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互联网技术在短短二十年的商业化浪潮中,在经济领域引发各产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建构。无论在经济层面、技术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当今世界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了一个互联网世界。2008年前后,企业IBM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主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评论 > 正文

一场智慧能源引发的中国“产业革命”

2015-06-11 08:09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杨楠

人类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互联网技术在短短二十年的商业化浪潮中,在经济领域引发各产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建构。无论在经济层面、技术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当今世界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了一个互联网世界。

2008年前后,企业IBM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主要的目的是运用互联网核心的手段,让地球变得更智慧,推进可持续发展。此后,聪明的IBM从“智慧地球”延伸出“智慧城市”,他们提出智慧地球是由无数个智慧城市组成的,并借机来中国举办了40期市长培训班,推广智慧城市理念。

此后,美国著名学者里夫金撰写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和新的能源结合在一起,会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2012年夏天,这本书进入中国后,引起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方高度关注。至此,智慧能源的概念在中国推广开来。

与其它领域的智慧化相比,智慧能源可以说算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智慧能源尤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血脉,因为城市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问题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还不能摆脱传统能源束缚,所以智慧能源更加值得关注。

虽然目前人们对“智慧”与“能源”联系在一起感到陌生,但不可否认“智慧能源”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近。

机制体制依旧是“阻碍”

近日,英特尔公司和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共同举行揭牌仪式,宣布“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正式落成。这是英特尔响应中国政府关于节能减排以及“互联网+”发展战略,联合产业伙伴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能源科技相结合,助推能源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进展。

英特尔此次与联盟合作的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将利用系统集成、动态优化和智能交互等特色技术,把最先进的能源技术推向市场,并通过在楼宇、建筑和工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促进能源调度和管理的全面升级。

中研普华智慧能源领域研究员鲁伶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的智慧能源进程和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工作进展顺利,以时间先后为序,2013年11月”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2015年2月”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启用,2015年3月IEEE1888被ISO/IEC纳为能源互联网产业国际标准,智慧能源产业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的远大目标迈进。”

“我认为,智慧能源的‘智慧’应体现在消费者与供方的互动,这是智慧能源的核心。”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以前在能源方面消费者多被动接受,随着日后的发展,于新能源于互联网的特征,用户可能更多的参与互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也可以主动的参与选择,参与供给。

在林伯强看来,智慧能源包括技术进步和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两个方面。技术进步是智慧的重要体现,这是能源领域一直没有停止过的。能源领域虽然是传统行业,但是创新能力很强,智能化的程度是逐年提高的。

但是机制体制却是中国发展智慧能源主要障碍。他认为,如果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智慧”,就要全民参与,只有参与才能显现出智慧来。通过参与,它的体制机制问题才会随着变化而有所改变。然而目前的机制体制是实现这种互动和参与的最大阻碍。例如电,现在电是国家统一出售的,能不能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让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买电卖电的行列中来,从而使能源交易变得更加方便、自由、智慧。

林伯强指出,从目前现阶段来讲,最容易实现互动的就是在节能减排领域,但是这也涉及技术和体制方面的改革。

2014年,国务院提出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六大领域中,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商、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建设等多重领域与智慧能源相关。

中国最大的能源问题是节能,中国现在用高于世界能源消耗平均水平一倍以上的能源来生产GDP,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3到4倍,是日本等对能源使用比较精细国家的7到8倍,同样一吨油、一度电创造的GDP的差别是很大的。

鲁伶俐指出,智慧能源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能效,围绕这个目标的技术创新贯穿能源创生到消费的全部环节。目前,我国现有的制度还不能满足智慧能源的这一需求,需要政府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智慧能源的政策支持,促进智慧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鲁伶俐还指出一个另外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智慧能源行业内的相关企业、机构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与业务集成。如果企业与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顺畅,很容易使其变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势必会降低“智慧”节能运行效率和极大地增加成本和风险。

虽然专家们希望用互联网的技术、理念来改变节能措施不实、节能成果不明显的状况,但是,智慧能源还是要从实际应用出发,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形成标准,使这些标准能够真正促进智慧能源产业发展。

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能源互联网也备受关注。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近日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

国家能源局规划处处长刘建平曾指出,能源互联网是因地制宜、因需而设、就地取材、就近供能、自下而上、参与互动的多元化多维度系统,与资源条件和用户需求高度融合,并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中研网指出,未来的能源管理是以能源互联网为基础,以“保证区域能源可靠供应,实现区域能源协调供给”为目标,并以电能为支撑,综合冷、热、电、热水等多种分布式能源,构建互动的区域型能源互联网络。它能够建立合理的能源分配与节能策略,降低用能开支,保障能源的持续可靠供应,确保终端用能安全,实现区域多种能源协调控制和综合能效管理。

随着“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推进,能源互联网将会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比如,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的售电公司;分布式能源管理创新模式的虚拟电厂;具有互联网卡位功能的充电设施、智能表计以及从事能源产品交易与资产服务的能源交易平台出现。

但是智慧能源不仅仅是能源互联网这么简单,不能把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简单的画上等号。鲁伶俐认为,智慧能源它不只是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既包括能源互联网,也包括能源物联网。

此外,智慧能源不仅仅是智慧能源技术还应涵盖智慧能源制度。技术是智慧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则是智慧能源发展的根本保障,两者都不可或缺。可以预见,智慧能源将带来新的能源格局,那么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够鼓励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组织、倡导节约能源、促进国际合作的先进制度提供保障,确保智慧能源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发展。

那么能源产业与互联网如何有效融合呢?全国节能减排标准化技术联盟理事长王忠敏先生向媒体指出,智慧能源一定是产业的复合,单独搞产能、用能还不行,还要把互联网产业结合起来,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综合在一起,才能得以应用,获得实际的效果。

他认为,智慧能源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全面感知,第二是互联互通,第三是信息共享,第四是数据优化,现有的技术手段基本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必将迅速带来整体创新,并引发能源革命。

智慧能源根本是一种产业革命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苗韧在“201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曾展望了未来智慧能源体系的样子。

他指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有自己的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上面会假设一些相应的传感器,而且通过网络,最终汇总到企业的数据中心。跟企业的ERP系统,跟企业的财务系统进行交互,这些数据可能会接受我们政府的监管。

对于行业来讲,我们会有一个不同行业自组织的概念,而且随着我们未来的能源市场化改革,随着我们分时能源价格的差异化的推进,随着我们市场化供应和消费者的多元化,随着我们相应垄断的打破,我们市场交易的环节可能激化出来,信息化系统会成为我们交易的平台。

可以看出这样的能源系统与目前我国的能源系统现状是有很大不同的,林伯强认为,现在我国的智慧能源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对于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尤其在垄断的打破以及市场交易环节的互动和多元化方面。

不可否认,智慧能源确实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习主席提出的能源革命强调了四个方面,即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而这也正是发展智慧能源时所要涉及的,在能源消费革命方面,智慧能源就是不浪费,节能是核心;在能源供给革命方面,智慧能源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在能源技术革命方面,智慧能源是通过互联网方式来提升能源使用的技术;而在能源体制革命方面,智慧能源则是建立诚信机制,以互联网来实现公开、透明、实时、优化,真正达到提升能源管理水平的目的。

王忠敏认为,可以说,智慧能源就是能源革命的一个具体措施,其根本是一种产业革命。

鲁伶俐表示,“智慧”+“能源”的能源智能管理系统,将人们生活空间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用信息化技术来节能减排,进而把能源变成互联网信息的汇聚点,向能源产业提供开放分享数据资源平台,以及远程控制和协同管理的解决方案。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智慧能源作为能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对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原标题:一场智慧能源引发的中国“产业革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