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旁的电视机正直播着地震救灾现场的情况,4月21日,杭州萧山供电局员工项春智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用微博“声”援灾区同胞。
“#雅安不哭,我们在一起#通往芦山县的道路原本通畅,但由于各路救援车辆及社会车辆盲目涌向灾区导致堵塞,使这里成为救援的死结。伤者出不来,救援进不去。请不要盲目前往灾区,不添堵,也是一种支援。”项春智根据电视和网络上权威媒体发布的一些灾区实况信息,迅速发布微博,传递理性救援的“好声音”。
自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以来,萧山供电员工便时刻心系雅安。在该局员工之间,流传着这么一条短信:“虽然我们不能前往灾区救援,但我们不会携手旁观。救援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样重要,让我们用微博架起爱的通道。雅安不哭,我们在一起。”
在该局,像项春智这样置身“微”行动的人还有很多。“我们关注灾区的实况和最迫切的需求,通过发布或转发微博,让这些信息传得更远,尽管我们的力量还十分薄弱,但再小的力也是一种推动。可喜的事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我们的行列。”项春智说道,“微博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甄别,传递正能量,消灭负能量。”
对于灾区人民而言,除了物质援助以外,心理援助也同样重要。为此,该局员工还在微博上发起“心理援助”等话题,寻求相关专业人员加入救援队伍,帮助灾区人民治疗心中的创伤。(徐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