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如果能启动LNG期货交易,可以帮助中国避开欧美成熟的天然气期货交易的风头,避免正面与其竞争,并谋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不久后,证监会表示将批准同意上海期交所在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具体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有论者认为,原油期货上市已经没有任何政策上的障碍,暂且不论原油期货是否可以成行,鉴于液化天然气(LNG)期货对于政策及管理体系的要求与原油期货极为类似,似乎筹建中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可在全球率先推出LNG期货,以发挥其风险管理、价格发现、调节供需等功能。这些都是中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上海自贸区能否开启LNG期货时代?

2013-11-08 14:15 来源:能源 张卫华 

上海自贸区如果能启动LNG期货交易,可以帮助中国避开欧美成熟的天然气期货交易的风头,避免正面与其竞争,并谋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不久后,证监会表示将批准同意上海期交所在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具体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

有论者认为,原油期货上市已经没有任何政策上的障碍,暂且不论原油期货是否可以成行,鉴于液化天然气(LNG)期货对于政策及管理体系的要求与原油期货极为类似,似乎筹建中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可在全球率先推出LNG期货,以发挥其风险管理、价格发现、调节供需等功能。

这些都是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市场所急需的。

随着中国天然气用气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发电、取暖等用气占比日趋提高,天然气使用过程中夏高峰、冬高峰的双高峰特点日趋明显,各城市燃气企业均有通过有效的市场平台来调剂余缺、保障供应的需要。

与此同时,中国进口管道气和LNG的规模也不断攀升,2012年已经占到总用气量的28.9%,预计未来5年将有望超过50%。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持续攀升,有必要通过天然气金融衍生品市场,来提升中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增强中国在国际天然气市场的话语权。

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天然气产业仍受到较为严格的政策管制。

上游开采、中游管网以及进口管道气、LNG基本由“三桶油”独揽,下游各城市燃气企业的终端销售价格则由政府制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市场准入、价格信号等均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

简而言之,中国天然气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尽管有通过现货市场进行供需调剂的需要,也有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管理价格风险的需要,却没有市场空间和价格空间供其发挥。

在残酷的现状下,LNG市场却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LNG期货的条件

首先,中国LNG市场相对开放,价格已基本市场化。国内市场流通的LNG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沿海LNG接收站进口的LNG。2012年,中国进口LNG量近1500万吨。随着沿海多个LNG接受站陆续建成投运,进口LNG的规模将持续增长。

这类LNG主要由各接收站气化后输入城市燃气管网,并供最终用户消费。也有少量进口LNG通过上海石油交易所等现货平台,以槽车或管网转输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进口LNG价格主要由进出口双方根据与原油挂钩的方式确定,但价格风险依然存在,比如进口自印尼的LNG此前就大涨70%,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出口国也有价格回溯的要求。

此外,每年冬高峰期间,国内买家通常需要在国际市场采购一定规模的现货。据悉,国内买家已经为今年冬高峰预定了10船现货LNG。而LNG现货价格波动更加剧烈,以一船6万吨LNG计,价格约5000万美金,微小波动即意味着巨大的价格风险。

另一类是由国内大量的中小LNG液化工厂生产的LNG,年交易规模预计达到数百万吨,是国内LNG市场的重要补充。随着大量煤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未来数年内投产,其增幅也极为可观。这类LNG主要供应管网尚不完善区域的LNG撬装站、LNG汽车加气站以及高峰期间作为应急补充,其价格随行就市,波动较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内LNG市场已具备开展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一是交易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且随着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不断发展,规模持续放大;二是价格波动较大,市场参与者有通过期货产品实现套期保值、发现价格、管理风险、调节供需的需要;三是市场主体多元。LNG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参与者众多,包括LNG进出口商、城市燃气企业、LNG液化企业、LNG加气站等,他们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均承担着较大的市场风险,需要通过合适的金融工具予以管理;四是国际LNG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明确的技术标准,中国也是ISO天然气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国,LNG贸易已经越来越标准化、国际化,为LNG期货产品设计和交易提供了便利。

其次,尽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已经开展了成熟的天然气期货交易,但迄今为止全球尚没有哪个国家推出LNG期货品种,最接近推出LNG期货的日本也还处于规划研究阶段。

中国择机尽快推出LNG期货,一方面可以避开欧美成熟的天然气期货交易的风头,避免正面与其竞争;另一方面,依托日趋增长的国内市场和中国在国际LNG市场上不断增长的地位,及时反映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供求状况,有利于尽快抢得先机,增强中国在国际LNG市场的话语权。

此外,2012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近1077亿立方米,并以较快速度增长,较大规模的国产天然气量,以及高成长性的国内市场,使得中国比日本、新加坡等意欲打造LNG交易中心的国家拥有无法企及的优势。

上海自贸区的“新机会”

而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和上期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筹建,在上海推出LNG期货,可谓水到渠成。

首先,上海拥有良好的LNG期货交易的硬件设施。产业方面,上海LNG接收站地处属于自贸区范围的洋山深水港附近,便于国际买家的LNG期货交割(尽管一期工程未建造装液装置,但可以在二期扩建中予以考虑),且上海地理位置优越,航运可辐射东南亚、东北亚等全球主要LNG市场;五号沟LNG站则便于国内LNG期货买家的交割,近几年来LNG现货贸易也证明五号沟LNG贸易交割的便利性。

同时,上海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通过城市管网实现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进口LNG等互联互通的城市,还可参照此前LNG转管输气的方式实现LNG期货交割方式的多样化。

政策层面,国际LNG的交易规模、交易的复杂性和对市场的影响程度均无法与原油相比,原油期货的相关政策将为LNG期货提供全面、系统的参照,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LNG期货优先推出,或可成为原油期货的先导,为原油期货的后续成功推出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开展LNG期货交易在引入境外投资者、外汇政策、海关政策等方面面临的障碍将不复存在。而金融市场配套层面,上海致力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已历时多年,各类金融机构云集,积累了一定规模的金融人才资源和金融管理经验,这也为LNG期货的推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LNG期货的推出并非一蹴而就,路径选择尤为关键。

首先应该依托现有上海石油交易所等业已成型的以及正在筹建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平台,进一步放松管制,优化交易机制,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的市场参与者,做大LNG现货交易规模,尤其要扫除各类制约LNG进入市场交易、自由流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必要时可同步开展天然气现货贸易,核心是要做大天然气、LNG的现货市场。只有现货市场活跃了,期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足够的市场号召力。

二是要积极加快国内天然气市场建设,主要包括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LNG存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市场监管机制建设等软件建设,尽快形成一个开放多元、“气”畅其流的国内天然气市场,为LNG期货市场的建设和运行提供良好的国内市场支撑。

三是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提供的政策契机,尽快启动LNG期货推出的相关制度设计工作,尤其要设计一套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LNG期货市场交易的良好机制,使得LNG期货能够反映国内天然气供需状况,发现天然气市场价格。

同时,促进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提升天然气定价话语权,将上海建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LNG期货交易中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