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公司售电,市场渐次打开,有人担心,黄牛党会出现,扰乱电力市场。笔者认为,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
为什么会出现“黄牛党”?
原因种种,例如,交易规则不配套,供求信息不畅通,市场机制不完善等等。因此,说白了,“黄牛党”是一个补漏的机构。
“黄牛党”如何牟利?
通过自身的经营手段,用众筹的方法,去网罗需求侧的电量需求,然后向电能供应商打包购买,赚得差价。
“黄牛党”有门槛
然而,“黄牛党”有门槛,就是它众筹的都是直接接入电网而不是配网的35KV及以上的用户,说明白点就是大用户团购。
如果不考虑政策性及普遍性服务的问题,电压等级在35KV以下的用户(主要是10KV、380V用户)通常都在一定区域的配电网内。
配售一体化的模式下,充当黄牛的门槛:必须成为当地配网的建设者和拥有者,仍然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配网建设和后期运营都需要投入以千万元计数的资金;取得更低的电价只能靠供区内的电量增长或者和其他直接接入电网的大用户抱团申购电量。黄牛越大,代价也越大。
“黄牛党”不好当
输配一体化的模式下,黄牛也不好当:所有的用户都是直接接入电网,具备和发电厂直接交易的可能,理论上用户范围无限;全国性市场交易规则和电费清算机制逐步完善,具备网上竞价及清算条件;具有投资少、选择性更广泛的特点,但初期数量会很多,竞争激烈;中后期经营重心逐渐转向保住存量客户、争取新增客户、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电力增值服务了。
延伸阅读:
售电市场未来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
能源路线图划重点 电改六大核心配套文件已完成部委会签

原标题:售电也有“黄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