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煤电项目继续大跃进式增长,将在十三五期间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和7000亿元投资成本浪费,这一数字相当于2014年中国GDP总值的1%。这是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袁家海给煤电行业的一个忠告,当前中国的煤电热潮急需冷却。这一忠告并不是没有现实依据。自2012至2014年通过环评审批的煤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深度分析】“十三五”中国或面临7000亿元煤电投资浪费

2015-11-20 08:45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独家) 作者: 吕荣洁

如果煤电项目继续大跃进式增长,将在“十三五”期间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和7000亿元投资成本浪费,这一数字相当于2014年中国GDP总值的1%。

这是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袁家海给煤电行业的一个忠告,“当前中国的煤电热潮急需冷却”。这一忠告并不是没有现实依据。自2012至2014年通过环评审批的煤电项目有1.60亿千瓦,2015年1至9月期间获得审批的煤电项目已超过1.23亿千瓦,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012-2014年煤电环评批复煤电项目总量的近八成(不包括热电联产项目)。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首席能源专家胡兆光也认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煤电装机比重过高。

袁家海预计,若合计2.83亿千瓦煤电机组在2020年前全数投产,届时煤电过剩产能将达到2亿千瓦,按每千瓦3500元投资建设成本计算,意味着投资浪费规模高达7000亿元。

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或不足3800小时

事实上,2014年中国火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只有4706小时,同比降低了314小时,比上轮低谷1999年的4719小时更低。

《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认为,中国煤电利用率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电力需求增速从2014年开始已进入中速发展通道,但煤电新增装机仍然维持了高速度,煤电装机增速与电力需求增速不匹配;其次是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高,煤电将逐步由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向同时还提供可靠电力、调峰调频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再次是有的年份碰到凉夏暖冬等气候变化使得用电负荷较往年有所下降。而煤电装机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发电企业投资煤电有所盈利以及投资惯性。

但遗憾的是,这种信号并未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袁家海介绍,今年新建火电的规模并未放缓,火电的在建规模依旧在不断增长。“如果这种非理性的发展得不到控制,煤电的产能将出现明显的泡沫,煤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面临大幅恶化。”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电力需求增速从2014年开始已进入中速发展通道。《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在3.5%-4.9%之间,以年均增速4.2%和4800小时为燃煤电厂合理年利用小时估算,2020年煤电合理装机规模在9.10亿千瓦左右。若实施积极的电能替代,电力需求达预期上限(增速4.9%),煤电合理规模将增加5000万千瓦,推高至9.60亿千瓦。这远低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15年3月发布的《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中提出的11亿千瓦。

但是由于规划执行的滞后性和电源项目建设长周期所导致,2015年来新增煤电规模仍在屡创新高。而上述2.83亿千瓦煤电项目在全部投产的模拟情景下,2020年煤电的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不到3800小时,远远低于煤电行业的正常水平。

“平均利用小时数低于3800小时,意味着机组每年将有半年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董连赛建议说。

应不再审批新的燃煤电厂

如继续脱缰发展,则“十三五”期间煤电过剩将进一步加剧,继而产生巨额投资浪费:在电力需求推荐情景中,如2012-2014年通过环评审批的1.60亿千瓦在建煤电项目“十三五”期间全部投产,届时中国煤电装机容量约10.30亿千瓦,煤电过剩规模在0.7亿-1.2亿千瓦,考虑部分现役机组到期退役,尚有一定调整空间;若截至2015年9月底在(拟)建的2.83亿千瓦煤电项目2020年全数投产,届时煤电过剩将达2亿千瓦。

如此大规模的煤电装机过剩,负面影响深远:按每千瓦3500元计,投资浪费规模高达7000亿;煤电利用小时数会进一步下降到3800左右,煤电企业经济效益会大幅恶化;煤电装机的高规模会进一步抑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导致更为严重的可再生能源机组闲置,投资错位的挤出效应甚至会贻误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机遇。

所以,为了促进与加强煤电产业的有序化管理,绿色和平建议控制煤电机组的进一步盲目扩张。在“十三五”期间,基于电力需求放缓的新常态,为避免新建过量的燃煤电厂,在“十三五”期间,应不再审批新的燃煤电厂。对已经获得审批的燃煤电厂应采取措施避免盲目开工。董连赛说:“中国未来的新增电力需求应该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而不是让煤电产业的非理性发展让中国错过了能源转型的关键时点。”

对已获批机组的开工建设进行调控。绿色和平建议各省在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管理优化。对已获审批的燃煤电厂的合理建设计划,审时度势,避免盲目开工建设。“不管是什么能源,只要它的开发利用主要以转换成电能为基本形态的,其发展规划均应作为电源规划纳入电力发展总体规划,传统能源发电和新能源发电都是如此。”原电力工业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王信茂认为,“当前要认真解决各类电源各自规划、统筹协调薄弱、电力发展规划‘碎片化’的问题,这是保障电力科学发展,解决严重弃水、弃风、弃光问题的根本途径。”

大力贯彻国家相关指导政策,依照国家指导文件中的引导目标,加强各部门间协作,让文件目标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实际煤电产业的有序化管理中来。

此外,还要建立电力投资分析预警机制。建议主管部门根据实际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和电源建设情况,定期发布全国、区域电力市场的展望分析报告,及时对投资风险做出预警。

2011年至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GDP增速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对比折线图

2010-2014年火电设备发电量及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折线图

“十二五”期间火电利用小时数变化情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