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2015年云计算基础设施支出(服务器、存储阵列和网络交换机)将增长26.4%,达334亿美元。其中,私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将增长16.8%;公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将继续超过私有云,预计增长32.2%,达到217亿美元。而我国2015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春秋战国时代已来,诸候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云计算:钱景诱人诸侯混战 谁执“云”之牛耳

2015-08-27 14:51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吴勇毅

 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2015年云计算基础设施支出(服务器、存储阵列和网络交换机)将增长26.4%,达334亿美元。其中,私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将增长16.8%;公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将继续超过私有云,预计增长32.2%,达到217亿美元。而我国2015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春秋战国”时代已来,诸候混战“云”市场

继7月21日联想云携“点亮云未来”的新主题参展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7月29日阿里云召开“云栖大会”并得到阿里巴巴集团60亿元人民币的增资,国内ICT巨头华为亦在同天举办企业云战略与业务发布会,发布了面向中国市场的企业云服务战略。此举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军公有云市场,使本就竞争激烈的云市场更加火爆,“云”大战愈演愈烈。

而同在7月下旬,金山云也召开了云战略发布会,为医疗、银行、游戏行业客户提供基于私有或者混合云的平台和应用服务。据易观国际统计,今年7月成了云计算会议之月、云产品发布之月,国内相关厂商召开各种“云”相关的会议不下百起。

可以说,如今中国云市场俨然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这几年,云计算在中国市场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追逐的热点,各大企业先后发布了云计算战略。这其中既有财大气粗的互联网企业,例如BAT所属的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也有传统ICT企业所属的华为云、浪潮云、联想云等;还有专攻云计算的独立专业厂商,如世纪互联等;此外,微软、IBM、亚马逊等国际云服务商也在杀入国内云计算市场,各建自己的云基地。

而从提供的云服务类型来看,从最基础的IaaS、PaaS到SaaS;从公有云、私有云到混合云,可谓五花八门,让用户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激增的市场、诱人的蛋糕吸引诸多国内外重量级选手混战,产品不断推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群雄逐鹿,谁执“云”之牛耳

目前云服务商形成五大阵营,一是亚马逊、IBM、微软等国际云服务商,尽管洋企声势较大,但是都面临落地问题,更主要是受“去IOE”的影响,其未来要发展成国内主要云服务商估计很难;二是三大运营商,它们都是国内通信信息的基础服务商,仅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就拥有着国内60%的网络基础设施,但其在软硬件方面先天不足,无法一枝独大,只能依托与其它服务商全面分享才能进一步做强;三是致力云计算的专业中小IT厂商,例如世纪互联、三五互联等,但因资金弱、规模小,只能“小而美”,做产业链下游的配套商、加工商;四是传统ICT领域所属的华为、浪潮、曙光等大企业,其既有专业技术传统,也有“大商”风范,未来潜力无限;五是互联网BAT巨头,腾讯云和阿里云由于过去数年的互联网及电商积累,已各自在核心领域具有强大优势,其中腾讯云聚焦游戏、社交、移动领域,而阿里云重点开发政务、电商以及物流、医疗市场,百度云则将兵力主放在搜索、语音、影视和移动领域。

不过,多位行业专家认为,从多角度分析预测,未来国内云市场将从“春秋战国”演变到“三国演义”,而分别代表ICT领域的最大企业华为、代表互联网领域最大企业的阿里将能产出最大的两朵“云”。

如今华为高调进入公有云,将给阿里云带来极大挑战。细分来看,双方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千秋:在基础设施层面,由于阿里云不做硬件,华为处于绝对优势(毕竟传统ICT企业在针对行业的解决方案方面具有积淀和客户资源的优势,而阿里云的基础设施有相当一部分还来自于华为、浪潮等企业),而在软件应用层面,阿里云在软件和数据处理方面比华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集成服务方面,双方势均力敌,随着双方在云服务领域逐步加大投入,势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最近海比研究机构和国内领先的APM厂商云智慧构建了大型IaaS厂商竞争力模型,并对国内主流的IaaS厂商进行一次性能测试,获得云主机的各项性能指标数据。该模型基本框架包括7个部分:品牌、资金实力、技术能力、运营经验、成本、数据中心节点、生态系统,华为、阿里在多项性能指标中排在前两名。

1.在品牌和资金实力维度,阿里云和华为云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满分;

2.在技术能力方面,这两家公司都是顶级高手,水平也不相上下,但在一些具体的性能和灵活性方面,与一些独立的专业IaaS厂商相比,他们的技术能力还可以再优化;

3.在运营经验方面,阿里云要比华为云略显优势;

4.在成本方面,华为云拥有更长远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华为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而阿里云要花钱采购这些设备;

5.数据中心节点方面,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两者在全球和全国的布局都差不多;

6.在生态系统方面,两者有比较大的区别。华为云和SAP深入合作,选择的是全球第一名的企业应用软件厂商,阿里云则和用友合作,选择的是国内第一名的企业应用软件厂商。

华为、阿里排在前两名并不奇怪。分析人士认为,靠通讯技术起家的华为发展云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技术和研发基础。正如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此次云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在IT领域,华为已在全球部署了5个专注于云计算的研发中心,涉及研发人员超过10000人。”据悉,目前华为在IT产业上累计投入已超5亿美元,在服务器、存储、虚拟化、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都推出了相应强大产品。“IT产业今年有望实现20亿美元收入,明年可实现收支平衡,到2020年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公司除通信产业之外的另一大支柱。”徐直军称,“华为将把发展云计算当成推动公司IT产业在下一个十年飞速发展的抓手,成为全球性的云。”华为于2011年启动“云帆计划”,短短的几年时间,华为云发展迅速。当前,华为企业云已是国内首家通过CSTAR云安全认证以及首批通过国家可信云认证的云服务提供商,全球最大规模(10万)桌面云已投入使用。

直接进入公有云市场,华为能高效满足更多行业客户未来的公有云、混合云部署需求,也将改变由互联网、电信企业主导的云服务市场格局,这意味着华为将与自己的最大客户群——电信运营商产生直接竞争。因此华为如何处理与运营商的关系,已成华为云战略方向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在阿里云等服务商加速发展的今天,华为亦面临着市场变化快、支付频率高、研发环境复杂以及集成工作量大等挑战,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华为未来还需在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分析等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才能把自己的“云”做美、做强。

而对于阿里云而言,目前60亿投入只是开始,阿里云希望能帮助所有企业升级基础设施,直接连接消费者,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最终从IT走向DT。而在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做企业云服务的情况下,阿里云与老牌企业IT商用友联姻,与竞品相比,其优势迅速扩大,也能提供更好的云服务。

目前在阿里的生态系统里,电商已经不再是全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包括的人群中,除了阿里电商体系内的商户外,也包括通过公有云帮助中小企业创业者去改变商业。事实上,阿里巴巴从2009年以5.4亿元人民币分两期获得中国万网在中国营运的股权以来,其对中国互联网的推动就在持续加码。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域名价格爆降,接着是云主机的普及,身边很多朋友还用上了免费的服务器。而阿里巴巴做这些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已很简单,就是让云计算成为水、电、煤那样的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因此,其对旗下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人民币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想掘金“互联网+”的企业和商家而言,这绝对是重大利好。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福利将会推出,电子商务、软件应用等行业的信息化将会普及。

另外,阿里巴巴集团对阿里云增资60亿元人民币,并与用友达成战略合作,专家认为这似乎是挑战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揭开两家电商巨头大战之举。

路透社表示,尽管在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核心电商业务方面,阿里巴巴和亚马逊长期以来都避免直接竞争,但这次阿里云的国际拓展战略直指亚马逊网络服务。

阿里云自诞生6年来大多只关注国内市场,但现在,其技术已足够挑战像亚马逊、微软和IBM的云计算服务了。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无论是客户、科技还是规模,阿里云都将在4年内超越亚马逊。不过,对手仍然很强大。Synergy Research Group数据显示,亚马逊在2014年的云架构市场份额中占28%,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而微软、IBM、谷歌紧随其后。

当前,从阿里巴巴的市场品牌价值贡献率分布情况来看,其在全球化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作为以强大技术为基础,实现全球技术落地的阿里云则具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如果发展得好的话完全能够对亚马逊等全球巨头形成威胁。而经过6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阿里云在国内的布局已经十分清晰,同时正在努力打开国际市场,争夺全球市场份额。这一全球目标将逐步实现。

至于未来华为、阿里会不会是国内最大的两朵“云”,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钱景诱人诸侯混战,谁执“云”之牛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