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1、人们为雾霾恶果买单,谁该为雾霾恶果负责?2、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为何形成了双向锲机?3、清洁能源发展之路为何要融入工业4.0思想?雾霾成就了传统能源发展之殇?现实生活中,人人谈“霾”色变,将雾霾成因一股脑的归结到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究竟谁该为雾霾的恶果负责,成为了讨论的焦点。目前关于雾霾的成因形成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雾霾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是有害的。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

首页 > 风电 > 风电产业 > 市场 > 正文

雾霾下的清洁能源之路

2015-01-13 11:36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聂光辉

本文导读:

1、人们为雾霾恶果买单,谁该为雾霾恶果负责?

2、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为何形成了双向锲机?

3、清洁能源发展之路为何要融入工业4.0思想?

雾霾成就了传统能源发展之殇?

现实生活中,人人谈“霾”色变,将雾霾成因一股脑的归结到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究竟谁该为雾霾的恶果负责,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目前关于雾霾的成因形成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雾霾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是有害的。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关于PM2.5成分,2013年12月30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当我们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有毒的时候,我们还用考虑开那款跑车,住哪套洋房吗?新鲜的空气和健康的水资源成为奢侈品的时候,我们还要经济发展做什么?

2013年一份题为《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指出,2010年至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城市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达8572人,经济损失68亿元。对于数据的本身没有去考证,但从这一数据起码能看书空气污染对于健康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由雾霾所引起的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和健康生活孰轻孰重的讨论直到2014年11月的“APEC蓝”的出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1日至12日,北京空气质量均为优良级别。2014年11月7日至2014年11月12日正值APEC会期,网络热议,将这样的蓝天称为“APEC蓝”。“APEC蓝”实际上是给了一次雾霾形成究竟与何方神圣有关的讨论锲机,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人类发展的努力,对能源不良利用的控制,营造大自然的美好是存在可行性的。北京市环保局12月对“APEC蓝”的贡献所公布的数据显示:调休放假贡献率为12.4%,工地停工贡献率为19.9%,机动车限行贡献率为39.5%,压煤和工业停限产贡献率为17.5%,道路保洁贡献率为10.7%。据测算,由于采取压减燃煤电厂生产负荷、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APEC会议期间,分别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约207、374、168、97和495吨。其中,减排贡献较大的是重点企业停产限产,分别减排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为202吨和493吨。

关于雾霾的成因以及思考定然会持续下去,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初步判断的是把雾霾的恶果完全归结于传统能源的责任是不科学的,但关于能源发展之路的思考,在业界基本形成了共同的结论是:传统能源的粗放式发展之路不可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刻不容缓,发展清洁能源不仅是对传统能源枯竭的担忧,更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展之路的双向锲机

事实上,由于传统能源发展之路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社会讨论,很早就引起了国内高层的重视,在能源发展战略上做出了改变,而且也引发了一些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4年4月,欧洲投资银行日前宣布投资20亿欧元,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创新项目和碳捕获项目,美国奥巴马政府的2014年6月形成的新能源政策,也力主发展清洁能源。

国际社会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战略的改变或作出,其定位的共同点实际上是和我国所提倡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相契合的,就是要一方面需要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这个层面上讲,清洁能源的含义包涵两个内容: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的非再生能源。针对传统的非再生能源的利用,其发展思路就是提高其利用率,不排放污染物,比如发电厂污染物近零排放。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对新能源利用的探索力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穿透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又被成为绿色能源,2013年6月奥地利《新闻报》报道显示中国在绿色能源方面的发展远超欧洲,而欧委会考虑到本土企业的存亡不得不在光伏等行业对中国加收反倾销税。

实际上我们在思考能源发展新思路的同时,必须明白能源发展的困惑是什么。传统化石能源的开采利用是经济取得发展的生命线,而新能源的探索是未来能源的必经之路。一个是面对的现实,一个面对的是未来,抛弃哪一个都是不可取的。实际上,在兼并现实和未来的双重选择下,我国在新能源政策的引导上和力度上都是比较大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煤炭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煤炭产量出现过剩的情况造成了日益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2014年8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十余家特大型煤炭企业座谈会,在规范煤炭进出口、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集中清理整顿收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达成共识。特别是多家企业在严格控制总量方面达成共识,力争将今年的煤炭产量压减10%以上,维护市场供需平衡。而中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集团下半年主动限产2000万吨煤炭。煤炭供求关系不容乐观。再反过来看新能源的发展探索道路,依然崎岖不堪,比如新能源发电,其发电成本依然很高,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在成本上处于劣势。事实上,这也是传统能源在新的能源政策下的发展锲机所在。

由于国家的能源政策和企业出于对未来发展战略的考虑,传统的化石能源企业都相应的做出了改变,譬如传统的煤炭企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在绿色煤炭、清洁开采、清洁利用与转化等领域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是有一点,传统的能源企业短期内必然的会增加能源开拓的成本,这实际上也给了目前还处于高成本的新能源,无论是成本上,还是时间上,都赢得了发展机遇,同时国家在新能源方面的积极政策也给了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清洁能源发展思路要融合工业4.0

无论是传统能源自身的发展思路的改变,还是新能源谋求的能源未来的宏伟蓝图,实际上都是面对的未来,只是前者有坚实的基础,有了相当数量的市场份额,后者还需要一段路要走才能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包括非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之路,是利国利民的战略构思。以电力行业为例,“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清洁能源的发展思路。目前,我国电力发展的整体构思是依托特高压电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电为中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根据测算,通过全面实施电能替代,2015年、2020年中国东中部地区PM2.5污染可比2010年分别降低约12%、28%,将可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国大气污染问题。目前看这还是一个美好的设想。

清洁能源的发展更多的是面向于未来的,在发展中融合工业4.0思想,业内人士称,工业1.0是蒸汽机、工业2.0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工业3.0是信息化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工业4.0就是信息网、物联网、服务网的融合。工业4.0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关键在于工业4.0的理解,在工业4.0中,智能电网、智能运输、智能家庭等都能够融入进去,数字化,可监视、可追踪、可控。目前,分布式能源接入大电网都有一定的容量限制,部分地区要求明确分布式电源的特性,主要是出于考虑分布式能源的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在未来智能电网内涵中不仅对电网传输本身进行监控,不仅需要对各个上网的电源的数据进行监控、对电源安全可靠性进行预判,而且需要对用户数据进行监测、判断。在工业4.0中,天生对清洁能源具有友好性,这是因为清洁能源发展起步完,融合了现代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有更多的智能终端可用来工业4.0中的数字化控制,更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能源发展思路中,能源开发利用包括能源供热、能源发电等领域在内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一思路不利于更加开放的清洁能源的发展,因此清洁能源发展思路中要融入工业4.0的思想,不仅利于非再生的传统能源提高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接入到未来的能源供应链中。

小结

清洁能源发展之路,虽崎岖,但其发展已初见端倪,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既离不开传统的化石能源,也不得不寻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传统能源之间的竞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竞争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传统能源企业而言,符合契机的在传统能源供求关系不容乐观、国家能源政策引导下及早的走清洁能源之路,无非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简介:聂光辉,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技术中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