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写了三本书。
一本是《中国电力与能源》,于2012年4月正式发行;一本是2013年底出版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其由刘振亚编著;一本则是今年年初发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
三本书,三个节点,其一以贯穿的,是刘振亚这位强悍的央企领导做成一件事的决心。
时间回溯10年,特高压构想自2004年登上历史舞台后,其常与争议相伴。从安全性、经济性,到聚焦于特高压交流、直流优劣之辩,以及是否会增强国网垄断等等,如此争论持续已十年出头。对于各路参与其中的人而言,十年争议与焦灼,一路走来都非易事。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就曾撰长文表示身心俱疲:“这个过程由于有着过多的争议,延缓了特高压的建设,也使得搞特高压的人备感艰辛、身心疲惫,不要说刘振亚了,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感到身心疲惫,争论太多而没有人拍板。其实争论不可怕,哪个事情没有争论?应该欢迎争论,但只争论不拍板这是有问题的。”

刘振亚的三本著作
综合各方信息分析,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力推能源生产消费大变革等背景下,科学安全的发展特高压已为高层定调。国家层面已将特高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纳入“十三五”规划。
事实上,从2009年1月16日,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运以来,5年间,投运特高压线路已达9条,特别是2014年进入特高压投运密集期,而今明两年将成为特高压线路建设的高峰期。
据相关规划,截至“十三五”末,中国的特高压建设线路长度和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8.9万公里、7.8亿千伏安(千瓦)。高强度、大规模电网建设将贯穿整个“十三五”。而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完成“五纵五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以及27回特高压直流的建设,特高压国内投资将超过1.2万亿。带动的关联投资很可能以数万亿计。
显然,纵横东南西北的特高压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开拓绝非国家电网“一个公司的事情”。

张国宝:争议使搞特高压的人身心疲惫
除了承载着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持能源结构调整、支持中东部环境治理等担子外,收束到微观层面,特高压的发展还关系到无数制造商和设备提供商等各类企业的温饱问题,进一步说,还关系到千万人的吃饭问题。
那么,在“科学安全发展特高压”的调子定下来后,哪些人最关心相关项目的进展,哪些人紧盯着国家电网的一举一动呢?华夏能源网分析认为,有六大人群目前对特高压最是“牵肠挂肚”。
第一类: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主政者
期望加快项目落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梳理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的足迹,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其基本上会遍了全国重要省市自治区的一把手。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刘振亚与地方要员的谈话中,“特高压”基本都是核心话题之一。地方希望加强与国网的合作,期望加快特高压相关项目落地、落实,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一些目前经济发展困难的资源大省,落地特高压的意愿尤为强烈。
自去年6月9日与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会谈,加快“外电入津”以来,刘振亚已先后与上海、江苏、山东、山西、北京、陕西、内蒙等地一把手会面,其核心话题都是商谈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大力实施电能替代、电力外送等问题。
今年8月,刘振亚赴内蒙古、山西开展调研活动。先后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以及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儒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会谈。王君表示将全力支持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建设。巴特尔则表示要推进“两直”特高压工程尽快核准;并希望国家电网公司在相关规划建设中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刘振亚则以“四坚”回应:即以“坚持、坚守、坚韧、坚强”为引领,推动特高压工程大规模发展,加快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在与山西政要的会面中,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希望国家电网继续支持“晋电外送”,在加快推进已确定工程项目的同时,统筹山西省煤电基地建设和京津冀电力供需,争取“十三五”期间在山西再建设一批特高压工程,扩大山西省向京津冀、华中、华东送电规模,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而在去年年底,刘振亚在乌鲁木齐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会谈中,特高压建设、疆电外送及“一带一路”部署成为核心话题。张春贤还称赞“国家电网把事业纳入国家政治、历史重大战略来考虑,从不斤斤计较企业的经济效益,难能可贵,值得一些央企学习”。
显然,特高压建设已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是否落地的问题。其如四通八达的能源血脉贯通东西南北,其发展进度将在未来深刻影响一些省市乃至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由是,地方主政者们必然深切关注国家电网的一举一动,特别是项目审批及落地进展。更多省市希望邀请国网到本地投资,给地方经济助以一臂之力。
第二类: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官员谨慎审批
千万别出什么“大篓子”
过去数年,特高压的审批问题备受业界关注,作为管理和审批部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过去承受的压力并不小。特别是在特高压建设进入高峰期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更是极度审慎。发改委高层对相关项目的落地进展必然极度关注。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入职后,有分析认为,努尔局长在资源富集的新疆的从政背景,对推动特高压建设有一定的利好,“因为努尔局长更了解电力外送的战略意义”。事实上,刘振亚和努尔白克力有多次会谈,最近一次是去年的12月12日(彼时,努尔白克力还在新疆任职)。据了解,双方每次会谈不可或缺的一个话题就是特高压建设和疆电外送,双方对彼此的印象应该都不错。

能源局在2014年一次性批复一揽子重大输电工程(小路条)
2014年5月,为配合相关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通知》,其中有9条输电通道是特高压线路。
由于手握特高压建设的审批权,国家发改委也成为一些地方大员进京后重点要见的部委。今年8月,黑龙江省长陆昊便曾在北京拜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陆昊此行就特高压北电南送输电工程、大庆石化基地、申请设立哈尔滨新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沟通汇报有关情况,争取发改委指导支持。

第三类:大型火电基地领导人拭目以待
特高压能否杜绝严重的“窝电”
中国76%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南部;绝大部分陆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在西北部。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却集中在东中部。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在1000到3000公里。如此背景下,分布在山西、陕西、新疆、黑龙江等省市的大型火电基地及企业,将“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的特高压”视为其未来发展的保障甚至“救命稻草”之一。
经济下行,日子不好过,一些火电电企领导人更是非常害怕 再出现过往的大面积“窝电”现象,电发出来却送不出去,企业由此产生巨额亏损。
以山西为例,煤和电是其两大优势产业。山西省省长李小鹏表示,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仍是近三年内山西省电力产业推进的重点。同时完成国家已批复的四条外送电通道建设,电网建设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的外送电能力;电源项目建设投资2000亿元左右,新增装机容量约4500万千瓦。
有分析认为,对于煤炭主产区来讲,通过加大坑口电站建设力度,加快发展输电可以促进煤炭基地高附加值电力产品的出口,提高这些地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回报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四类:风电和光伏企业大佬们“望眼欲穿”
能否彻底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近两年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两大问题始终让风电和光伏大佬们头疼不已:一是补贴难到位;二是严重且长期未解决的弃风弃光问题。
据统计,去年因为难以并网,风光发电输不出去而造成的损失已经以数百亿计。近期,新能源补贴下调的讨论稿已经下发。虽然预期未来五年新能源将得以更大发展,但“弃”字不除,成为各大企业的“心头之痛”。以甘肃为例,今年最严重的时候,其弃风率甚至达到70%以上。

由于长期缺乏电源与电网统一规划,一些地区风电、光伏发电无序发展,特高压外送通道核准滞后,导致清洁能源发展与电网发展极不协调。目前电网跨区输送规模只有6900万千瓦,仅占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16%。预计2020年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将分别达到3.5亿、2.4亿、1.5亿千瓦,对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提出更紧迫要求。
特高压的建设发展被视为实现各种清洁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安全利用的核心“抓手”。对于未来能否彻底解决新能源输出问题,相信英利、天合、国电联合动力、航天机电等等新能源企业的大佬们都在密切关注。
第五类:全球竞争对手及相关国家密切关注
是否会被“全球互联”?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市场频频出手,收获颇丰。
5月19日,正在巴西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巴西利亚总统府共同出席了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视频奠基仪式。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
事实上,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工程,目前已成功运营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境外资产达到298亿美元,对境外投资接近百亿元。
此外为贯彻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国家电网也在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工程。目前国网已与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已建成10条互联互通输电线路;近期国家电网正在研究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国电网互联互通,规划建设6项工程。
国家电网频频出手,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必然会引起国际上相关竞争企业的密切关注和竞夺。而国家层面,他们想得更多的,可能是“会不会被‘全球能源互联网’给互联上”?
第六类:千万家电力设备企业
死活要抢到一杯羹
特高压发展“兹事体大”,具体而言,它关系到大量电力设备企业接下来几年的生存与发展。
以一般特高压工程投资额度计算,平均每条特高压投资约210亿元,预计未来每年开工2直1交特高压线路,特高压建设年均需求增长约650亿元。随着后续“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的加快推进,新增特高压电网投资将达到4500亿元,加上各级电网共投资1.5万亿元,带动电源和相关产业投资1.7万亿元。


我国历年开工特高压线路计划投资额
此外,特高压“出海”将带动众多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走向海外,特高压内外提速将为电力设备企业带来大量订单。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大连电瓷、金利华电等相关特高压电力设备龙头必然也将展开激烈角逐。如此背景下,一些不具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在这段时间面临被重组、合并或者收购的局面。
特此,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根据2015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上榜的输配电企业排行顺序,梳理出中国输配电企业100强;排行参考企业的营收、利润、资产、增长率等数据,并参考行业特点、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等综合因素。
输配电企业100强名单





(资料参考:2015年《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
原标题:特高压引爆万亿投资:是哪些人对国家电网紧盯不放?(附输配电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