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Eknower去了趟长沙,采访了2026智能温控器创始人廖炯。这次的采访与上次不同,这次我们挖掘2026的商业模式以及背后的战略。这家温控器公司号称要做中国的NEST,虽然产品在去年才刚刚推出,但今年的目标就是要卖10万个温控器。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NEST介入能源互联网市场。和廖炯聊了接近三个小

首页 > 输配电 > 输配电 > 智能用电 > 市场 > 正文

能源互联网 C端蛋糕怎么吃?

2015-08-28 10:09 来源:领能知道 

上周,Eknower去了趟长沙,采访了“2026智能温控器”创始人廖炯。这次的采访与上次不同,这次我们挖掘2026的商业模式以及背后的战略。

这家温控器公司号称要做中国的“NEST”,虽然产品在去年才刚刚推出,但今年的目标就是要卖10万个温控器。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NEST介入能源互联网市场。和廖炯聊了接近三个小时,发现即便处在硬件行业,廖炯仍然极具互联网思维,他在为我解释2026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举出许多嘀嘀打车、小米等互联网思维的例子,并表示2026也正在模仿这样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为此,Eknower总结出来以下几点干货,以供投资人及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人作为参考:

飞碟温控器

火箭温控器

1、对于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应该要以怎样的模式来卖温控器?——2C端要用资本来拉动品牌!

答:增量市场比较简单,就是跟集成商去合作;而存量市场是需要资本驱动的,因为2C以后如果没有大量的品牌推广是拉不动的。那么在资本到来之前,我们就会用人的方式去解决,比如做一个物业公司,做一个家庭等,先花几万块或几十万从试点做起。试点要复制的话就必须要资本,原来传统的公司做法就是一年做几个小区,反正也很赚钱,但是如果说站在能源互联网的格局去做这个事情,要快速通过三五年之内让千家万户都要装上你的产品,靠人去做是不行的,必须要靠模式、资本、平台去驱动这个事情。硬件和软件不一样,一个家里只会装一个温控器,不装你的就装别人的,那么你就没机会了。不像滴滴打车、快嘀打车这些软件,你可以同时下载好几个。

2、2026的模式有什么创新的地方?——交电费送温控器;学习嘀嘀打车,集中全国闲置的水电安装工

答:现在我们流行共享经济,我们打算做的一个模式是,把全国闲置的水电安装工集中起来,认证成2026的安装工,我们给他一个商家APP,哪家需要安装我们的温控器,附近的安装工就可以通过APP看到,直接去安装就可以了,就像嘀嘀打车一样,通过这种模式把我们的设备驱动起来。这些水电工不需要我们去培训,他们具备基本的技能,我们只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联网等就可以了,而且他们有多余的时间。

另外,现在都在说电力改革,而对于我们来说,电力改革最大的杠杆就是“电力开放以后送温控器”这种模式。我们把温控器送给你,收回通过温控器节余的能源,就像现在苹果手机,你存两年话费就送手机,这一定是最快的方式,用户交两年电费,我们就送给他一个温控器,这就是如果有资本驱动下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如果这样驱动不了,要老百姓掏钱,那么就要从销售上做大量的工作。我们准备先把现有的我们增量市场的存量资源收集起来,驱动他的售后服务部门,原来售后部门是有成本没有利润的,每天出去维修,那么我们想通过一些激励模式来让这些售后服务部门也可以产生利润。

3、2026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可以形成一个“虚拟的发电厂”

答:说实话,我们现在没找到我们的盈利模式。靠卖硬件盈利?那是维持运营费用。像NEST一样和电力公司、跟燃气公司合作?可是我国现在还没有电力市场。运用收集的数据来盈利?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用。

我现在还没有想那么多,我在想的是怎样把温控器装进千家万户,如果我在这方面做好了,如果我可以移动能源,那么未来我就可以调控能源,这一定是有价值的。先把硬件做好,但是到底未来怎么样去盈利,我们只能讲故事,其实那不叫想清楚,只是给自己画一个饼。

比如说高峰期的节电奖励。尤其是电力,如果所有的空调和采暖设备都被我们的温控器控制的话,那么当我可以调控这些电力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就等于我可以把多余的浪费的电都回收到我这里来?夏天温度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理论上就节约了用电,这些电都在我的后台,那我是不是一个虚拟的发电厂了?

如果未来足够开放,电网公司放开了,那我以后就是一个售电侧。比如我把一万度电买过来,原来一万度电只能带动100台空调,通过温控器的调节,理论上现在就可以带动500台了。

但是前提是得卖出一定数量的产品,假设我们今年只卖1000个温控器,如果是卖到整个长沙市,那么没感觉,但如果只卖给一个小区,那么我就成为这个小区的一个虚拟发电厂了。所谓的数据能源,就是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比如一个变压器终端后面,或者一个电力公司终端后面,或者一个城市,这样的调控才是在一个单元里面调控。对于我们来说,才有意义。

4、中国温控器市场跟美国温控器市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根本在于售电模式不同

答:对于用户来讲是省电费,美国家庭都是大House,如果开空调的话,是整个家庭都开着的,他们都是开着的,每个家庭耗电特别大。中国家庭每个月的电费可能就三四百块,但美国一个家庭每个月的电费可能要一万块钱。假如一个月耗1万块钱电费,通过温控器可以节约几千块,中国老百姓有没有感觉?这才是痛点。

远程控制

对于电力局、发电厂来说,其实他们是不需要用户为他们省电的,他们需要温控器帮他们解决的不是一个月省多少电,而是解决在某个时间点的用电量,比如一天24小时里面可能在晚上7点半到8点之间,他们不希望用户用电,但是平时用多一点没关系。因为发电厂和电力公司的电力设施是按照峰谷来设计的,如果能把高峰点降下来,那么他们的基础设施就会省非常多钱。

而且美国的售电模式和中国不一样,买电的人只需要向发电厂买电,输配公司只收取配送费,你要把电卖出去。如果你买1万度电,而你把这1万度合理地卖出去,那么你的利润就高了。但是如果你1买1万度,你用户用了1万1千度,那么你要为这1千度付出高额的费用,或者说你的峰值一定会特别高。

平时买电也不是按照总电量来计算,是按照每一天每一时刻的电价来算的,怎么卖给用户就看你的水平了。电价在这个时间点很便宜,在那个时间点很贵,但是在很贵的阶段用电量超出很多,那么你就要在这个时间点为超出去的部分购买更高的价格,高价买电是赔钱的。

所以,在这些模式下,温控器在美国是有极大市场的。无论是对用户还是电力公司,NEST都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

5、2026要做温控器的战略是什么?——不是卖产品,而是要做真正的能源互联网

答:Nest解决的是用户原来对温控器的痛点和刚需。痛点是原来的温控器太丑了,而且功能复杂,不会调,刚需是用户每天都要使用的。本身我们选择做温控器就是在解决用户的社会问题,先不说是能源问题,就像滴滴打车一样,原来打车不爽,叫不到车,刚需是用户要经常打车,那么嘀嘀打车就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和刚需。

我们刚开始做温控器没想到会和能源互联网联系起来,就想革命一下温控器。我们看到这个事情本身是可以赚钱的,把一个好看、好用的温控器装在墙上,把软件装在用户的手机上,可以联网、采集数据。我们知道这个数据肯定有用,但是不知道干什么用。

能源互联网

现在想的是可以往几个方向走。第一,延伸智能家居产品,就像Nest现在跟门锁、灯泡、奔驰汽车这些产品联动起来一样。第二,做生活服务,可以做家电维修。第三,就是能源互联网。

我们现在的想法是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在两三年之内快速进入千家万户中,我们就会往能源互联网方向走,这就决定了我们现在找投资人、合作伙伴,或者未来的研发方向就朝着这个目标走。

我们不可能等电改方案出来再来布局,电改方案出来之后就没我们的事了。我在两年之内什么事都不想,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温控器装到墙上去,增量也好、存量也好,亏钱也好、赚钱也好,把产品做好,用户喜欢用、愿意用,让数据越来越全。

我们现在公司的战略是要走能源互联网,但是在外界看来,我是在卖一个一个温控器,像滴滴打车一样的,一个一个推广滴滴打车,而只有投资者、政府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事情。比如腾讯在做什么事情我们看不懂,对我们来讲,我们只知道微信越来越好用就可以了,既可以社交又可以买东西,但对于腾讯来讲,他们在做的就是互联网金融。

其次,数据一定是有用的,我认为我们做温控器还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尽管现在创业特别特别难,创业非常难,但是我们为什么坚持?因为温控器这种硬件没那么容易被颠覆,不像手机卖完就过时了,如果我们花几千万研发一个手机,等我们研发出来以后那个配置早就已经过时了。

而温控器不会,因为线下部分很重,又要安装又要售后,所以才不那么容易被颠覆。如果是线上产品,小米也卖,京东也卖,那我们肯定比不过,钱、品牌、渠道都比不过。我觉得最后一点就是,我始终觉得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还是想带着社会责任真正为能源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