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制造业进入产能释放期
“在标杆电价即将下调的背景下,全国各大风电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抢装潮’,由此带来的是上游风机制造企业的短暂繁荣,被搁置的产能或许会因此重新启用。”在10月22日召开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不少业内人士对未来风电设备市场做出了如是预测。
详情点击>>
17家风电企业签署建立和维护风电市场秩序宣言
近日,包括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金风科技、国电联合动力等在内的17家风电企业签署了 《建立和维护风电市场良好秩序宣言》。
该宣言内容包括:充分认识风电产业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风电设备质量是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一致遵循“质量为本”的价值主张等等。
详情点击>>
南车北车筹划合并风电业务整合可能性不大
10月29日据报道,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排名前两位的制造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将于近期合并。据悉,两家公司有关部门核实,目前两家公司已成立合并工作组,正就合并事项展开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关于两家企业合并的细节,例如,究竟如何合并,谁为主,谁为辅,并未有定论。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两家公司合并的细节尚未公开,不过,在10月31日时,两家公司或许会发布关于重大事项停牌具体内容的公告。
详情点击>>
弃风限电好转?未必!
国家能源局一再重申的“希望2015年解决弃风限电”的意见并未得到风电企业的认可。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今年1-9月全国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9月全国风电弃风限电形势继续好转,风电弃风电量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5%,同比下降3.3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好转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是小风年,再者,风电利用小时数全国均摊,这把整体数据拉下来一些。但我们企业所有弃风限电严重的地区并未感觉到情况好转。”一家国字头风电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目前情况,2015年我国弃风限电情况不会出现质的改变。”
详情点击>>
争议中的风电调价
随着国家石化能源的日益紧张,刺激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绿色能源的全民利用计划,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方针。风力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成本较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对于风电项目也非常重视。不过,最近关于调整风电价的消息却闹得沸沸扬扬,让风电项目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在前不久闭幕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上,关于陆上风电上网电价下调与否的讨论甚是激烈。赞成者认为,下调风电价格,使其与传统能源同价竞争是必然趋势。反对者认为,调价可能会对目前不景气的行业造成更大的打击。
详情点击>>
群雄齐聚 风电大佬坐论市场刀光剑影
日前,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如约举行。相比往年,参展的风能企业少了,巨幅广告也寥寥无几,但游走在各个场馆内,却明显感觉到,观众的热情度更高了,展商的诉求也越发明确,有来证明自己还活着的,有精神抖擞专注新品推广的,有全力以赴引导市场需求的。
而这里面,有头次参展重装亮相博得满堂喝彩的,也有往年熙熙攘攘今日却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更有矢志不渝终收得云开雾散的,甚至还有起起落落后卷土重来的。各种发布会上人头攒动,这固然让人振奋,而那些消失的,更让人唏嘘不已。
详情点击>>
“十三五”能源结构将调整 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发改委11月4日公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等均快速增长。
《气候规划》一个重大特征是,可再生能源继续出现大跃进的发展情况。其中2020年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比“十二五”规划的1亿千瓦目标提升1倍。 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热利用安装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分别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装机21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安装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的目标数字,分别提高了4倍左右和1倍。
详情点击>>
新能源配额制渐逼近地方能投集团“读秒”冲关
一场远在大洋彼岸的中期选举,在吸引全球政治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能源投资者的狂欢。记者注意到,地方能源投资集团此次集体进行战略调整,虽然形式多样但指向却高度统一:看中了新能源这块蛋糕。集体异动背后,地方国资系统的战略布局迹象明显,而资本借道涌入新能源的路径亦是非常清楚。
更为紧迫的是,新能源配额制越来越近,明年的新能源投资考核压力将前移至今年四季度。以新能源发电为例,为了完成明年的硬性考核,今年底之前就要完成一定设备量的投建并抢装并网。重压之下,具有国资背景的地方能投平台不得不以“读秒”的速度快速整合资源。
详情点击>>
新能源企业:欲分电改一杯羹
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在深圳重启,成为能源行业热议的话题,众多新能源企业也都热切关注如何参与其中。
在11月6日举行的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上,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阐述了电网如何更好地接纳新能源的思路。而以招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也对光伏信贷“开了口子”,积极支持光伏电站开发。
详情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