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电网科学调度的过程中,信息,就像一把小巧而关键的钥匙,打开了节能减排大门,让我们看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美好前景。
科学调度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
8月6日早上,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员工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通过“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网站,了解最新电网运行信息。
“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网站是河南电网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内容。这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支持系统,在推进河南电网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科学调度,小浪底发电量创新高
6月18日,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实施。河南省电力公司全程安排小浪底水电厂机组满出力运行,克服夏季负荷受天气影响变化大,负荷峰谷差大等不利因素,安排峪宝泉抽水蓄能电厂、绿城燃气电厂及47台、总容量为1979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承担电网调峰调频任务,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小浪底机组留出充足的发电空间。
在今年黄河第十四次调水调沙期间,小浪底水电厂发电量达7.9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5.4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4万吨、二氧化硫2930吨。小浪底全厂总发电量、发电用水量、发电水能利用率等七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电网安全的目标,实现了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小浪底全厂发电量创新高得益于河南电网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河南省电力公司自主开发的机组运行监测系统是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电联产机组热负荷监测及调度支持系统提供热负荷实时监测,按照“以热定电”原则确定调度区间、分析统计相关热电指标,为热电机组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火电机组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测及管理系统具备监测、计算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水平的功能,按照规定进行分析和归类,整理出全省统调火电机组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排序。这两套系统实现了机组运行状态在线监测。
科学决策,创新管理,总是建立在全面、准确、及时掌握信息的基础之上。对机组运行的准确监测为河南省电力公司全程安排小浪底水电厂机组满出力运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河南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说:“机组运行监测系统,便于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机组信息,为科学编制机组排序表,实现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动态发布,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河南省电力公司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网站在提高河南电网节能调度信息发布的管理水平与效能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网站实现了电网结构、检修情况、综合信息、电厂发电量、负荷预测等电网运行信息的及时发布,大大方便我们及时了解电网运行状态。”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国家电网公司相关专家认为,河南省电力公司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网站提高了节能调度信息发布的管理水平与效能,实现了管理手段的创新,有力地保障了节能发电调度工作顺利实施。
河南电网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让信息充分涌流,让信息资源的作用充分显现,建立了科学的节能发电调度协作体系,显著提高了电力工业能源使用效率。
【技术突破】
据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介绍,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网站在技术领域实现了四大突破:
一是首次建立跨多个安全区的调度信息数据整合、校验、审批、发布的协调机制,确保了系统的实用性。
二是发布可视化节能发电调度信息,解决了复杂信息的展示难题,提高了表达效果。
三是在满足不同业务需求、不同信息需求、不同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构建了坚强的安全防护体系。
四是构建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系统的协同发布机制,实现各级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发布的同时性和一致性。
掌上电脑让抢修工作更高效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海宁的运检班人员不似往年像打仗一样忙乱了。运检班人员在接到停电抢修工单的第一时间,只要点开掌上电脑中的地图,就能轻松在系统内的地图上找到离故障点最近的抢修车辆,随后发送派工信息。这给抢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抢修人员少走了冤枉路,让值班人员有序调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平均抢修时间缩短6分钟
7月30日,持续几天的高温,硖石供电营业所运检班班长钱计新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已接到20多个抢修工单了,虽两个抢修组抢修任务繁重,但今年迎峰度夏时期的运检班人员已不似往年一样的忙乱了。7点15分,老钱接到海宁城区成园里3幢楼停电的抢修工单,他点开系统内的地图,通过掌上电脑轻松在系统内的地图上找到离故障点最近的抢修车辆,随后发送流程派工,对方抢修组人员的掌上电脑自动报警,清楚显示老钱发来的抢修工单。
半小时后,系统内有了抢修组发来抢修已完成的流程。“这系统作用还真不小,抢修时少走冤枉路,值班人员也不会再乱派工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大伙都叫它‘掌中宝’呢。”尝到甜头的老钱开心地对笔者说。
今年5月,浙江省首家无线专网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在海宁上线运行。海宁的梅园1号台区、成园3号台区、双冯小区等18个台区作为试点,率先实现农村配变台区智能化管控。“使用这个系统后,要检查施工质量、人员去向、故障抢修进展等,管控人员只要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轻松搞定。”海宁市供电局技术员王晓飞介绍道。
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可以与主服务系统无缝对接,通过专门的无线网络及掌上电脑,实现对工作进展及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管控,告别了传统的施工质量难管控、抢修联系靠电话的人工办公方式。
6个任务模块开发投运
掌上电脑不仅是抢修人员的“掌中宝”,更是营配工的“眼睛”和“大脑”。8月6日上午8点30分,随着台风“海葵”的步步逼近,该局营配工曹升对辖区内的电网设备作最后一次特巡。当巡视至城区梅园里2号台区时,发现该台区12号电杆倾斜需紧急加固,小曹立即用掌上电脑启动消缺任务流程,并对焦电杆及周边建筑物、树木等相关危险点,拍摄下图片资料后发送资料员处审核。40分钟后,系统平台内消缺材料预算、工作票等资料都已准备就绪。9点40分,消缺的工程车载着施工人员及材料赶赴梅园里2号台区现场开始消缺。
这套系统的便利之处就在于此。如果工作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缺陷,使用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现场拍摄下影像资料并启动消缺流程后发送所内技术员,技术员不用再一次到现场查看,只要根据发送过来的影像资料和巡视记录就可甄别设备缺陷,分轻、重、缓、急进行派工消缺,消缺结束后施工人员现场拍摄下影像资料发回所内审核,整个消缺流程时间紧凑、环节流畅、质量保证、资料闭环。
据介绍,此系统平台存有全市3600多个配变及26万多用户的全部档案信息资料,系统内形成一台区一地图,大到配变、小到用户的电表型号都清清楚楚,只要打开相应台区的地图,工作人员在现场的一举一动、停留时间都一目了然,相应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施工质量在流程中都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图片说明。
系统共设有巡视任务、抢修任务、电费抄收等11个任务模块。目前,6个任务模块已投入使用。
在故障抢修过程中,值班派工人员通过系统内的地图,寻找到离故障点最近的抢修组,然后直接把抢修工单发送到该抢修组的掌上电脑,抢修组在系统地图上可精确查找故障点的位置。避免了由于派工不合理抢修人员重复跑和不熟悉路途走冤枉路的弊端,有效地缩短了故障抢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率。
【应用效果】
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第一期工程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行,已取得预期效果。自5月系统投运后,该所的故障抢修平均到达时间缩短了6分钟,业扩装表、线路架设等施工质量有了明显好转,而且平时线路巡视管控难、消缺闭环难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低压业扩报表从申请受理到装表接电,从以前的一星期左右缩短至5天左右。线路巡视再也不用拿着一沓厚厚的纸质资料到现场检查记录,回来还要录入电脑,费时费力不说,还浪费能源。现在线路巡视至消缺一律无纸化操作,效率高、速度快。
下阶段,农村智能配电台区管理平台将逐步推进二、三期工程,届时还将开发统计查询、总保调换等5个高级应用模块,并向更大范围内推广。
“千里眼”让配网度夏更可靠
在江西九江供电公司7月份的配电工作记录表里,记载着一连串数字:更换出现过载、重载的配变12台,增加配变容量累计达2000千伏安,调整用电负荷8处。这都得益于一体化配变监测系统,有了它,配网就像安装了一双双“千里眼”,让供电员工工作更主动,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可靠。
负荷实时掌控
“当前有0台配变发生负荷过载,28台配变发生负荷重载。”7月31日下午5时,打开一体化配变监测与综合分析系统,九江市区836台配变的负荷、电流、电压数据呈现在供电公司配网信息自动化班班长冯瑞芬眼前。
在冯瑞芬看来,没有出现配电变压器负荷过载,并不是因为配变没有发生此类问题,而是因为问题被消除在萌芽状态。她说:“配变监测系统让我们工作更主动,促进网络更加经济可靠运行。”
7月,江西九江经受了近一个月高温炙烤,用电负荷节节攀升,电网日均用电量超过3000万千瓦时,九江城市配网变压器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每天,配网信息自动化班工作人员都会点击配变监测系统,一旦出现哪个变压器负荷重载、过载信息,立即显示出来。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生产班组现场巡查,进行红外线测温,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在九江供电公司7月份配电工作记录表里,记载着更换了12台出现过载、重载的配变,累计增加配变容量2000千伏安,调整用电负荷8处。
通过配变监测系统,供电公司合理调配负荷,防止“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减少电网运行损耗。正因看中这一点,近年来,九江供电公司升级配变监测系统,完善资料台账,在线监测率达93.91%。通过对配电网的负荷、电压、电流、当地无功控制装置运行参数等实时数据的监测、线损分析,优化配网运行。
今年度夏前,九江供电公司已完成配网大修技改17项,其中投入367万元,完成配变台区改造、电容柜大修、电缆分接箱、电缆等设备大修,有效提高配变的运行水平。
找准线损症结
位于九江长虹大道的劳家垄配变台区,损耗一直比较高。通过利用配变监测结果,并结合现场用电检查,供电公司员工发现供电半径过长,低压架空线老化是主要原因。供电公司组织及时新增一台配变,重新分配负荷,改造线路,安装智能电表,多管齐下,台区改造后夏季线损控制在8%。
配电运检专业的苏小青深切感到由此带来的变化。2010年夏季,抢修一天最多达40次。今年7月,低压故障率同比下降15%;低电压现象大幅减少,低压用户端电压合格率比去年上升0.111个百分点,达到99.298%。
中低压网络是电能通过网架输送到千家万户的最后一个环节。这好比电能经过万米赛跑,到户最后100米的台区供电质量很重要。九江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配变台区标准化建设,加强一体化配变监测系统与用电营销系统的功能融合,为标准化台区管理和技术双达标提供更加坚强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作为一体化配变监测系统的负控终端,营销工作人员充分利用配变综测仪具备的计量功能,远程采集配变计量数据,避免人为抄录台区总表的不规范。不仅如此,通过配变综测仪的实时监测、梳理分析采集到的计量信息,找出了线损波动异常的症结。
【数字说话】
据统计,今年7月,九江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城区891个公变考核台区线损率较2011年同比下降0.76个百分点,少损电量达30万千瓦时,减少经济损失22.5万元,合格台区比率和优秀台区比率稳步提升。对于取得这样的成绩,营销部专职刘少华认为,台区节能降耗的稳步推进,离不开一体化配变监测系统的功劳。
九江供电公司正在加快推进配变低压集中器全覆盖,从配变到到户电表的电量、电压、电流、负荷参数实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助推城市配网更加经济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