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充电这块市场,垂涎者甚多,最终有谁能成功分羹?听本期做客能源创客嘉宾,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振飞逐一剖析。相信我,这绝对是有关充电市场的最精彩、最透彻分享。
充电桩的发展我是分为三个阶段去理解的,第一个阶段我认为是车厂去投,就像特斯拉去年投充电是一样的,因为车厂不投充电就没人买车,很简单的逻辑。但是车厂不可以持续投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不可能为别的车厂去做嫁衣。
第二个阶段,就是社会资本进入,现在2015年这个时间点恰好就是这个状态,很多大量的这些公司就进入充电领域,完善充电设施,甚至盲目的在投入充电设施。
第三个阶段,是当大家发现这个东西不是大家所想的这种投资理念、回报逻辑的话,就会产生第三个阶段,真正由应该投桩的人去投。而在我的视角里真正应该投桩的人就是开发商本身,因为桩本来就是一个基础配套设施,不是一个可盈利的东西,如果一旦它本身可盈利,就意味着没有人买电动车了,因为大家买电动车的原因根本不是因为环保,就是因为它便宜,所以电费、服务费如果有利可图,大家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成本优势。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深圳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王振飞
成立时间:2014年7月3日
所在地区:深圳
员工人数:120人
主营业务:新能源汽车后服务
王振飞是国内最早买特斯拉的车主之一,并且将特斯拉开到了青藏高原。只是因为对电动汽车的热爱,他就决定做充电桩,开发了国内最早的充电APP。
翻开王振飞的朋友圈,满屏尽现的几乎全是电动汽车的使用日常,无论吃饭、加班,还是旅游、看电影,他无时无刻不在与其爱驾“秀恩爱”!而其爱驾也是相当给力,陪着他穿梭在中国大地上,最南到过三亚、最高到过青藏高原。作为第一个把充电桩安到青藏高原的人,他说就要“车开到哪儿,桩安到哪儿”。
王振飞是疯狂的。回忆起刚买特斯拉那会儿,他第一时间从北京提车直接开回深圳,一路下来完全是靠个人跟酒店的沟通,通过酒店休息的时间去给电动车充电,解决了充电问题。这场电动之旅使他萌发了去解决车主充电难的想法,在机缘巧合之下跟特斯拉建立了合作,为其代理在中国的目的地充电的开发和布局。
可刚建桩之时,这位行事果敢的硬汉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市场上对电动汽车鲜有了解,都认为它开不远、开不高,甚至去酒店谈建充电桩之时,很多老板连充电桩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说要玩就玩个大的,于是2014年的8月又开车自驾,从西宁到敦煌、再到拉萨。
这是让他极为自豪的一件事,因为他是全程第一个把电动车开到西藏拉萨的人,也是开的最高的人(那个时候唐古拉山口是5231米),而且沿途还自己投资建了33个充电桩,也是目前世界上充电桩海拔最高的。
但疯狂的行事风格下,是冷静的头脑与清晰的判断。
“现在这么多做充电桩的公司,有几个老板能够真正天天开电动车上下班的。先不说他开的是特斯拉,特斯拉意味着他对电动车更加了解,因为特斯拉续航里程才是最接近未来大家都能买的电动车的一个续航里程体验。”开特斯拉,于王振飞而言,不是炫酷,而是抵达自己判断的工具。
从第一代特斯拉车主,到充电网CEO的角色转变,王振飞认为这些都归结成其做事风格,“我比较是先干了再说的人,肯定要勇于尝试,勇于去做一些实际的这些操作,你才有机会能够去发现这里边的问题,才有机会找到解决方案。”
王振飞为“充电难”找到的解决方案是,将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公司。
文章开始Eknower特意挑出来的一段话,是王振飞对于电动汽车未来三阶段的判断,这一判断指导着王振飞之后的每一步动作。
电动汽车车厂为了让车跑起来,所以要建桩——好,王振飞选择为特斯拉服务,建设充电桩。
当人们都误以为王振飞只想做特斯拉充电桩的代理商时,王振飞却转身做起了APP。因为社会资本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充电桩投建,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了电动汽车,充电难成为行业拦路虎。
2013年开始,王振飞就在准备研发充电桩APP。从最初用户简单的社交演化成一个具备功能性和服务性的APP,这个过程花了整个团队一年多的时间。2014年年4月公司上线了一款名为“充电网”的充电APP,专注让用户有很好的充电使用和服务体验。
和国内后来的充电桩公司一样,王振飞也借鉴了美国的充电桩服务公司ChargePoint(回复ChargePoint,可查看我们有关ChargePoint的系列文章)和PlugShare,但他认为,不能一味模仿,中美两国国情大大不同。
因为在他看来,在中国,建充电桩最难的事在车位不在桩的本身,而美国有大量可用的车位资源,所以ChargePoint模式并不是自己去建桩,而是把桩卖给有需求的人,让有车位的人实现创收的可能,同时也完善写字楼或者住宅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人入住。
在中国,王振飞判断,有车位的公司才是第三阶段的赢家。“车位比桩值钱多了,桩是一次性投入,车位是持续的。”
所以,他不看好无限制烧钱用于充电桩建设、运营。“桩靠服务支撑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主体要搞清楚,谁是桩主,在我的观念里面谁有车位谁是桩主,谁有车位谁应该投。”
因此,尽管“充电网”APP一出,引来了市场上大量的模仿者,甚至直接偷数据,但王振飞已由最初的愤怒变成如今的淡然,“既然是一个新兴产业,一定会有大量的效仿者,这件事情说明我们做的是对的,也提醒我们既然被别人抄了,说明我们的技术壁垒还不够,对我们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而关于更远的未来,王振飞把手指向了电动汽车后市场,这条路将会是金库还是深渊,用他的话说,“能不能做成功就看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不在,如果还活着,一定有我们的一份天下,因为这个市场很大。”


他的信心建立在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和积累的种子用户上。截至目前,充电网公司员工约为130人,90%为研发人员。此外,再给特斯拉开发车位资源、建设充电桩、运营管理和维护充电桩的过程中,以及后期开发“充电网”APP,再加上王振飞本人对电动汽车的痴迷,这三项帮助他积累了大量的电动汽车“种子用户”。
“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2017年甚至2016年大多数的车都能达到300以上甚至400以上的续航里程,其实这才是代表了真实车主使用电动车的用户行为,这个是我们重要的价值体现。”王振飞说。
而这一切,都装在脑子中,没人可以偷走。
原标题:最懂充电的疯狂创客 他说的每句话都值得认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