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吕新华表示,加速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会使京津冀一亿多常住人口受益,受首都圈示范作用影响,全国各地也会加速,并对邻国产生好的溢出效应。民盟、民建、农工党等民主党派建议京津冀三省市应联手应对大气污染,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的建议。民建中央在《关于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难题的提案》中提出,建议全方位提升能源输配能力。加大对京津冀晋鲁等地天然气的供应水平,同时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配置、空间布局调整的有效衔接,解决清洁能源设施分布不均,局部地区供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评论 > 正文

2015年全国两会(能源电力)代表委员提案观点汇总

2015-03-05 09:04 来源:国网英大传媒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吕新华表示,加速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会使京津冀一亿多常住人口受益,受首都圈示范作用影响,全国各地也会加速,并对邻国产生好的溢出效应。

民盟、民建、农工党等民主党派建议京津冀三省市应联手应对大气污染,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的建议。

民建中央在《关于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难题的提案》中提出,建议全方位提升能源输配能力。加大对京津冀晋鲁等地天然气的供应水平,同时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配置、空间布局调整的有效衔接,解决清洁能源设施分布不均,局部地区供应能力薄弱等问题。制定智能电网国家标准,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统一调度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消纳间歇性电源,确保清洁能源发电优先输送。

农工党中央在其提案《关于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建议》中,对这个基金进行了详细的制度设计,建议资金规模设定为30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由中央财政拨款;二是按照共同又有区别的原则,由京津冀协商按一定比例出资,京津应承担主要部分;三是由社会投入和社会捐赠;四是在京津冀设立专门的生态环保附加费,如电力、燃油附加费等。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提案则建议,大力推广清洁高效用煤技术,提升能源安全。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3月3日在《人民政协报》刊发文章《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全国政协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认为,改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目前部分化石能源正在逐步被新能源替代。而改革重点要集中在市场机制方面,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应该与能源革命主题更加紧密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小琳今年共提交了4份提案,内容涉及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发展集中供热改善大气污染、协同行动突破海上风电发展瓶颈、通过整体上市规范央企管理运作等。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表示,能源革命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明确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最基础的能源转化方式是从煤炭到电力,煤炭的价格形成机制已充分市场化,而电力的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价格传导机制不顺畅。能源革命就需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需要能源价、税、财联动改革来实现能源改革目的。贾康还表示,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这就是节能降耗的内生动力,一起行动起来,就可以共同防治中国的雾霾。

全国政协委员 冯丹龙将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把绿色增长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交提案,就尽快制定实施绿色增长国家战略的政策等提出建议。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急需建立全局性、实质性的应对方案,从而有效推动绿色增长从单纯的理念向社会经济实践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董氏兄弟商贸集团公司执行董事长董配永:社会应该给予煤炭理解和支持。虽然现在用清洁能源了,但是却有雾霾了。所以,我认为不要给煤炭扣太多的帽子,社会应该给予煤炭理解和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认为,发展特高压,可为PM2.5超标治理提供有力支撑,使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成为可能,有利于西部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有助于解决电网突出问题,防范并控制大面积停电事故。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临沂供电公司营销部计量室专责邹兵认为,只有通过建设特高压大电网,构建连接全国各类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坚强电网,才能促进能源资源集约开发和大范围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电力供应。

全国政协委员、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建议,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将西北部清洁能源输送到江苏,化解江苏能源供给矛盾,从源头彻底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

原标题:一分钟读两会能源 代表委员观点集萃(3月3日-4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