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于7月28-30日在京举办。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制造强国战略—能源装备课题组组长陆燕荪在发言时表示:20年内,煤电仍是主力,我们应该研究洁净煤、清洁煤发电技术。如何提高一次能源的转换效率?陆燕荪表示,要提高火电设备机组的参数,包括燃气轮机,通过能效管理,提高效率。以下为访谈实录:制造业未来十年和二十年的发展战略如何选择?陆燕荪认为:主要要取决于国内外能源发展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每个企业自己研究优势怎么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不需要面面俱到。在工业化的进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能源问题、电能问题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陆燕荪:20年内煤电仍是主力

2014-08-01 11:4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2014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于7月28-30日在京举办。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制造强国战略—能源装备课题组组长陆燕荪在发言时表示:20年内,煤电仍是主力,我们应该研究洁净煤、清洁煤发电技术。

如何提高一次能源的转换效率?陆燕荪表示,要提高火电设备机组的参数,包括燃气轮机,通过能效管理,提高效率。

以下为访谈实录:

制造业未来十年和二十年的发展战略如何选择?

陆燕荪认为:主要要取决于国内外能源发展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每个企业自己研究优势怎么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不需要面面俱到。在工业化的进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能源问题、电能问题必然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要求,但是,到了这个水平以后,自然会越来越少,重机厂更惨,当时建设宝钢二期工程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一重、二重也出现了这个问题。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满足工业化国家的需求以后,如何及时转型?如何及时谋求新的发展?

在我们做这个题目的时候,确定了四句话的指导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战略原则:强化制造基础,“四基”,本来“三基”,现在变为“四基”,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产业技术基础标准,检测、合格评定、认证以及共性技术的支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去年3月初,科技部和发改委发了一个文件,按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2015年以前,建立15-20个自主创新基地,当时新的政府成立了,希望作为一个重点,自主创新的能力怎么建设?骨干的企业集团或者企业怎么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再有,按照产业链把关键部件攻下来,不能够受制于人,这里边有很明显的一个案例,三峡发电机,中间有保护断路器,世界上只有一家可以生产,三峡公司的订货1700万/台,李岚清说我们自己能不能开发出来,花了几年时间才搞出来,连断路器试验装置都自己搞,鉴定通过以后,价格马上降到600万元,我们现在继续研究核电机组,1400万千瓦断路容量更大。刚才,有位同志介绍了习近平的讲话,讲到能源工业严重落后,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们不要太小看自己。确实,有些关键的零部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总体上发电属于和输变设备早已经解决,比如发电设备,讲到煤电发电设备,锅炉燃烧技术,我可以做一个评价,世界先进。中国的煤最丰富,中国的煤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烧好。工程院在做课题的时候,明确提出能源制造业能不能在2020年优先突破,我们现在正在朝这方向努力。习近平说创新链要从产业链入手,这句话是对的。我们的要求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团,现在发电设备是以集团形式出现,大型企业集团掌握世界先进技术。

第五个措施,现在要继续加强我们跟海外技术的合作,充分利用世界的技术资源,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很大,我们怎么应对?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刚才讲的是这些工业衰落,然后到重组,现在他们为了进一步发展,包括美国的再工业化等等,对我们的压力是很大的,压力也会产生机遇,压力就是机会,现在,世界上著名的发电设备集团的重组结果。我们要有研发技术的具体项目,要有示范工程项目,要有完善的产业链项目,这样的话,今天上午专家讨论的有些目的才能实现。

20年内,煤电仍是主力

我们应该研究洁净煤、清洁煤发电技术,比如新疆的煤是非常丰富的,储量非常丰富,哈尔滨工厂厂在哈密建了一台30万千瓦的锅炉,用了不到一个月,受热面全部被堵死了,他们用人工砸碎,煤是我们的主要资源,如果没有煤的话,每年电能供应形势,也有人讨论时说从哈密送煤出去,这个煤不好烧,十几块一吨也没人要,我从锅炉厂出身,我熟悉这个事,我们要根据资源实际情况落实,煤是落实,而且能够清洁燃烧。现在大家都讲脱硝,要从燃烧上解决问题。第二,核电是安全的,福岛事故以后,造成了误解,我觉得核电是安全的,核电在沿海地区是支撑电源,曾培炎当副总理的时候,有核电领导小组,我曾经建议内陆核电自主发展。第三,燃气轮机发电是最适合的调控机组,新能源要入网,没有调控机组配合,长距离送电,对这种新能源来讲,人家都是就地消纳,河西走廊那边电网占百份之几十了?如果没有电的时候,怎么办?那边负荷上去了,这边没有电了,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应该轻重并举,小型燃机作为轻型燃机,现在不能把百万千瓦机组的超超临界机组作为调控机组使用。第四,稳步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可靠性问题,都讲新能源装机多少万千瓦,从来没有讲中国风电出过多少事故,我统计过,装配电机质量、增速齿轮箱传动问题很多,齿轮传动需要润滑,还有齿轮箱漏油,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等顶层设计或者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以后再考虑这些问题,时间过去了,现在没有人没有闲着,GE也在拼命努力,他们如果进来以后,再开发五年到六年,市场就没有了,我们很难应对,如何制定政府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上面谈的几次改革,我觉得我们是等不及的,如果等顶层设计弄完,今年体制改革小组发文件了,其中有一条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有的人说要拆分国网,电网应该适当的统一,这样大电网才有抵抗灾害的能力。我跟王计同志说东方怎么办,从输变电来看,关键是配电网,主电网,国网公司抓了很久,长距离输电基本都解决了。并不是外国人不会做特高压,而是他们没有需求,他们不需要从西南、西北两千公里送到华东,市场导向就是我们的战略。

如何提高一次能源的转换效率?

提高火电设备机组的参数,包括燃气轮机。另外,在用户侧,怎么加强我们的工作?比如能效管理,怎么把这件事做好?节能。通过能效管理,提高效率。装备制造业要看到这个趋势,我们主动出击。生产与节约并重,现在没有电力部的存在,需要做的事应该由政府提出来,由部门推动。跟市场自由选择是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该怎么考虑?像这些问题,已经形成了设计准则,是不是应该变一变?连电力部的一些老同志都提出可不可以改变一下,能源领域,所有的命题确实很多,通过我们做的战略研究,强基战略,能够把主要问题理出来,不但是看到发展中体制上和政策层面上的问题,对我们来讲,怎么加强基础性工作,怎么提高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我们怎么能够根据这些情况设计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而且组织研究开发,期前做好准备,用现在管理上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我们要挖掘潜在市场,启发用户的需求,比如在一个开发区怎么在分布式供电上或者新能源上采取措施,提供一套解决方案,同时提供设备。在能源科技革命或者科技发展之中使得我们能够顺利的转型升级,解决所谓的产能过剩和前一段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墨守成规,靠老产品来吃饭,最后可能要被淘汰。我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能够正确引导装备制造业企业如何认清当前的形势,如何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排放出来以后怎么处理?早上谈到了雾霾,20年以前我跟清华大学的院士就在讨论这个问题,电器除尘器,现在都用电器除尘器,对于细小的颗粒除不掉,他们研究如何通过静电办法把这些小颗粒除掉,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题目来研究,解决所谓的环境保护、雾霾问题,现在国网公司提了一条原则,我觉得说的挺好,电代煤,在大城市里不要再直接燃用煤,取暖小锅炉用电,居民也用电,电代油,就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从远方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地方火电站的布点非常密了,超过了环境可以承受的容量,所以,对于这些地区的小电场,应该坚决实行关停。我认为体制改革是一个方向,但是必须落到企业身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