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要不要大力发展核电,如何科学规划核电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近期再度浮水水面,重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昨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称,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已于2013年12月在北京市长阳科技园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在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核电在整个能源当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核能在我国是可以安全利用的,而核电建设进入提速期势必令相关主题投资甚嚣尘上,行业估值向上突破。
核电提速八面来风
“相对于煤炭发电,核电不排放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目前核电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4%,中国只有2%,表明核电发展空间很大。”王毅韧称,下一步要大规模发展核电,这也是优化中国能源结构,保持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王毅韧表示,“对中国来讲,核能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选项。”这一变化从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重点就可以窥见一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开工一批核电项目”,显示出中国坚定核能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无独有偶,据可靠消息称,3月24-25日正在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将在会议期间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而这将是中国首次公开提出“核安全观”。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也表示,其目的正是希望进一步推进各国合作,提高全球和材料和核设施安全水平,推动核能合理开发利用。
事实上,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营的核电机组达到17台,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31台,装机容量近35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规模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在建规模约45%,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到2020年,我国可运行的核电机组将接近60台,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5800万千瓦,运行核电机组加上在建核电机组将位居世界第二。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今年核电新增装机量将达864万千瓦,相当于2013年实际装机容量的4倍。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已核准尚未开工和已获路条 的核电机组总计装机容量超过7200万千瓦,其中在建核电机组29台,装机容量大3166 万千瓦,预计在2015年前后投产,能够拉动约1900亿元设备投资额,设备投资的高峰期正在到来。
另外,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透露,目前中国核电占整体发电量比例排世界第30位,“几乎是所有有核电国家的末位”,中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核能。据了解,目前,全球电力结构中核能发电约占14%,而我国核电所占比例为2%,仍然偏低,未来比例将逐步上升。
张国宝以韩国为例介绍,韩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总量大体相当于中国浙江省,但韩国拥有23台核电机组,已经高于中国全国的核电装机容量。
在技术上,由国内两大核电巨头中广核和中核联手打造的“华龙一号”已完成初
步设计,被称作中国核电发展史上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一方面可 省去高昂的技术引进代价,另一方面,可以摆脱核心技术长期依附于国外的尴尬现状。
而且,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建成“多功能铅铋堆技术综合实验回路KYLIN-II”已通过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内的专家评审。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装置是世 界最大的多功能液态铅铋综合实验平台,其成功建造与调试运行为中国铅基反应堆技术及液态重金属技术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提升中国在先进核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积极推动国内相关项目建设,“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也能给国内核电龙头企业带来显著利好。中国商务部官网3月12日援引南非当地媒体的消息称,中国官方已表示,希望参与建设南非新核电站。南非计划投入1万亿兰特建设三座总装机容量为960万千瓦的核电站,这或将是南非史上最大的单笔采购项目。
海通证券分析师表示,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核电重启新订单有望逐步落地,从而迅速带动核电产业链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