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转型、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个复杂的大环境中,老的市场格局被打破,曾经占巨大市场份额的行业、企业失去优势。
整个市场重新分配,重新组合,一些行业、企业跟不上发展,无法聚集人才和资本,正在被淘汰出局,经济的大洗牌正在到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面临大洗牌,许多行业未来有可能消失。如:传统的广告业、运输业、零售业、酒店业、服务业、医疗卫生等等,都可能被逐一击破。更便利、更关联、更全面的商业系统,正在逐一形成。一些职业在今后可能消失。
未来有可能消失的10大行业,其中包括记者、银行柜员、职业模特、司机、装配车间工人、加油站管理和工作人员、经纪人、中介商、个体工商户、小商品制造者等等。
未来10年,中国80%的现金使用会消失,人们逐渐开始选择网银或移动支付。交通银行智能客服机器人“娇娇”的推出,意味着未来机器人将会替代人工服务,银行柜员将消失。而3D打印机的普及将把小商品制造者的饭碗抢走。
目前世界大的汽车公司开始研制无人驾驶的汽车,一旦投产,驾驶员肯定就用不到了。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装配车间的工人们都要失业了,现在东莞一些工厂已经使用机器人在生产线工作。
据报导,从最新出版的《职业大典》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变迁,更是中国经济的大洗牌。新的《职业大典》8日出版,和1999年版相比取消了894个职业,增加了347个职业,如我们熟悉的“音像制品复制工”、“基金发行员”、“快递员”、“信息通信网络测量员”、“呼叫中心服务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等,当然还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比如“光伏组件制造工”、“风电机组制造工”等等;
“话务员”、“凸版凹版制版工”(因为现在全是平版印刷,甚至更高科技的印刷技术了)、“平炉炼钢工”等等这些职业,就伴随大典的修订,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另外新版大典还第一次将“环境监测员、轮胎翻修工”等具有环保特性的职业,分类为绿色标识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