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员工范立新收到一条短信:“风险管控系统提醒您,110千伏东山变,并容523开关接地闸刀操作机构手柄断裂需处理……”看到手机短信后,范立新与工作班成员徐飞越通了电话,并商量好第二天所需的工器具,打算一早出发前往处理。
电力施工项目种类多、专业强,对安全风险控制要求也极高。为加大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力度,确保作业现场安全风险可控、能控、在控,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运用安全风险管控理论,建立了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成一体、辨识三步走、管控五道关”的“一三五”工作法。
范立新收到的短信正是由国网浙江电力的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发出的。“在施工作业项目开工前,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会对上报的作业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审核,并将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结果输入系统,便于大家参阅。”国网浙江电力安监部专职周辉介绍说。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自动根据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发布各专业安全风险预警,使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清楚各项作业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并及早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使各单位在风险管控系统的辨识评估工作更加标准化、流程化,我们总结提炼了‘辨识三步走’。第一步,对作业项目的静态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第二步,对作业现场的动态风险进行综合辨识。第三步,动静结合,综合考虑。”周辉表示,通过“辨识三步走”规范作业流程,使得现场对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现标准化,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项目,以量化的、标准化的依据来界定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等级,明确相应的风险事件和控制措施。
国网浙江电力还要求各单位对作业施工中的项目组合、风险评估、审核批准、承载能力分析、现场实施五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项目组合、风险评估、审核批准、承载能力分析、现场实施五个环节是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关键点,牢牢把控五道关是确保安全风险管控落实的保障。国网浙江电力制定印发了《作业项目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应用管理规定》,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梳理了风险管控流程。此外,该公司组建了安全巡查组,建立轮换稽查机制,确保安全风险管控落实到现场。“每一步检修工作都在‘一三五’工作法的指导下进行,哪儿有电,哪儿有危险点,都事先预知,工作起来心里更有底气了。”范立新对工作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据悉,该公司推行“一三五”工作法以来,已累计辨识、评估出四级及以上风险作业项目251例、较大风险作业项目1454例、一般风险作业项目3584例,累计编制执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卡29496张,进一步提升了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原标题:浙江电网推行“一三五”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