;创新应用可视化管理系统和巡线机器人,全程监控工程进展动态;改进放线工艺(“2牵3”方案),缩短封航时间2天。四是场景壮美。施工位于皖南平原,在200多米高空俯览,江面波澜壮阔,两岸春意盎然,跨越放线与合福高铁长江桥、淮上、宜华输电大动脉交相辉映,磅礴如画。
长江大跨越工程自2017年1月立塔, 2018年2月完成杆塔组装施工。近期重要节点计划:4月8日,长江封航(临时)展放光缆;4月10日至15日,展放导线;4月16日至20日,完成全部施工。其中,4月15日为导线集中展放和附件安装,场面最为壮观。
工程简介
±1100千伏新疆准东-安徽皖南(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工程起点为新疆准东五彩湾换流站,落点为安徽皖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新建准东、皖南2座换流站,线路全长约3324公里,工程投资407亿元,安徽境内线路长304.167km,其中一般线路301.267km,长江大跨越2.9km。其中安徽公司投资本省境内工程及宁夏、甘肃庆阳段、陕西、河南线路工程。
工程由安徽公司建管范围包括±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四通一平工程和大件运输措施保障、±1100 千伏直流输电线路304km、直流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以及配套1000千伏交流工程。
长江大跨越情况
该长江大跨越工程作为全线路的咽喉、节点,共有2基225.2米高的跨越塔、2基66米高的锚塔组成。南岸跨越塔位于芜湖市繁昌县荻港镇庆大圩,北岸位于芜湖市无为县高沟镇群英村。
长江大跨越工程线路基本为南北走向,北岸跨越点位于无为县高沟镇群英村,南岸跨越点位于繁昌县荻港镇庆大圩。两岸堤距约1575m,两岸跨越塔均位于大堤外侧,基础外缘距堤脚不小于50m。跨越方式为“耐-直-直-耐”,采用“直-直”方式跨越长江河道。耐张段全长2900m,跨越档距1790m,档距分布为“570m-1790m-540m”。线路按单回路双极运行设计。导线采用6×JLHA1/G4A-900/240特强钢芯铝合金绞线,地线采用2根OPGW-300光缆,导线悬垂串采用2个4联550kN金具串,导线耐张串采用8联550kN金具串。
工程重要意义
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昌吉至古泉工程从现在的电压等级±800上升至±1100千伏,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上升至12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3000至5000公里,该工程是国家电网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建设昌吉至古泉工程是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该工程作为国家实现西部煤电基地电能直供中东部地区负荷中心重要电力通道,推动新疆煤电基地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缓解华东地区能源供需矛盾、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难点
特高压大跨越工程具有基础混凝土方量大、跨越塔塔体高度高、单件塔材超长超重、导地线放线张力大等特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技术、工艺等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长江大跨越工程施工体量及技术难度均远超于特高压一般线路工程,存在以下特殊的施工难题:
——基础质量控制难:本工程基础采用灌注桩加承台的型式,基础间设置连梁,每基跨越塔含48根主桩,另有8根连梁支承桩和4根井架桩,主桩桩长达52米,单基灌注桩方量达2140方;承台为8米×11米×2米,立柱截面2.6米,基础根开45m,单基承台方量达950方。特高压大跨越密集群桩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均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
——组塔施工风险高:本工程跨越塔采用展翅型钢管塔,呼高223米,全高225.2米,根开45米,单基塔重1259吨;最大单管直径1100mm,壁厚28mm,重10.36t,长11.96m;导线横担和地线顶架连在一起,整个长度为29.2m,单侧重量为41.11t。现场多吊点配合吊装协同就位要求精准,单件塔材超长超重吊装施工风险高。
——架线技术要求严:本工程导线采用六分裂特强钢芯铝合金绞线(6×JLHA1/G4A-900/240),耐张段全长2900m,跨越档距1790m。放线张力达10吨,紧线张力为13.5吨。同时,大跨越弧垂不允许正误差,架线施工时弧垂控制只能单档控制、分相实施增加了大跨越弧垂控制难度,增加了一次成优的难度。
工程亮点
——大跨越架线工艺:《±1100kV特高压大跨越工程900mm2大截面导线架线施工工艺研究与应用》获省公司立项。架线前,与高校、企业专家合作攻关,开展了长江大跨越“2牵3”架线试验,通过试验模拟长江大跨越架线工况,进行走板通过试验及循环绳串绳试验,有效解决了放线施工走板及循环绳选用等关键技术难题。
——长江大跨越施工现场应用施工安全可视化管理系统,现场管理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设备进行现场视频监测,实现对大跨越工程施工全过程、全周期、全景式安全监控;共投入球形机监控设备2台及分公司手持监控设备2台,共4台监控设备,全天候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实现公司及项目部对施工现场的可视化管理。
——长江大跨越施工现场创新应用“线路巡线机器人”对走板位置、姿态、串绳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现场指挥提供依据,有效的保障了架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获得荣誉
——管理创新:昌吉-古泉±1100kV长江大跨越工程实现“五精三超越”管理获得省公司管理创新推广二等奖。
——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玻璃钢模板的异形抱箍、一种应用于2×16t落地式双平臂抱杆的转换底座、基于VR技术的送变电施工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及其搭建方法、临近带电体作业报警系统。
——QC发布:“高立柱玻璃钢模板异形抱箍的研制”获得中电建协2017年度QC比赛三等奖;“长江大跨越双平臂抱杆底座的研制” 获得中电建协2018年度QC比赛一等奖。
——科技进步奖:“大跨越高立柱模板异型抱箍的研制与应用”获得中电建协2017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1100千伏长江大跨越组塔关键技术”获得中电建协2018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VR安全培训系统” 获得中电建协201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新浪安徽、新华社)
原标题:世界第一特高压工程顺利跨越长江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