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裁员,CEO们都会表示自己正在做出非常困难的决定。思科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也不例外。但思科的头等烦恼并不是裁员,如何杀入被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统治的云计算市场才是。
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已经在与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同样处于转型和调整阶段的竞争对手的争夺中处于尴尬境地。相比对手,即便在五年前宣布战略转型之后,思科仍然以销售设备的方式生存。目前,思科在传统的交换机、路由器及其相关服务仍然占据业务的主流。
2014年,其路由器、交换机两大发家产品占比仍然高达半数,而被寄予厚望的数据中心业务只占据6%的市场份额,无线通信只占据5%,服务占比保持了23%左右,也提升不够迅速。而成为“排名第一的IT供应商”的愿景,并不能通过低利润业务实现。
作为转型计划的一部分,今年初,思科向企业用户推出“云”计算服务,并希望借助企业租赁思科的服务,而不是购买和维护自有设备计算市场有所作为。为此思科投资兴建数据中心帮助运营名为“思科云服务”(Cisco Cloud Services)的新服务,并承诺在未来两年投入10亿美元。
2013年,思科的营收在五年内第一次同比下降了3%,仅为47.1亿美元。尽管其股票每股利润下降了20%,但仍达每股盈利1.49美元。7月,思科CEO钱伯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需要让3%到5%的员工‘自愿离职’。”
尽管思科在应付企业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同时,还要面对这些摇摆不定的数据。但钱伯斯仍希望,裁员不会给公司带来新的压力。事实上,去年6月,思科就已裁员4000人,而公司当时仍在盈利。而此前,2012年,思科裁员的人数也达到1300人,更早的2011年,思科已经裁掉包装工人6500人。
这段时间,作为思科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试图将裁员描绘为思科对业务的重新聚焦。他表示:“最新的裁员政策并不是公司用来节省成本的手段,相反的,这是为了增长而进行的投资。不过反复的利用这种策略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要不断的找人。”
换句话说,钱伯斯希望员工们理解,裁员的意义在于恢复利润增长,应对竞争对手的市场扩张。
可以想象,思科急需推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支持新架构的产品,创建一个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池共同运行的商务运营环境。这其中,不仅需要融合式的基础架构的网络,还需要采用一致的管理、安全和接入政策。
因为老式网络不能处理虚拟化、移动和多媒体等应用为网络增加的新的需求。
惠普在2011年曾通过FlexNetwork架构的交换机来与思科叫板。惠普称,这个交换机比思科Catalyst 6500园区核心交换机的密度高270%,延迟降低了75%。
由于竞争对手如惠普和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在思科的优势领域)都推出了更低价更便捷的产品,云计算几乎是思科眼下唯一应该专注的增长的领域。
思科发展与销售业务副总裁曾罗伯˙洛伊德(Rob Lloyd)表示,“所有人当前都认识到,云计算能够成为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载体。”
基于云的梦想与思科的“管道工”身份之间还有漫长的道路。即便无暇顾裁员的负面影响,思科仍需努力将新的愿景植入备受打击的员工与合作伙伴心中,一方面可以鼓励员工抛弃对旧业务的执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试错之后再度定位,重建自信。
原标题:用裁员打造全新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