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用的小风力发电,电视都看不了,别说干别的了……”。5月25日,家住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农场二分场4队后山的村民姜万财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该旗一些村民为方便农田耕作和养殖,远离村庄居住,且离供电线路较远,一直没有用上电,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无电地区主要分布是在查巴奇乡、那吉屯农场、六合镇、霍尔奇镇等边远山区、林区,电网延伸非常困难的村落。
四年前,姜万财和爱人搬到那吉屯农场二分场4队后山居民点后,就一直没有电。他说,“没电的日子,实在难熬,平时就点油灯、蜡烛,费了很大劲弄个小风力发电来照明,却用起来效果很不好,严重影响着我家生产生活。什么时候能用上常电,成了我的心病”。
2013年,内蒙古阿荣旗将无电地区涉及到的9个乡镇、25个行政村52户的“风光互补”通电工程顺利开工,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深入到村民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当年11月,该工程顺利通过了工程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用上风力和太阳能发的电后,电压稳了,而且电量充足。晴天他用太阳能发电,刮风雨雪天气,他就用风力发电,非常方便”。姜万财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旗“风光互补”通电工程,每户建立独立供电系统,每户投资约2万元左右,按每户300瓦风电+300瓦光电配置,不仅可以提供照明用电,电视机、影碟机、冰柜、洗衣机、电鼓风机等生活家电都可以使用,能够满足村民每天日常生活用电需求。
该旗“风光互补”通电工程投资135万元,属蒙东2013年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无电地区通电工程组成部分,工程投资20%由中央预算拨款,80%由蒙东电力公司银行贷款解决。经过工程建设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去年年底,该旗无电地区居民点和贫困户终于告别“刀耕火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