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电,我用心’,既是服务承诺,也是行动航标,只有真心、诚心、贴心,才能更好地满意客户。”5月21日,笔者走进全国工人先锋号、济源坡头供电所时,所长卢新正利用班组早会,正组织人员分析上个月客户满意度评价情况,就优质服务中的细节性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点亮盏盏明灯,服务社会民生。长期以来,坡头供电所始终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精心唱好“服务戏”,用艰辛付出和责任担当,赢得了社会认可、客户好评,两次荣获济源市文明单位,连续九年被当地政府命名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和“人民满意先进单位”。
光明先锋队:为民服务站排头
“更换变压器,改造下户线,排查用电设施……热天还没到,供电所就把俺村用电的事提前办妥了。”坡头镇西庄村居民常素云说。
坡头镇位于济源南20公里处的黄河岸边,是济源的“南大门”,面积137平方千米,近3万口居民零散分布在沿黄河岸边40多里的狭长地带。坡头供电所23名职工,担负着25个行政村、1.1万个用户的电力保障任务。作为光明使者,管好网,供好电,服好务,是使命所在、职责所系。
提前40天完成春检计划,提前1个月完成设备增容,提前20天完成下户线改造……翻开该所迎峰度夏工作台帐,所有目标全部前移,每个节点均用红色鲜明标注。“只有工作提前到位,才能抓住为民服务的主动权。”卢新正说。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的理念,去年完成30个台区标准化治理,今年以来又改造10个台区,并对下户线进行了规整,保证居民可心用电,也为迎峰度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电力部门总是站在最前头。”坡头镇人大主席齐伟说。针对生态旅游、新型社区、特色农业项目多,部分区域用电负荷增长快的现状,该所已就12个新建台区项目提前做好了规划,并高效开展前期工作,用可靠电力、优质电能,为宜居坡头、生态坡头、和谐坡头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抢修突击队:铁军风采赢赞誉
“为了群众用电,不畏艰苦、摸黑抢修,让我们为电力职工‘点个赞’。”5月1日,网友“寂寞的风”留言。当天18时,坡头镇遭大风袭击,10千伏坡柳、坡桥线跳闸。该所立即启动应急机制,20余名职工迅速集结,分组巡视线路、排查故障、奋力抢修,21时30分受灾区域全部复电。
在卢新正看来,这样的抢修场景不在少数。该镇平原、丘陵、山区交汇,气候复杂多变。去年8月份,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光顾”坡头镇,瞬间风力达到10级,造成10千伏支线停运6条,400伏倒杆断线86处,停电配变49台。面对严重灾情,该所迅速出击,克服道路、交通等困难,肩扛人抬运送物资,穿梭荆棘连续作业,在40度的高温下日夜奋战。因施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先后有3名职工中暑晕倒。经过6天艰苦鏖战,圆满完成了抢险抢修任务,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责任内涵和硬朗作风,被当地政府誉为善打硬仗、为民服务的“电力铁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赞誉。
“实打实为客户考虑,一门心思解决企业急难问题,供电所的服务实在让人感动。”中沃饮料股份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说。今年4月初,因过载运行,该公司专用变压器被烧毁。得知消息后,坡头供电所组织5名突击队员火速赶到现场,查找原因、联系厂家、协调设备,拆卸安装变压器,整整忙了一个通宵,直到企业重新恢复生产。
爱心服务队:浓浓真情洒乡村
坡头马住村老人郝德义无儿无女,与瘫痪卧床的母亲相依为命。1992年,28岁的农电工李海军主动帮扶,解决其生活困难,并用自己的收入为老人代缴电费。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老人说,“要不是海军娃,俺早就进了棺材板。”
真情始于诚信,爱心缘于责任。坡头供电所职工用诚信、责任和爱心,坚守着“服务客户、满意群众”的承诺,诠释着国家电网人的价值取向。繁忙的工作之余,看望帮扶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体,已成为他们长期的习惯。定期到敬老院走访,维护用电线路,修理开关、插座,更换灯泡,重阳节、春节前夕,为老人们送上温馨祝福。对辖区个别特困户,他们还开展定点帮扶活动,以解决大家的用电和生产难题。
“有爱心服务队帮忙,用电上特省心。”连地村留守老人张发根说。针对留守老人和儿童多的现状,坡头供电所专门成立爱心服务队,每月1至10号实施上门服务,张家的开关坏了,李家的灯泡不亮了,老王家的线路老化了,只要是用电方面的“疑难杂症”,他们一概“包办包治”。这项活动目前已持续了8年,累计解决群众用电难题3000多例,以真心、贴心、暖心,为百姓点亮盏盏“心灯”。
“需求有差异,服务零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实践探索,以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点亮乡村盏盏明灯。”卢新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