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猛狮科技发布重组草案称,公司拟以6.6亿元向屠方魁等17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力特)100%股权;同时,公司拟向宜华集团、陈乐伍、陈乐强3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6.6亿元,用于支付购买资产的现金对价、支付本次交易相关中介机

首页 > 输配电 > 配电自动化 > 企业 > 正文

华力特投靠猛狮科技 这次“上市梦”会否能圆?

2015-09-24 14:13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王东岳

9月2日,猛狮科技发布重组草案称,公司拟以6.6亿元向屠方魁等17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深圳市华力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力特”)100%股权;同时,公司拟向宜华集团、陈乐伍、陈乐强3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6.6亿元,用于支付购买资产的现金对价、支付本次交易相关中介机构费用、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评估基准日,华力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值约为2.39亿元,评估增值4.25亿元,评估增值率约为177.17%。

重组草案中,猛狮科技表示,华力特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变配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着较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次交易的实施有助于公司显著改善经营状况,提升整体资产质量,扩大资产规模和增强盈利能力,以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但事实上,近年来,华力特的营业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净利润增长亦停滞不前。

在营收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华力特的应收账款却增速不减,2012-2014年的年均增幅约为31.11%。除此之外,华力特还存在海外业务波动风险等问题待解。

此前,为登陆资本市场,华力特已进行了三轮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再次冲击,华力特仍然前途未卜。

海外业务存风险

华力特是一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变配电解决方案的智能变配电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电力自动化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为基础的行业变配电设备集成业务和中性点电阻接地装置。

2011年4月,华力特首次递交上市申请,但未能获得证监会通过。

发审委在审核意见中指出,国外加纳业务的快速增长构成华力特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毛利贡献度申报期内分别为10%、31%、37%,且加纳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三大客户,公司以加纳为主的国外业务是否可持续对公司盈利能力构成重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2010年,华力特实现的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2.12亿元、2.43亿元和2.93亿元,年均增幅约为17.56%。其中,国外业务营业收入由2707.23万元上升至9812.74万元,占营收的比重由12.95%上升至33.45%,年均增幅90.38%。

2012年6月,华力特再次递交上市申请,但却在2013年5月主动撤回申报材料。此后,华力特迅速与英唐智控(300131.SZ)“联姻”展开并购重组。2013年12月,英唐智控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6.74亿元收购华力特。

重组预案显示,华力特海外业务2011年实现收入1.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34%;2012年,华力特海外业务收入额下降至0.79亿元,同比下滑25.47%,占营收的比例下降至22.12%。

预案中,华力特表示,由于第一次申报IPO未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华力特内部对资源分配进行了相应调整,优先用于发展国内业务,对海外业务资源投入的减少影响了其发展。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在2014年5月英唐智控发布的重组草案中,华力特的海外收入金额发生巨变。

根据重组预案,2012年,华力特第三大客户为Electricity Company of Ghana Ltd,公司当年对其的销售金额为1922.95万元,占当期收入的5.4%。

而在重组草案中,Electricity Company of Ghana Ltd一举跃升为华力特第一大客户。根据重组草案,2012年,华力特对Electricity Company of Ghana Ltd的销售金额为10893.06万元,占当期营收的29.28%。公司当年对外销售实现的营业收入由7876.28万元一举跃升至15892.24万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42.72%。

2014年9月5日,英唐智控发布公告称,由于华力特资金往来等重大事项尚需进一步核实,在证监会二次反馈意见回复到期日前,公司未能向证监会提交反馈意见回复相关文件,特申请延时回复。2014年9月12日,英唐智控宣布终止重组。

此次重组,华力特的海外销售值得关注。重组草案显示,2013年,华力特外销金额仅为4787.09万元,同比下滑69.88%。同期,公司内销金额增长至39319.39万元,同比增长84.54%。

2014年,华力特的内销金额同比下滑14.42%,外销金额增长至9917.74万元,同比增长107.18%,占比上升至22.76%。

业绩增长幻象

本次重组草案中,猛狮科技表示,本次交易的实施有助于本公司显著改善经营状况,提升整体资产质量,扩大资产规模和增强盈利能力,以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但近年来,华力特的营业收入增速已然明显放缓。

财务数据显示,2012-2014年,华力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4.41亿元和4.36亿元,年均增幅约为8.41%。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金额分别为0.48亿元、0.54亿元和0.48亿元,净利润增长几近停滞。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华力特净利润为0.51亿元,公司当年营业收入为2.93亿元,净利润率约为17.41%;而2014年,华力特净利润率仅为11.01%。

营收增速放缓,华力特应收账款却增速不减。2012-2014年,华力特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21亿元、1.45亿元和2.08亿元,年均增幅约为31.11%。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华力特的会计政策也稍显激进。根据重组草案,华力特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1年以内的坏账计提比例为2%,1-2年为5%,2-3年为20%。

重组草案中,华力特将北京科锐和特锐德作为可比上市公司。资料显示,北京科锐和特锐德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但与华力特不同,北京科锐和特锐德1年以内的坏账计提比例均为5%、1-2年为10%、2-3年为30%。

审计报告显示,2013年末,华力特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4471.23万元。其中,1年以内为9298.3万元、1-2年为2782.37万元、2-3年为1142.58元。公司当期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合计1638.35万元,占比11.32%。

2014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至20753.9万元,其中1年以内为12632.96万元、1-2年为5659.43万元、2-3年为1373.86万元。公司当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约为1626.76万元,占比7.84%。

如果以北京科锐和特锐德的计提方式计算,华力特2013年和2014年应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约为2170.68万元和2426.11万元,与公司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分别存有532.33万元和799.35万元的差距,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9.93%和16.54%。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前英唐智控的重组预案,2011-2012年,华力特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07亿元和2.12亿元。但审计报告显示,2012年,华力特应收账款余额仅为1.45亿元。

盈利前景不明

在此前英唐智控的重组草案中,华力特曾承诺2014-2016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998万元、7022万元和8381万元。但事实上,2014年华力特实现的净利润仅为4833.34万元,与业绩承诺存有较大差距。

此次重组,华力特对业绩承诺做出调整。重组草案中,华力特承诺2015-2017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0万元、7800万元和10140万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上半年,同行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明显,华力特盈利前景未知。

许继电气是电力设备上市公司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2015年1-6月,许继电气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下滑33.07%;实现营业利润0.81亿元,同比下滑82.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滑75.96%。

在董事会报告中,许继电气表示,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受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本报告期收入确认同比减少,部分产品毛利水平下降,致使本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下降。

北京科锐半年报显示,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0.27%;实现营业利润387.11万元,同比下滑85.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下滑44.7%。

北京科锐在董事会报告中指出,报告期内两网内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主要产品售价降低,部分主产品由于产能不足导致单位成本有所上升,受公司各事业部中标产品结构以及售价下滑影响,产品综合毛利率出现同比下滑。

重组草案显示,2015年上半年,华力特实现营业总收入18234.9万元、营业利润937.22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25.65万元。

原标题:猛狮科技重组方业绩增长幻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