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监会的《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11)》,去年五大电力集团发电业务几乎全部亏损,唯一盈利的华能利润仅1.92亿元,大唐巨亏58.22亿元,华电亏损45.86亿元,中电投亏损39.96亿元,国电亏损较轻,为9.06亿元。
而去年中电联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称,2011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电力业务亏损66.5亿元。这意味着五大电企的电力业务在下半年亏损了84.67亿元,比上半年增亏27.32%。
专业人士认为,电企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煤价的持续走高。
今年以来,煤价整体处于下跌走势,开年到现在,7个月有余,国内煤价跌幅接近20%。这一跌幅比2011年最高时降低200元左右。
但电力行业的亏损依旧,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根据证监会电力行业划分标准,沪深两市共有24家上市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报,其中有17家公司业绩预亏或预减,占比超过70%。
据此看来,上半年煤价的下跌并没有使得电力企业摆脱亏损的泥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发布预亏的电企亏损金额反而有增无减。去年在煤价大涨的背景下,电企普遍亏损,今年煤价出现了明显回调,电企反而亏损严重了,着实让人不解。北极星电力网编辑与你一起解构其中各种缘由: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
发电企业的继续亏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速放缓下的“电力过剩”。国家能源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专家分析,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
数据显示,1至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比5月份低0.9个百分点。总的电力需求增速在下滑,电力出现相对过剩,对企业的发电效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据悉,目前山西省内各家火电企业均未满负荷运转。
“以前是煤价高,发不起电,现在是电量少,发不上电。”山西某电厂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虽然目前电煤库存大大增加,可是,现在该厂内部的两台机组时开时停,发电可利用小时数下滑同样非常厉害。
水电企业挤占增多用电量
水电是可再生能源,必须优先上网、优先收购、全额上网。很多有水电的地区,在水电不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火电上网。
入夏以来,全国各大流域的河流相继进入汛期。华东、华北、西南等地的雨情更是“你方下罢我登场”。种种迹象表明,水电已经进入旺季。
从全国情况来看,国家发改委在6月底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国家电网内重点水电厂来水总体偏丰近2成,其中黄河和长江上游干支流水量增加尤其明显。南方电网三大流域来水也由枯变丰。受此影响,5月份,全国水电发电量6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则高达52.1%。
与火电相比,便宜的水电在这个时候更受到电网的青睐,今年雨水丰富,水电能给电网提供比去年更为充足的电量。目前,中国水电平均上网电价要比火电低0.1~0.2元/千瓦时。
受用电总量增速持续放缓和水电发电量猛增的双重挤压,火电发电量近期或将继续下滑,中电联数据称,五月单月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5%。
财务费用庞大
由于电厂长期亏损,电企资产负债率比较高。据电监会的披露发现,五大电企的财务费用全都超过利润,最低的为中电投,财务费用也超过150亿元,由此可见,这些公司在融资上依赖贷款。
现在五大电力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86%,五大电力的财务成本有走高的趋势。财务费用将是拉低其利润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化”的仍是高价煤
据知情人士透露,以前每次煤价上涨时,国家都要求电厂自己消化30%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厂原来能够提升的空间已经逐渐被用尽,煤炭价格上行导致亏损在所难免。而今年的煤炭市场一反常态。
18日下午3点左右,海运煤炭网发布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指数,本报告周期(2012年7月11日至7月18日),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41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11元/吨。该指数已经连续多周创下自指数创立以来的历史新低,此次也不例外。
有人用“煤炭黄金十年结束”来形容这次煤炭市场面临的困境。然而对于电厂来说却没有享受到这一好处。虽然今年煤炭价格下行,但之前电厂一直在消化过去采购的高价煤炭,现在才开始利用新进的低价煤炭,而且目前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煤价仍总体偏高。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曾明确表示,“虽然今年煤炭价格下行,但之前电厂一直在消化过去采购的高价煤炭,现在才开始利用新进的低价煤炭。”
这也意味着,在电企耗完过去买入的高价煤库存之后,才能享受到低煤价成本的大幅下降,进而完成业绩的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