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四川华电攀枝花分公司举办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班,来自各部门、班组通讯员近30余名参加了培训。该培训内容上求“精”,方式上求“新”,效果上求“显”,为学员进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刚需”补给。
培训从新闻标题的拟订、导语的类型,主体结构形式到结尾技巧,都做了全面详细的阐释,并结合通讯员自己的作品实例分析了新闻写作常见的一些误区。
此次培训寓教于乐,整个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通过播放幻灯,缓解学员视疲劳;允许“插嘴”集中学员注意力;不经意提问,查看学员掌握情况;相互点评、修改文章,消除学员紧张感的同时对所授知识进行巩固。受训的学员都说这样的培训课,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没有白来。
为办好此次培训班,该公司在课前、课中、课后下足了功夫:望闻问切,细心把好脉。为使教学有的放矢,做好上课前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该公司对内刊《攀电通讯》的读者进行随机调查,从读者眼中发现问题;与个别通讯员进行交流,聆听他们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从内刊编辑处统计诊断,归纳新闻来稿存在的共性问题。
针对通讯员写作的主要症结,该公司为通讯员“量身定制”,开出“治病”良方。课件材料采用的既有与学员们病症相似的外部稿件,又有出自通讯员之手内部稿件,量体裁衣,针对性强,使培训内容言之有物,物能对症。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该公司摒弃以往台上老师滔滔不绝讲理论,台下学生仅埋头抄笔记的“填鸭”式教学,采用师生混坐,打破界线感的“互动”交流方式,为通讯员提供一种轻松学习的氛围,使大家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人。
“办就办好,不要浪费金钱和时间!”近年来,为提高通讯员能力素质,该公司在培训“实效”上狠下功夫,改变了以往外聘老师不熟悉公司实情培训效果不佳的现象,由政工部自主备课,自主受课。节约了授课经费的同时也避免了培训流于“形式”。
课后,该公司还对通讯员进行“回访”,对通讯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对个别提问学员进行单独辅导,做到培训工作闭环管理。
原标题:攀枝花分公司通讯员培训:“量身定制”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