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一招即活,我们认为应将庆阳视为中国绿色能源、绿色电力发展的“龙眼”,全力打造成为国家能源中心,并且实行庆阳—平凉—延安三位一体化、双翼式发展,以资源和产业优势重铸“延安精神”和“南梁精神” ,挺起中华民族的能源脊梁和精神脊梁,毕双功于一役。
一位国家领导人曾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唯一可以接替大庆的就是庆阳”。庆阳这座能源宝库和精神宝库、革命宝库,在中国能源战略性交替的重大机遇面前,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的确,庆阳市地质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油煤气核资源之具全,储量之巨大,分布之均衡,为全国所罕见,为世界之少见。
特别是新发现的铀源岩,主要分布在庆阳市,预测储量达到惊人的86万吨,可以解决中国百年的核电用能问题,建设世界级核电基地,彻底改写中国核能资源历史。
庆阳还拥有白云岩、石英砂、石炭岩等10多种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庆阳能源储量巨大,开发前景不可限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和能源高地。具备建设国家能源中心、打造“核、电、油、煤、气、化、材”一体化电力基地的资源条件,可加快庆阳国家级能源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建设。
一、庆阳市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优势
(1)环境资源优势: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庆阳,具有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富集的资源禀赋,蕴藏着储量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铀等矿产资源,折合油当量约3000亿吨为中国第一(榆林市油气当量1402.8亿吨)。形象地说,庆阳平均每平方米土地下蕴藏120公斤油气、8吨煤。打造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正是基于这一丰富的资源条件做出的客观判断和发展定位。
庆阳已探明油气总储量40亿吨,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油气预测储量相当于延安的1.7倍、榆林的6.7倍、宁东地区的80倍左右,占鄂尔多斯盆地总资源量的41%。
石油总资源量32.74亿吨,占鄂尔多盆地总资源量的33%。石油三级储量16.2亿吨,探明地质储量5.16亿吨,天然气(主要为煤层气)预测资源量达1.36万亿立方米,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0%;
庆阳煤炭资源已查明预测总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全省预测储量的94%,占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11.8%,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23%。按照每年生产一亿吨煤炭的目标计算,至少可以开发一千年,已完全具备亿万吨级大煤田建设条件。庆阳境内的煤炭虽然埋藏较深,但煤质好,是优良的动力煤和化工煤。
(2)战略区域优势:作为我国首个国务院批复的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其包括甘肃省的庆阳、平凉和会宁县在内的“陇东组团”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重点提出。其中,包括将庆阳打造成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等重点项目,使庆阳老区迈上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振兴的新起点。所有这些,对于形成庆阳新的经济增长极都是十分有利的因素。
(3)地理位置优势:庆阳是陕甘宁三省交会处的区域中心城市,自古就是“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重要枢纽,与周边陕西延安市、咸阳市、铜川市,宁夏固原市、吴忠市和本省平凉市政府所在地相距都在百公里以上,是区域商贸、物流、交通、信息和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在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产业基础优势:庆阳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油气开发已有40年的历史。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去年已突破3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二大油气田,预计到2020年,油气总当量达到8000万吨,届时将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巨型油气田。
按照“核、油、煤、电、化、材”一体化思路,选择引进核电、电力行业等技术领先、资金雄厚的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大规模勘探开发电力资源。
(5)革命传统优势:庆阳和延安一样同为陕甘革命老区,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尤其在红色传承方面具有很多共通之处。庆阳和延安都属陕甘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并且在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共通之处。
庆阳市革命历史悠久,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从192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1年间,先后经历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三个较大的历史时期,且从未丢失过。1927年庆阳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陕甘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
庆阳曾经是西周发祥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火种最先在庆阳点燃,刘子丹、谢子长、习仲勋首先在庆阳的南梁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全国的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只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接纳了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使中国革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就是在庆阳山城堡一战扭转了红军的被动局面,从而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庆阳的南梁地区是陕北红军的摇篮和发源地,也是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先后组建了南梁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26军,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以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以刘志丹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
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为中央红军和党中央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也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大部分部队都驻扎在庆阳市。后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从1934年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块根据地从没有丢失过,被人们称为“永远的红区。”
中央红军转移到陕北后,是庆阳人民勒紧裤带流着血汗将源源不断的粮食,棉花,木炭,军鞋送到陕北。你看,从庆阳到陕北的山道是何等的崎岖,当年庆阳人民就是从这里人担驴驮把战略物资送向陕北的。你看,子午岭的梢林是多么地茂密,当年庆阳人民组成的游击队就是在这里从外围成功地阻击了胡宗南马步芳,从而保卫了延安这只心爱的摇篮。著名的红色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就是庆阳人民在这时创作并唱红的。
2009年6月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来南梁瞻仰了革命圣地。习近平说,南梁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这片热土孕育了革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把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办好,大力传承南梁精神,使其发扬光大。
二、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打造能源中心和增长极
庆阳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应当融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进行统筹谋划、综合开发,扎实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形成竞争开发的格局。
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聚集、扩散和辐射作用。城镇化是庆阳市的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乡镇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基于雄厚的能源基础,向区域经济中心坚定不移迈进的庆阳市的将战略目标锁定在:庆阳将建成国家级区域能源中心。计划“十三五”末,庆阳境内原油产量和加工量力争达到“双1000”万吨;原煤产能达到1亿吨以上,煤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原煤年转化能力达到5000万吨以上,庆阳将建成国家级能源中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庆阳初步确定建设国家级能源中心发展路径是,深度链式开发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铀六种资源,全力发展石化、煤电、煤化工、精细化工、建材五大产业,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千万吨原油生产、千万吨炼化、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千万千瓦装机煤电、千万吨煤化工生产以及10亿立方天然气煤层气和120亿立方煤制气六大基地,把庆阳率先建成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陇上煤都、西部油城、全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开发接替区之一。
虽然当前庆阳发展有些滞后,也面临各种瓶颈,但正由于此拥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能够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庆阳未来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国内已有资源掠夺性开采种下恶果的前车之鉴,庆阳作为后来者,可以更加科学地开发和保护这些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保持住当地现有的美好的自然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