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国网信息化第18次中标结果公布:102公司“分羹”2012年第18次电力信息化技术支持项目专项采购活动的评标工作已结束,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并报国家电网公司招标领导小组批准,将招标结果公告如下:第一分标(0711-12OTL25012001):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等(共33个包)包1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包2山西省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包3上海市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包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级灾备

首页 > 市场 > 正文

电力信息化一周热点回眸:电力需求迅猛 企业嗜血而上

2012-12-14 17:39 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 

TOP1:国网信息化第18次中标结果公布:102公司“分羹”

2012年第18次电力信息化技术支持项目专项采购活动的评标工作已结束,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并报国家电网公司招标领导小组批准,将招标结果公告如下:

第一分标(0711-12OTL25012001):

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等(共33个包)

包1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包2山西省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包3上海市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包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包5河南省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包6陕西省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包7宁夏电力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包8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中心建设(一期)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包9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运维支撑体系总体设计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包10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包11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演练管理模块研发与实施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包12国家电网公司应用级灾备监控系统研发与实施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包13国家电网公司IT基础资源管理平台研发及在灾备中的应用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包14国家电网公司城网供电电压采集系统开发与实施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包15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一期)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详情点击》

 

TOP2:35家公司“瓜分”国网GPS、缴费终端、POS终端招标国家电网公司GPS定位仪、自助缴费终端、电力缴费POS终端招标项目(0711-12OTL19412001/002)的评标工作已结束,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并报国家电网公司招标领导小组批准,将招标结果公告如下。

GPS定位仪(0711-12OTL19412001)

包1山西省电力公司GPS定位仪130只

江苏苏源高科技有限公司

包2山东电力集团公司GPS定位仪170只

北京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包3江苏省电力公司GPS定位仪533只

江苏苏源高科技有限公司

包4江西省电力公司GPS定位仪216只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包5四川省电力公司GPS定位仪298只

河南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包6重庆市电力公司GPS定位仪178只

北京爱朗格瑞科技有限公司

包7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GPS定位仪60只

河南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包8甘肃省电力公司GPS定位仪37只

厦门亿力吉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详情点击》

TOP3:三菱重工携手日立发力火电  通用西门子反应冷淡

三菱重工业公司与日立制作所即将整合火力发电业务。鉴於日本国内无法保证稳定的内需,两家公司将把主战场放到海外。但二者单凭现在自身的实力,还不足以与欧美和中国企业抗衡。

三菱重工社长大宫英明表示:“要赢得与欧美和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竞争。”日立制作所社长中西宏明也称:“这是日本最强的组合。定能战胜海外主要对手。”在11月29日於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两家公司的社长强调了以业务整合为契机,全面打入火力发电设备世界市场的想法。

整合将以燃气轮机和锅炉等火力发电系统业务为中心进行。地热发电系统、脱氮和脱硫装置等环保装置以及燃料电池业务也都属於整合对象。业务整合后的新公司将於2014年1月成立,由三菱重工出资65%,日立出资35%,计划年销售额达到1.1万亿日元左右,将成为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发电机制造商。

三菱重工社长大宫(左)与日立制作所社长中西在记者会上宣布整合电力业务。

但在世界市场上,新公司的规模还只是“准巨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展发电基础设施业务的能源部门的年销售额约为2.5万亿日元,其中8成估计与火力发电相关。德国西门子公司电力部门的年销售额高达约2.9万亿日元。三菱重工与日立即使联手,规模也远不及欧美两强。

火力发电业务是三菱重工最大的摇钱树。对於日立来说也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业务。二者之所以决定分割自身的核心业务,进行整合,日立内部人士称其背景是出於“5年、10年后很难单独生存”的危机感。

在过去,两家公司只需要仰仗稳定的客户即可,例如东京电力公司等日本国内电力企业。但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电力企业的经营发生了巨大动摇。日本国内的电力设备投资趋於减少,如果无法获得有望实现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生存就将变得艰难……详情点击》


TOP4:中国智能电网高新信息技术年终回眸:高精度数字电力同步网

通往智能电网之路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清洁、高效、经济、安全的电力能源的需求日趋加剧。由于智能电网具有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灵活接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等优点,电力能源的智能化发展在21世纪成为世界各国一致认同的方向。

智能电网需要实现大范围的电力设备实时交互,必须保证电力数据实时可靠的获取、保护和控制,因此,大容量、超可靠、高品质、广覆盖的电力通信网络是通往智能电网的一条必不可少之路。高速、双向、实时、安全、集成的通信系统使智能电网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的通信系统建成后,才能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资产的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这张大网络中,作为末端设备的接入路由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相当于是一个复杂神经系统中成千上万个神经末梢,所有的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包括智能电子设备、智能表计、控制中心、电力电子控制器、保护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用户终端都是通过接入路由器连接到智能电网这个大系统中,因此接入路由器应具备多种业务承载能力,保证业务品质,有丰富的接口类型和密集的数量,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组网,且管理维护简单,从而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接入能力。

ARG3路由器应势而生

华为新一代智能多业务接入路由器ARG3在智能电网大建设的背景下应势而生,它秉承华为在数据通信、无线、接入网、核心网领域的深厚积累,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VRP平台,推出的面向企业及分支机构的新一代网络产品。ARG3集路由、交换、3G、语音、安全等功能于一身,采用多核CPU和无阻塞交换架构,凭借领先于业界的系统性能和可扩展能力,充分满足未来智能电网扩展的多元化应用需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为电力行业提供多业务加速,最大限度保护客户投资,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供强大支撑。

智能电网涉及到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其网络应用极为丰富,且未来具有无限扩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ARG3路由器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大显身手。下面就数字化电站、智能家居、数字同步网等典型应用说明AR路由器在智能电网通信网的应用……详情点击》

TOP5:智能电网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互操作架构远景

IEEEP2030标准-带有电力系统和终端用户应用和负载的智能电网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互操作运营指南(Guidefor Smart Grid Interoperability of Energy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With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EPS), and End-Use Applications and Loads)即将颁布,有意思的是,这个标准是围绕着三个远景(Perspective)而展开的,本文就对这三个远景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能对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概述

这个标准从互操作架构的视点讨论了: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远景。提出远景架构的目的是增强智能电网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三个系统完成同一个公共目标,每个系统又有各自的特点。

三个互操作架构远景(IAP)主要考虑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接口的逻辑和功能,实现智能电网的互操作。三种远景的摘要如下:

-电力系统互操作架构远景(PS-IAP)。电力系统远景强调的是发电、输电和用电,包括电器、应用和运行的理念。这个远景定义了七个域:发电、输电、配电、服务供应商、市场、控制/运行和消费者。此概念在三个远景中是相同的。

-通信技术互操作架构远景(CT-IAP)。通信技术远景强调的是在智能电网中,系统、设备和应用之间的通信连通性。这个远景包括通信网络、介质、性能和协议。

-信息技术互操作架构远景(IT-IAP)。信息技术远景强调的是过程控制和数据管理。远景包括信息数据的存储、处理、管理和控制。

每个远景由域、实体和接口或数据流组成-所有内容都由智能电网互操作参考模型(SGIRM)定义。参考模型按照功能进行阐述,可以扩展,但不打算规定或限制。当智能电网技术和架构发展时,要求互操作是能够维护的。参考模型的灵活性保证了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先进性……详情点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