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能源互联网无疑将是2015年最火的大事了。有人说,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助于打破壁垒,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有人则认为实现全球能源互联成本高,建设起来非一朝一夕。本文就带您寻找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商业的结合点。总有你需要的!首先,传统的电网更像是Web1.0的电网。相关阅读:电改催热能源互联网 5.5万

首页 > 输配电 > 输配电 > 智能用电 > 市场 > 正文

【图解】寻找能源互联网的技术与商业结合点

2015-05-15 08:33 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 作者: 俞庆

导读:能源互联网无疑将是2015年最火的大事了。有人说,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助于打破壁垒,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有人则认为实现全球能源互联成本高,建设起来非一朝一夕。本文就带您寻找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商业的结合点。总有你需要的!

首先,传统的电网更像是Web1.0的电网。

相关阅读电改催热能源互联网 5.5万亿蓝海澎湃而出

作为“互联网+能源”背景下的能源互联网,更像Web2.0的电网。

那么,从Web1.0到Web2.0的价值重心转移则如下图。

如果从用户价值的角度去理解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则如下图。

下面从能源互联网的价值特性来阐述一下。

能源互联网代表着价值重心的转移。

能源互联网具有两重含义。

未来能源互联网技术图景。

若用计算机网络分级去理解的能源互联网构成,则如下图。

其实,能源互联网需要考虑多种形式的能源集成与互动。

先来了解下广义的能源

电(水电、煤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余热发电)

水(自来水、污水、雨水、工业用水、中水利用)

热(高温蒸汽、低温蒸汽、工业热水、生活热水、采暖热水、热回收、过程加热、)

冷(冷水、冰、冷凝系统、冷却系统)

气(天然气、煤制气)

油(汽油、柴油、煤油、重油)

机械能(压缩气体、电动机与传统系统)

储能(电池、蓄热、蓄冷、机械储能装置)

更为重要的是,能源互联网,不仅仅是电能的网络。

能源互联网是源、网、荷的互联互通与互动。

能源互联网的某些可能的形态。

兵无常形,能源互联网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形式,而是综合考量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用能特点、负荷特征、网络结构、能源获得、市场价格和经济性、技术特征,形成的用户能源方案的组成部分。

下面谈一下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三要素。

接下来讲讲上述能源互联网三要素是紧耦合关系。

下面谈谈建筑能源互联网(LAN)的设计。

然后谈一谈建筑能源互联网的未来的热点在于用户侧的应用。

能源互联网的创新必须关注用户价值。

本人认为,未来智慧的能源互联网将是三流合一。

另外,要用生物智能的眼光看待能源互联网的未来。

作为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人,在能量、运动、适应性方面体现的是复杂系统的典型特点:子系统内自洽(自组织)、多层次复杂交互(水平和垂直)、多系统间协调与决策协调,实现在动态震荡中的非精确稳态控制。这是所有智能化系统的未来形态。

而云计算只是部分适合能源互联网。

云计算无法解决两个问题:

信息过载(大脑决策中枢其实只处理极少量信号,大量重复性的信号与控制在子系统层面完成,如呼吸心跳)

控制实时性(针刺到以后本能的缩手,是最短信号回路起到最优保护)

最后,谈三点体会。

(一)能源互联网只是借鉴了一些互联网的理念,不要用含糊不清的互联网思维去解读,能源互联网面向家庭的部分(2C)可以接近互联网,但是面向电网和行业用户的(2B)的理念、内涵和商业模式不同于互联网

(二)能源互联网必须有系统思维,一是要从全能源的角度而非仅仅是电的角度去理解;二是 能源互联网是一张网,各要素在网上多层次广泛互动影响,所以是复杂系统,而且会不断进化

(三)能源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技术理念,而是融合了金融、服务、技术的商业对象,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去推动,用价格反映供需关系,用价格去调节和引导市场技术,让市场说话,政府只要设计好规则,确保公平透明公正即可。(俞庆 浙江正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节能分公司副总经理)

相关阅读

互联网能源与能源互联网 傻傻分不清楚!(附欧洲案例)

纵论能源互联网:电网公司将来可以去卖石油吗?为什么?

政策促能源互联网化 分布式电源借机破局

【组图】八张图读懂互联网+的未来趋势

扫描关注北极星电力网微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