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辅分离改革拖延了九年才告突破。2011年9月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能建)挂牌成立,主辅分离才算靴子落地。这是因为,在2002年实现了“厂网分开”改革后,一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缺电不期而至,电力体制改革开始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接下来的主辅分离也遭搁浅。电改九年多才实现主辅分离2011年12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所属26家省公司分别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电网主输分离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曹志安,中能建、中电建主

首页 > 泛在电力 > 智能配电网 > 评论 > 正文

【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辅分离是否促进电网轻装前行?

2012-06-21 09:29 来源:新华08 

主辅分离改革拖延了九年才告突破。2011年9月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能建)挂牌成立,主辅分离才算靴子落地。这是因为,在2002年实现了“厂网分开”改革后,一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缺电不期而至,电力体制改革开始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接下来的主辅分离也遭搁浅。

电改九年多才实现主辅分离

2011年12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所属26家省公司分别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电网主输分离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曹志安,中能建、中电建主要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涉及国家电网公司辅业单位121家,在职职工12.6万人、离退休人员9.2万人。

按照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定,“电力企业可以拥有必要的电力科研机构。经营主业以外的业务要按照规定程序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与电网业务分开核算。有关电力设计、修造、施工等辅助性业务单位,要与电网企业脱钩,进行公司化改造,进入市场。医疗和教育单位按国家规定实行属地化管理。三产和多种经营企业参加发电企业的重组,也可以交由地方政府管理”。

国办发[2007]19号文件――《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稳步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工作,逐步实现辅助性业务单位与电网企业脱钩,积极推进电网和三产、多种经营企业的分离工作,妥善解决电网企业职工持有发电企业股权问题。有关部门要抓紧处置预留和暂留电网的发电资产,加强对资产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变现工作依法合规运作,资金合理安排使用。”

上述两个核心指导文件明确并肯定了电力主辅分离要实现电网业务独立的目标。虽然大家在输配电端主辅业划分的标准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从目前来看,电网业务要独立运营这个核心原则不会改变。与电网主业无关联业务的多经企业必须分离,进入市场;与电网主业有关联业务的多经企业,也要进行公司化改制,进入市场;至于电力设计、修造、施工等关联度非常大的辅助性单位要逐步实现分离。而两大辅业集团的成立,则标志着主辅分离取得历史性突破,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工作基本完成。

电网规模迅速扩大 科技含量快速提高

据国家电网介绍,十年来,电网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用电需求持续增长。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2万亿千瓦时,而2000年只有1.35万亿千瓦时。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突破10亿千瓦。

为满足电源大规模集中投产和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中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十一五”末期,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33.7万公里,变电容量36.2亿千伏安;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4.56万公里,变电容量56.9亿千伏安。

在电网规模扩大同时,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高。最高输电电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20千伏,提高到了现在的1000千伏。随着电网建设的持续推进,各级电网功能定位逐步明确,电压等级水平日趋统一合理。目前,中国电网形成了110、220、500、750、1000千伏交流和±500、±660、±800千伏直流标准输电电压序列,正在研究±1100千伏直流输电电压等级。

随着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和电力系统规模的持续扩大,全国联网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底,除台湾地区外,全国各省级电网实现交直流互联,并形成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南方5个同步电网。

通过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我国电网供电能力显著增强,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2010年,城市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92%,比2000年提高0.034个百分点;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6.72小时,比2000年缩短了3个小时。农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714%,比2005年提高0.321个百分点;年平均停电25.06个小时,比2005年缩短28.14个小时。

从电网技术水平来看,中国电网发展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研发体系和科技人才梯队。通过自主创新,中国相继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及其扩建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掌握了特高压输变电及其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占据了世界电网科技的制高点。

为充分发挥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中国近年来在加强和完善各省区主网架结构同时,加快了区域间输电通道建设,跨区输电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10年底,跨区输电能力达402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3倍;全年跨区交易电量1492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85.9%。

主辅分离利大于弊业内表示认同

有专家认为,电网企业过度垄断,不断扩张的辅业和海外业务使得电网运行成本越发难以厘清,背后利益纠葛,这些都是电价改革面临的困难。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做大做强”并不适合带有公益性质的电网企业,反而导致其非理性发展,与既定的市场化改革航程逆向而行。

而主辅分离最终执行的方案也有颇多折扣。因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设备制造领域雄心勃勃,送变电企业等仍被保留在电网内部。而中电建和中能建亦被指业务庞杂。中能建共有电力规划设计、电力和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及工程专用设备制造、电力及其他资源开发、国际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七大板块,与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在不少领域存在重叠。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指出,重组后的两家新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业务链,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掌握着前沿的电力建设技术,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实力大大增强。而原电监会副主席邵秉仁也曾表示:“应该更彻底些,干脆把辅业推向社会,彻底跟电力系统脱钩,没必要再搞出新的大央企。”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说,对于主辅分离,他所切身体会到的是中能建与中电建集团的成立,这也标志着主辅分离的结束。但他认为,主辅分离有利有弊。“本来一个省公司有设计院作支撑,一家人效率更高。而现在嫁给别人了,我们成婆家人了,毕竟隔了一层,要更多从市场化方式来运作了。好处是,挂在省公司就有依赖思想,分出去会有竞争性,会跨省界竞争,会提高服务能力,应该是利大于弊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