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钱潮:万向钱潮就是新能源车投资标的毫无疑问的新能源汽车标的:1)致力于从事电动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于2010年4月决议投资开发电机和电控后,公司正在渐次推进这两个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并且逐步取得了进展,比如电机已经小批量试销试装。2)公司承认等到万向电动车公司正常盈利,管理层会适时提出投资

首页 > 企业 > 正文

新能源车11个企业争相发展市场

2015-07-30 08:56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万向钱潮:万向钱潮就是新能源车投资标的

毫无疑问的新能源汽车标的:1)致力于从事电动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于2010年4月决议投资开发电机和电控后,公司正在渐次推进这两个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并且逐步取得了进展,比如电机已经小批量试销试装。2)公司承认等到万向电动车公司正常盈利,管理层会适时提出投资万向电动车的动议。因为投资万向钱潮相当于看好电动车的前景,看好电动车的前景就可以认同万向电动车公司必然会正常盈利,那么万向电动车注入万向钱潮就是早晚的事。

力图配套菲斯克,比其他正在与特斯拉接触的国内零部件公司更靠谱。菲斯克将会是万向集团的子公司,万向钱潮与菲斯克同为万向集团控制,我们认为只要万向钱潮的零配件达到标准,菲斯克没有理由不使用它的零配件。只要使用万向钱潮的零部件,那么万向钱潮就是新能源产业链,比其他意图给特斯拉供货的零部件公司更加可靠。

菲斯克短期不在承诺注入之列,未来不可知。菲斯克是集团收购的资产,并非在万向电动车体内,简单看与万向电动车无关,但是我们知道集团内的业务与上市公司不能同业竞争,菲斯克开发的是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万向电动车是纯电动汽车,实际上都是电动车。短期看万向电动车是专用车生产资质,菲斯克生产的是乘用车,这两种车不存在同业竞争,那么就有一个前提:万向电动车永远不造乘用车整车,但是2002年万向就研发成功了电动轿车,我们很难说万向电动车不会做乘用车。即便菲斯克不注入,我们认为也不会改变万向钱潮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属性,目前中国只有万向集团具有豪华电动车业务。

正海磁材: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事件描述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大郡28日与卧龙电气、绍兴澳特彼(卧龙子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设立浙江卧龙大郡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根据该协议,卧龙电气、绍兴澳特彼以及上海大郡拟共同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设立浙江卧龙大郡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其中卧龙电气出资600万,占注册资本30%;绍兴澳特彼出资人民币800万,占注册资本40%;上海大郡以货币出资人民币600万,占注册资本30%。

事件评论

合资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正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正海自控股大郡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业务后,正逐渐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力度。大郡主要负责经营电机驱动系统的产品设计、与系统集成,这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电机生产环节主要由其他企业完成。根据协议,卧龙大郡成立后将建立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装配线,并优先保证满足上海大郡的需求。我们认为,卧龙大郡将解决目前仍在存在的系统集成的一致性和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方面问题,加快订单生产周期,显著增强大郡的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正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

公司是钕铁硼+电机双业务成长性最好企业之一。我们坚定预计正海磁材和上海大郡是钕铁硼和永磁直驱电机业务中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公司上半年盈利预增85%-115%,之前我们持续强调的“内涵增长+外延拓展+新兴拉动”的主营高增长逻辑不变。另一方面,与正海合并之后,长期桎梏大郡发展的资金因素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也将带动上海大郡的销售收入快速提升,实现再造一个正海。能够成功收购大郡,联姻徐性怡徐总,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本质促成原因还是正海磁材与上海大郡的“人和”。我们预计正海与大郡的联姻将因为“人和”,未来会体现出很多超预期的“1+1>2"。合资公司的成立就是很好的证明。

方正电机: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助力持续高增长

方正电机是家用缝纫机电机行业龙头,近年来通过收购转型新能源驱动电机、柴油机电控系统等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覆盖低速电动车、乘用车和商用车全系列车型,并拥有众泰和宇通等新能源汽车优质客户,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增长将推动驱动电机业务爆发。公司在柴油机电控、气体发动机控制器等技术壁垒极高的节能减排零件市场国内领先,排放升级将带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全面开花。收购杭州德沃仕,公司完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全领域覆盖。配套的众泰汽车是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前三,公司与宇通客车签订轮边电机独家合作协议,预计年底产品投产。公司还坐拥浙江时空等新能源物流车大客户。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油耗标准趋严将推动市场爆发,公司将持续受益。

排放升级助力节能减排业务高增长。柴油机排放标准升级推动电控和尾气后处理市场爆发,上海海能在柴油机ECU和DCU、气体发动机控制器等领域技术和市场份额国内领先,高技术壁垒将带来高收益。

产能释放和全球项目推动座椅电机业务高增长。公司座椅电机已进入主流整车厂供应商体系。随着产能释放和更多全球项目应用,座椅电机有望高增长。2015年预计收入将突破8,000万元,2016年有望增长50%。

比亚迪:远不只是新能源汽车龙头

公司汽车电子布局全面,向无人驾驶发展空间大。①公司汽车电子布局深入整车控制(VCM),向无人驾驶扩展空间优势显著。②汽车电子产品依托整车平台应用,迭代周期短。③大平台能得到全球一流供应商的支持(如ADAS 系统开发得到博世的全面配合)l 我们推测汽车电子、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总成、电池等将演进为独立第三方供应平台。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大到动力总成、电机电控,小到IGBT 芯片等都已实现量产自制,积累多年运营数据。动力/储能电池(磷酸铁锂)技术与产能国际领先,三元材料亦有储备。与海外公司实现战略合作预期高。

英威腾:轨交与新能源汽车预期带来高增长

英威腾发布2014年年报,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3.9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1.12%,EPS0.45元,符合预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转增10股派1.50元(含税)。

收入稳步上升,业绩增长迅速:公司稳步推进电气传动、工业控制和新能源三项业务发展,电气传动/工业控制/新能源收入分别增长10.8/5.8/72.9个pct;其中新能源业务收入取得显著提升主要源于公司UPS电源及光伏逆变器市场开拓顺利,并建立品牌优势。随着新产品收入与子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攀升(电源、电机子公司业务发展较快),公司彰显良好发展态势。

毛利率保持平稳,期间费用率有所下滑:公司产品毛利率42.59%,与上年基本持平;毛利率的稳定主要得益于公司平稳的价格政策与有效的成本管控。成本管控主要体现在期间费用率的持续下降,2014年期间费用率31.7%,同比减少1.29个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0.5/-1.52/+0.72个pct。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研发费用持续投入,2014年共投入1.1亿元,为营业收入的10.47%。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242.8万元,同比下降52.5%。下滑明显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因业务拓展需要,为部分重要客户提高了信用额度;2)公司支付各项税费有所增加。

切入轨交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开广阔蓝海市场:公司轨交牵引系统正按计划,顺利推进;相关产品目前处于第三方测试阶段,按照5年的开发周期,我们预计2015年可以完成,2016年开始销售,至少可以在外资占据的50%份额(约80亿)内争得一席之地;同时,公司与欣旺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合作,在三个经营实体上进行电池模组、BMS、电机、电控、运营业务,预计2016年将产生收益(电池模组业务容易放量,毛利率达30%,收益可观)。

上汽集团:销量压力犹存,但估值仍能提供支撑

上半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零增长,增速为过去十年最低。

根据公司的产销快报,上汽集团6月份销量约为445,243辆,同比+5.6%,上半年累计销量286万辆,同比+0%,约达到公司全年目标销量620万的46%;其中,上海大众6月销量135,006辆(同比+0.4%),半年累计销量942,848辆(同比+0.3%),约达到全年目标的50%;上海通用6月销量139,457辆(同比+1.8%),半年累计销量801,789辆(同比-5%),仅达到全年目标销量的42%。

行业增速放缓以及较弱的产品周期是公司销量短期存压的主因。

今年以来,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销量增速出现大幅放缓,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1)乘用车行业增速放缓,尤其是轿车行业,今年前五个月销量同比下滑4%,这对以轿车车型为主的上海大众和通用造成较大负面冲击;2)2015年,上海大众和通用的部分主力车型出现产品老化(如英朗、凯越、帕萨特、途观等),即将面临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公司并没有强有力的新车型上市带来额外增量。展望全年,我们认为公司的销量压力犹存,但官方指导价的下调对下半年销量仍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仍然维持上海通用全年181万辆(+5%)、上海大众186万辆(+8%)的预测不变。

自主品牌:2015年仍然不容乐观,公司下调目标销量。

由于没有新产品上市以及在SUV的推出速度上大幅落后于其他自主品牌,公司自主品牌销量上半年下滑33%左右;受此影响,公司近日已将自主品牌的全年销量目标由24万辆下调至19万辆,但仍然高于我们14万辆的预测;考虑到销量的大幅下滑、研发/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我们预计公司今年自主品牌的亏损幅度可能有所扩大。

江淮汽车:销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股灾过后价值投资优选标的

事件:公司公告6月销量4.3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3.8%公司发布6月份产销快报,6月共销售4.38万辆(含安凯客车销量),同比增长43.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SUV销售1.65万辆,同比增长11.7倍;MPV销售4105辆,同比增长-21.7%;轿车销售2927辆,同比增长-10.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1015辆,首次单月突破千辆;卡车销售1.70万辆,同比增长-6.6%。

SUV淡季旺销,优势地位巩固,全年销量将超过我们此前20万的预期,有望达到23-25万辆:6月份乘用车通常进入淡季,销量环比下降,但是公司SUV产品淡季旺销,连续三个月销量维持在1.6万辆以上,且6月环比增长2%。1-6月公司SUV累计销量达到11.1万辆,根据惯例,下半年销量通常比上半年高,加上公司四季度新产品S2上市也将带来增量,因此我们判断公司SUV全年销量将达到23-25万辆,超过我们此前20万辆的判断。

卡车累计降幅继续收窄,下半年将开启月度同比增长模式:公司卡车6月销售1.7万辆,同比再次下降,降幅为6.6%,主要是上年同期轻卡出现超季节性的高基数。1-6月累计销量13.9万辆,同比下降17.7%,降幅较1-5月收窄1.7个百分点。我们判断从7月份开始,公司轻卡销量将呈现持续同比正增长的态势,增长动力来自于公司国四产品快速供应和上年同期低基数两方面原因。公司重卡销量在出口的带动下降幅也将收窄。

老瑞风MPV将改款提升产品力,新品M3仍处于爬坡期:公司MPV仍维持同比下降的态势,主要是因为老款瑞风MPV上市十几年产品力下降所致,而新品M3尚处于爬坡期,公司将对老瑞风进行换型改款来提升产品力,同时加快M3的爬坡速度,预计下半年MPV降幅将有望收窄。

纯电动汽车逐步发力,全年有望超8000辆:前期受制于电池产能不足,公司纯电动乘用车iEV5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随着电池供应的逐步缓解,纯电动车开始逐步放量,6月份单月销量达1015辆,下半年月均销量有望达到800辆,全年销量将超过7500辆。

新宙邦调研纪要: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升势明显

结论与建议:

新宙邦系全球范围内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电解液的领先供应商,是松下、索尼、三星(近年来最大客户)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14年以来动力电池受新能源车需求拉动,公司电解液成长空间巨大。

电容化学品和锂电池电解液龙头:新宙邦锂离子电解液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0%,全球范围占比大约在10%以上。超级电容器化学品拥有国内超过50%的份额,全球范围市占率同样较高;固态高分子电容器化学品和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国内市占率皆超过40%。

新产能储备充裕:公司目前主产能为惠州大亚湾一期,现二期已在建,南通生产基地也已于14年10月正式开工,惠州南通各自有4万吨的产能规划,未来2~3年公司产能将陆续放开;同时继华南、华东地区外,公司天津基地也在筹建中,未来将成为公司华北和东北亚市场的区域中心。

锂电池电解液成为成长的支柱:14年公司锂电电解液收入完成3.04亿元(营收占比由13年的31%升至40%),YoY+41%,毛利率32.3%。公司表示14年电解液产品的成长是受到了下游车用动力电池需求大增的拉动。14年国内完成7.85万台电动车产量,劲增3.5倍,而15年除了原有补贴,新的公交车运营补贴已颁布,针对新能源出租车和充点设施的扶持补贴政策也呼之欲出,今年我们维持18万辆的产销预期,相较14年有10万多台的净增量,以小车50kg/辆、大巴200kg/辆的电解液需求粗略估算,考虑新产能释放以及价格等因素,公司15年电解液收入增速超过50%是大概率事件,且成本控制较14年改善,利润增速有望超过营收增速。

向锂电池整体方案提供商转型:锂电池电解液是非标产品,用途、配方不同,价格跨度也较大,一般在30~100元/kg,且客户比较分散,就公司而言,最大客户占业务收入比仅5%左右,前30位占比为70%~80%。

故这一领域的客户资源、研发专利和技术积累能够保障厂商的竞争力,电解液配方是自主研发或与下游客户1对1地合作开发,提供电池整体解决方案,产品针对性强。

电解液产业创新品质胜过价格战:就价格而言,电解液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分化,低端型产品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高端核心产品则可以得到较高的报价。而就动力锂电池来说,其电解液成本占整车比例十分低,所以降价竞争意义幷不大,电解液降价10%,对整车的影响不足1%,所以品质和创新带来的安全与高效是关键。

通过幷购完善功能性材料产业链:14年新宙邦幷购南通托普电子材料(电容器盖板)和张家港瀚康化工(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15年幷购海斯福,主营精细氟化工,公司意在利用海斯福在氟化工领域中现有的技术、产品、管道,研发电容化学品、电解液等产品的新配方,幷拓展新的产品客户。

沧州明珠:新能源汽车风起,锂电池隔膜腾飞

锂电池隔膜业务快速增长。2014年公司锂电池隔膜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139.2%),毛利率为64.6%,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公司背靠大客户比亚迪,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带动锂电池隔膜需求暴增,公司投放新产能得到充分消化,动力电池隔膜占比提升,带动收入和毛利率双升。

比亚迪动力电池产能大幅提升。全新动力电池工厂(坪山)已于2014年10月正式投产,设计产能6.5Gwh,相当于老工厂(惠州)产能的4倍。随着新工厂产能爬升,制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放量的电池瓶颈有望逐步解除。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品牌优势明显,产品阵营强大,未来销量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充分受益于比亚迪产业链开放。201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2.1万辆,收入达到73亿元,预计2015年销量有望提升至7万辆,对应收入达到22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化量产,比亚迪将逐步实施聚焦战略,重点掌控动力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制造环节,相关配件由自产转向外购,公司作为比亚迪的核心供应商,先发优势明显,未来有望获得比亚迪更多采购订单。

隔膜新产能投放保障业绩增长。公司定增募投的“2000万平米干法隔膜”产能有望于2015年中期投产,带动隔膜产能实现翻倍增长。比亚迪电池产能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处于快速扩张期,隔膜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新产能将得到有效消化,为2015年业绩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金龙汽车:新能源客车战略发力毛利率大升

一季报业绩和毛利率大超市场和我们的预期,淡季毛利率接近了4季度旺季的水平,新能源客车需求大增和公司基本面反转双向共振共同推动公司成长,维持“增持”评级和30元目标价(30倍PE)。

公司一季度新能源客车预计销量在1000台以上,预计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在5000台以上,比2014年增长150%以上,拉动整体毛利率整上升2%以上。2014年苏州金龙的新能源客车已经开始大幅增长,2015年增长幅度更大,大金龙也将有大幅增长。

万马股份:于山东设立合资公司,掘金汽车充电服务市场

加码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合资方协定,由“万马股份、万马电气电缆集团”子公司提供充电设备产品,合资公司负责在潍坊范围内(后续将拓展至山东半岛内)充电设备的安装;将上述充电设备纳入爱充网运营平台,由平台提供充电设备相关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桩体的状态、故障的处理,以及桩体的运营管理,实现充电设备数据共享、统一管理和统一收费,与各充电设备投资主体统一结算。我们认为,此举是公司继2014 年11 月公告设立爱充网后的连续性投资行为,旨在为电动交通工具的充电服务提供相应的硬件支持,有助推进公司充电桩网络的全国布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合资经营可使双方优势互补,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前沿布局“互联网+充电桩”服务市场,抢占市场先机.

公司以“互联网+充电设备”创新商业模式,抢先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增值服务市场。我们认为,该业务模式未来有望复制到山东以外地区,甚至构建全国范围“互联网+充电设备”服务市场,抢占新能源汽车服务市场先机。

相关阅读:【排行】八省市2015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推广成绩 上海居首

 

原标题:新能源车11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