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当前西方和东欧国家发展热电联产已达较高水平,由于他们起步较早,热电联产技术和政策方面都处于行业发展的前列。我国热电联产事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规模,但是目前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热电联产能有效的节约能源,在国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政府部门也确定了热电产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制的《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确定了我国今后热电联产的发展思路。 虽然热电联产对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国家也出台很多政策支持,但电煤价格波动是影响热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煤炭价格的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评论 > 正文

2011年度热电行业十大热点新闻

2012-01-05 10:50 来源:中国热电产业网 

2011年,当前西方和东欧国家发展热电联产已达较高水平,由于他们起步较早,热电联产技术和政策方面都处于行业发展的前列。我国热电联产事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规模,但是目前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热电联产能有效的节约能源,在国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政府部门也确定了热电产业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制的《2010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确定了我国今后热电联产的发展思路。 虽然热电联产对节能减排的意义重大,国家也出台很多政策支持,但电煤价格波动是影响热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热电厂只能以市场价格购买煤炭,没有享受到国家的有关政策,这使得在实际运作中,很多热电厂企业亏损……岁末之际,作为热电行业新闻资讯发布的重要平台,中国热电产业网自建站以来,首次推出年度相关新闻排名。

年终岁末,我们驻足回望,对即将过去的一年间光伏业界发生的重大新闻进行全面梳理,在走访业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评出2011年中国热电联产十大新闻,并辅以专家事件点评以回馈网友。

一、中国最大热电机组石狮投产 总投资53亿元

福建省重点工程石狮鸿山热电厂2号机组日前顺利通过168个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厂一期工程两台机组顺利投产发电。鸿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建设的这两台机组,是国内目前最先进、单机容量最大的600兆瓦超临界抽凝供热发电机组,总投资53亿元。

二、热电联产模式日趋成熟 市场推广尚需政策“东风”

日前获悉,山西省大同市在治理煤矿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过程中,采用清华大学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解决了大同煤矿集团6万多户“两区”居民的集中供热问题,开辟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的新途径。

据了解,此项供热改造工程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通过在热电厂增加吸收式余热回收专用机组,提高了热电厂49%的供热能力;通过在部分热力站增设吸收式换热机组,使热网输送能力提高了66%。与此同时,热电厂的供热能耗也降低50%,减少了一半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

“如果在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全面推广这一技术,利用现有的热电联产机组和供热管网,5年时间内就可以节约标准煤1.1亿吨,相当于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总量的18%。”中国工程院院士、热能工程教授倪维斗表示。

节能环保优势明显

“热电联产项目最大的优势是节能环保。”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高级工程师唐飞介绍说,“与热电分产相比,热电联产供热标煤耗率低约15-20千克/吉焦,发电标煤耗率低约30-50克/度。”

据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北方地区供热建筑面积超过90亿平方米,采暖期因地域不同从3个月到6个月不等,目前城市采暖仍以煤为主要燃料,全国每年采暖能耗达1.8亿吨标煤,是我国建筑能耗最大的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付林博士介绍,目前采暖是建筑能耗“大头”,北方地区的采暖能耗占全国城市建筑能耗的40%。城镇集中供热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电动热泵、燃煤锅炉房三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锅炉房,污染大、效率低但应用广;电动热泵是新兴产业,但需要有地热条件;热电联产是目前效率最高的供暖方式,但公众所知不多。

“北方城镇建筑采暖是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目前锅炉房供热占到全部供热的50%以上,因而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山西太原就提出2-3年内实现热电联产供热全覆盖,就是因为锅炉房供热污染大、效率低。”付林举例说。

“热电联产不仅可以实现居民住宅的供热,而且还能用于工业项目用能。”一位业内专家强调,“很多工业项目,比如说大型印染厂、化工厂,甚至洗衣厂、酒店、医院等,都可以使用热电厂的热源。”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热电联产既生产电能同时又生产热能,它将高品位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位的热能用于供热,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是一种高效率的能源利用形式,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综合效益。”该专家表示。

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热电联产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仍然有 6-7个省热电联产还是空白。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我国未来的工业和居民采暖热力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有关机构的预测,到2011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将在2005年的69.8吉瓦的基础上新增50吉瓦,增长到 120吉瓦左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业和居民采暖热力需求。

与热电分产相比,新增的50吉瓦热电联产机组可形成 4000万吨标准煤左右的节能能力。与此同时,现役电厂中具备改造为热电联产机组的潜力也很大。据了解,目前单机容量135-300兆瓦的现役凝气火电机组中,具备供热改造条件的有 86个电厂,总装机容量 63.47吉瓦。将这些火电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技术可行,投资不大,改造工期较短,可以形成5000万吨标准煤左右的节能能力。

此外,还可进一步考虑采用热电联产替代目前既有的工业供热和居民采暖供热的部分小锅炉。如果把当前 30%的既有工业锅炉和 20%的既有采暖锅炉改造为热电联产供热方式,将可形成近2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有专家表示,如果从新增热电联产装机、对现役凝气火电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对既有的部分小锅炉改造为热电联产供热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发展热电联产的力度,将可形成1亿吨标准煤以上的节能能力,从而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行业期待政策细化

热电联产因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热电联产进入了快速发展应用时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总体来看,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水平还不均衡,在热电规划、单机容量、厂外管网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优化和提高。

“目前国家缺少对省级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的具体规定,往往会出现各地从单纯满足当地热力需求出发而争上热电项目,以及热力与电力难以做到协调平衡的情况。”业内专家表示,“另外,热电联产项目还普遍存在配套厂外热网建设资金来源不明确、不落实,建设进度滞后等问题。”

据了解,由于部分地区热电联产与锅炉供热“同热不同价”,热电企业虽然节能环保却不能享受到锅炉供热同等的价格、优惠政策和补贴,经常出现拖欠热费、向热电企业额外收税等现象。“而污染程度更高、效率更低的小锅炉分散供热却无此项费用。”业内专家表示。

由于相关细化政策的缺位,导致各大电力企业对于热电联产项目的兴趣点在于装机容量,而不是以供热为根本出发点。热电联产项目的用途被一定程度地扭曲。

“尽管2.5万千瓦的背压机就能提供30万千瓦的抽凝机的热量,但是电力企业的兴趣不在于供热,所以供热效率更高的背压机技术遭到了冷落。”业内专家表示,“企业的这种做法违背了降低火电装机比例的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推动热电联产更好地发展,国家应进一步规范管理,细化相关政策,做一些专门的研究和规划。地方政府也应做好供热规划,把供热和城市建设纳入有序轨道。对于相关政策的修订,尤其是具体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优惠等,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部门,需要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协调进行。

三、国内最大燃气热电厂在天津开建 2013年建成投产

4月25日上午,天津陈塘庄热电厂煤改气搬迁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天津市建设的第一个燃气热电厂,也是国内最大的燃气热电厂。

陈塘庄热电厂长期以来负责向河西区、和平区居民、企业供热。随着城市发展,地处外环线内的陈塘庄燃煤热电厂与中心城区整体环境和功能提升明显不适合、不协调。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解放南路地区整体改造提升,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部署,对陈塘庄热电厂实施“煤改气”搬迁改造,工程计划于2013年11月15日建成投产。

改造后,陈塘庄热电厂将采用高效、环保的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规划建设6×9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与同等规模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燃煤4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500吨、氮氧化物4688吨、粉尘1100吨,节水2000万吨,将从根本上解决燃煤电厂给中心城区带来的交通、噪音、空气污染等问题,极大地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

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实地察看了工程进展,主持召开现场推动会,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宝弟出席会议。

杨栋梁指出,陈塘庄热电厂搬迁改造工程是天津市“十二五”时期首先启动的重点工程,是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杨栋梁要求,工程各参建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现场指挥,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工作。要严把技术水平关,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确保建设世界一流燃气电厂。要坚持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理和招投标管理,认真做好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稳定工作,确保建设优质、安全、廉洁、稳定工程。各有关区县、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主动协调,靠前服务,共同努力,确保陈塘庄热电厂按计划顺利建成投产。

四、建议对北方供热城市实施煤炭价格补贴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前郭县县长呼和少布在谈到“城镇化”时透露,前郭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城区向东南扩容,现在规划面积是35平方公里。目前,起步区是3平方公里。新区规划设计基本完成,今年可以完成成吉思汗园与哈拉和林国际城商业区的建设。同时,在新区里启动建设一个50万平方米的幸福家园,将来前郭的公租房、廉租房等都要建设在这个区域中。

同时,呼和少布建议国家加大对县级城市供热的支持力度。由于近年县级城市扩容步伐加快,供热面积大幅增加,进而导致供暖压力逐年加大。他建议国家从两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建议国家支持县级发展热电联供的供热项目,解决城区供热问题;对北方供热城市实施煤炭价格补贴,解决供热价格低于供热成本的倒挂问题。

五、济南市攻克一项热电领域节能减排世界难题

今天从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南郊热电厂丁字山热源厂获悉,该厂1号锅炉余热回收项目日前成功运行,该项目每年(一个采暖期)可节约煤炭14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0多吨,减少硫排放100多吨,使热电领域烟道低温换热腐蚀的世界难题得到解决。

该厂11日的资料显示,上午10点30分,自控余热回收系统控制台显示,当时的尾烟温度为79℃。据南郊热电厂生产技术处处长徐玉春介绍,在该项目运行之前,尾烟温度一般可达120℃,现在节约的余热被回收到大管网,用于提高管网供水温度,实现节能目的。按照这个温度测算,一天就可节煤 10吨左右。当时,进水温度为38.3℃,回水温度为50.4℃,利用余热使管网供水升高了12.1℃。

据介绍,排烟热损失是电站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占锅炉热损失的80%或更高,影响排烟热损的主要原因是锅炉排烟温度。记者了解到,丁字山热源厂1号锅炉余热回收项目由济南热电有限公司与山东华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是获市环保局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了烟道低温换热腐蚀的世界难题,运行半月以来节能效果显著。该项目主要采用了全自动电脑控制、全向固态热管技术、超级防腐涂层等多项专利及专有技术。

六、全球最大热电联产集中供热CDM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

3月7日,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网工程CDM项目在联合国EB成功注册,成为国内首批在联合国EB成功注册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也是全球成功注册年减排量最大的该类型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注册为集团公司CDM项目开发又增添了新的类型,为后续同类型项目的CDM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自2008年2月正式启动直至最终注册历时三年之久,其间开发工作面临诸多困难。集团公司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突破重重障碍,终于成功注册。该项目预计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一百万吨,碳收益较为可观,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使项目单位经营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七、推进中国热电联产与分布式供电的发展

21世纪初期20年是我国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十五"时期的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虽然十分紧张,但电力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世界罕见的。其中2006年一年就新增装机1亿KW,为世界电力建设史上所未有。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将维持十分旺盛的态势。初步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需电量增长平均将达7.8%,发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0.6%。到201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将达8.5亿kw左右,而全社会用电是在3.6万亿kwh以上,届时发电设备综合利用小时可降到 4300小时左右,标志着电力供应总能力与总需求在宏观上进入平衡状态,为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建设将是任重道远。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15年期间,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在4500-4700万kw,加上小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的更新改造,平均每年建设规模将达5000万kw以上。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需要发电装机容量在12亿kw以上,电量在5.6万亿kwhc 上;相应需要发电用煤18亿吨,天然气400亿立方米;同时电力建设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峻,预测届时火电CO2排量达46亿吨,SO2达3000 万吨;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电力的这种巨大需求,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必然,也是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时期,都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在上世纪100年里,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消耗了世界60%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我国现阶段也进入重化工阶段,然而却已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条件。现在中央及时提出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就显得尤为及时与重要。

在能源系统中,调整一、二次能源结构,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的二次能源的比重越大,其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也即电气化程度的高低是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世界银行对人均GDP大于400美元84个国家的统计分析,用电占到能源总量消费35%的国家,其每一美元的GDP产值消耗为0.5-1kg标煤,而用电量只为18%的国家,其产值能耗为2kg标煤。而在发电系统中,热电联产(包括热、电、冷联产)是在目前已商业化的,可大规模实现能源转换的技术中转换效率最高的,将热能、电能联合生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得当分配,各取所需,是科学用能的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天然气供应管网的发达和电力网的高度发展,以及新能源发电的兴起与推广,使得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逐渐将形成为"能效优先"原则上的一种重要发电供能形式。

在我国电力发展中,对于热电联产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自1952年我国第一台2.5万kw高温高压热电厂投运至今五十多年来,热电联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到2004年全国单机6000kw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容量已达到4813万kw,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4.6%,从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热电联产容量280万kw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11.9%,比火电装机的增长速度9.8%高2个百分点多。热电联产有力的促进了发电能效的水平的提高,节约了能源。根据日本海外电力调查会2004年海外电气事业统计显示,中国2002年电厂的热效率为40.36%,仅低于日本的41%,远高于美国的33.1%,这得益于热电联产机组的贡献。如果没有热电联产,按照凝汽发电计算,2002年我国电厂的发电煤耗为356克标煤,比先进国家的煤耗约高出60克标煤左右,其相应的热效率只有34.5%。然后,把我国热电联产机组中供热部分的热能利用计算进去,电厂整体的能源转换效率就达40%以上。初步测算,热电联产与纯凝汽相比,在我国每年节约的能源在3000万吨标煤以上,相应也减少了CO2和SO2等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若采用小锅炉供应同等热量,热电联产节约的煤炭达到4500万吨上。总之我国重视发展热电联产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世纪初,分布式供电系统在我国广泛应用引起重视,随着我国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以及规划了不少的引进LNG项目,还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兴起,使容量在数千瓦到5万千瓦的分散在重要用户附近,向一定区域供应电力、热力和冷源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也逐渐的增加。一批燃气-蒸汽,热、电、冷联产的机组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出现。到2004年,在上海已建成8项6528kw,连同计划建设的共13项16808kw;北京市已建3项 5467kw,连同拟建的共14项66285kw,还有广州2项1847kw,连同拟建共11项67257kw等等。上海市、北京市还组织力量制订了"上海市燃气空调、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发展规划"及编制了"建筑物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北京市也组织起草相关文件,组织对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的研究,编制了《北京市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要点》(讨论稿),为分布式供电系统顺利健康发展准备了条件。最近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城市供热规划,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热电煤三联供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提高热源综合利用率。

我国能源工业"以煤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这一基本方针,是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点的。在这一基本格局下,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1世纪初期20年是我国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十五"时期的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虽然十分紧张,但电力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是世界罕见的。其中2006年一年就新增装机1亿KW,为世界电力建设史上所未有。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将维持十分旺盛的态势。初步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需电量增长平均将达7.8%,发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0.6%。到201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将达8.5亿kw左右,而全社会用电是在3.6万亿kwh以上,届时发电设备综合利用小时可降到 4300小时左右,标志着电力供应总能力与总需求在宏观上进入平衡状态,为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建设将是任重道远。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15年期间,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在4500-4700万kw,加上小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的更新改造,平均每年建设规模将达5000万kw以上。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需要发电装机容量在12亿kw以上,电量在5.6万亿kwhc 上;相应需要发电用煤18亿吨,天然气400亿立方米;同时电力建设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峻,预测届时火电CO2排量达46亿吨,SO2达3000 万吨;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电力的这种巨大需求,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必然,也是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时期,都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在上世纪100年里,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消耗了世界60%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我国现阶段也进入重化工阶段,然而却已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条件。现在中央及时提出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就显得尤为及时与重要。

在能源系统中,调整一、二次能源结构,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的二次能源的比重越大,其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也即电气化程度的高低是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据世界银行对人均GDP大于400美元84个国家的统计分析,用电占到能源总量消费35%的国家,其每一美元的GDP产值消耗为0.5-1kg标煤,而用电量只为18%的国家,其产值能耗为2kg标煤。而在发电系统中,热电联产(包括热、电、冷联产)是在目前已商业化的,可大规模实现能源转换的技术中转换效率最高的,将热能、电能联合生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得当分配,各取所需,是科学用能的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天然气供应管网的发达和电力网的高度发展,以及新能源发电的兴起与推广,使得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逐渐将形成为"能效优先"原则上的一种重要发电供能形式。

在我国电力发展中,对于热电联产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自1952年我国第一台2.5万kw高温高压热电厂投运至今五十多年来,热电联产得到了很大发展。到2004年全国单机6000kw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容量已达到4813万kw,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4.6%,从1990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热电联产容量280万kw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11.9%,比火电装机的增长速度9.8%高2个百分点多。热电联产有力的促进了发电能效的水平的提高,节约了能源。根据日本海外电力调查会2004年海外电气事业统计显示,中国2002年电厂的热效率为40.36%,仅低于日本的41%,远高于美国的33.1%,这得益于热电联产机组的贡献。如果没有热电联产,按照凝汽发电计算,2002年我国电厂的发电煤耗为356克标煤,比先进国家的煤耗约高出60克标煤左右,其相应的热效率只有34.5%。然后,把我国热电联产机组中供热部分的热能利用计算进去,电厂整体的能源转换效率就达40%以上。初步测算,热电联产与纯凝汽相比,在我国每年节约的能源在3000万吨标煤以上,相应也减少了CO2和SO2等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若采用小锅炉供应同等热量,热电联产节约的煤炭达到4500万吨上。总之我国重视发展热电联产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世纪初,分布式供电系统在我国广泛应用引起重视,随着我国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以及规划了不少的引进LNG项目,还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兴起,使容量在数千瓦到5万千瓦的分散在重要用户附近,向一定区域供应电力、热力和冷源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也逐渐的增加。一批燃气-蒸汽,热、电、冷联产的机组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出现。到2004年,在上海已建成8项6528kw,连同计划建设的共13项16808kw;北京市已建3项 5467kw,连同拟建的共14项66285kw,还有广州2项1847kw,连同拟建共11项67257kw等等。上海市、北京市还组织力量制订了"上海市燃气空调、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发展规划"及编制了"建筑物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北京市也组织起草相关文件,组织对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的研究,编制了《北京市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要点》(讨论稿),为分布式供电系统顺利健康发展准备了条件。最近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城市供热规划,推广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热电煤三联供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提高热源综合利用率。

我国能源工业"以煤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这一基本方针,是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点的。在这一基本格局下,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八、开辟特大型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新模式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余热集中供热技术项目——利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供热技术研究及工程运用项目,在我国特大型热电联产企业大同二电厂成功试运行。4月27日,该技术工程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山西电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7家科研机构、院校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们认为,该技术项目是一种新型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模式,节能、环保、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属国内大型火力发电厂的首次规模化使用,具有推广价值。副市长郝月生出席评审会并讲话。大同二电厂是山西省最大、华北电网第二大火力发电企业。该厂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国内没有超临界大型发电机组集中供热改造经验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对超临界机组和其他机组进行了集中供热改造,目前年供热能力达1000余万吉焦,供热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从2010年6月起,该厂与国电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研究,采用热泵机组供热技术,回收利用9、10号两台超临界660MW机组辅机循环冷却水系统30℃左右的低温余热,将60℃左右的城市热网回水加热到90℃左右,在极寒冷期再利用厂内现有热网首站中的汽水换热器将90℃左右的热水进一步提高到120℃左右,向大同市区供热。这项技术使大同二电厂一个供热季可回收循环水余热130.27MW,不仅大幅度减少了能耗,而且可新增加供热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为大同市区提供了绿色、节能、稳定、高质量的热源保障。同时一个采暖期可节约标煤约7万吨,节水约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4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7万吨。大同二电厂厂长王志成说,采用余热回收集中供热技术,是我们节能减排迈出的重要一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提高,为这项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利用做好示范工作。

九、我国将建1000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证券时报10月14日讯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委昨天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称,“十二五”初期将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此外,未来5~10年内在分布式能源装备核心能力和产品研制应用方面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意见还明确,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意见指出,中央财政将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给予适当支持,各省、区、市和重点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给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一定的投资奖励或贴息。就上网问题,意见强调,各地和电网企业应加强配电网建设,电网公司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纳入区域电网规划范畴,解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和上网问题。

十、成本飙升亏损加大 山西太原供热企业纷喊“痛”

10月19日,太原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对省城集中供热的推进工作进行了视察。随行中记者了解到,今冬,省城集中供热扩网1040万平方米已成定局,而今冬的供热工作也将于11月1日准时启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受煤价大幅上涨和电厂热价上涨的双重影响,供热成本与供热价格已经严重倒挂,供热企业直呼“受不了”。

太原市城乡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太原市现行居民热价为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每月3.6元,供热价格在北方15个采暖城市中处于最低水平。今冬,太原市的供热燃煤招标价为每吨750元,较去年每吨增加146元,今年8月8日,省物价局批复太原市热电联产热源出厂价格由20元/吉焦上涨至27.5元/吉焦,以上因素导致太原市供热成本进一步大幅上升,预计太原市供热企业今冬政策性亏损将达到10.6亿元。

以太原市热力公司为例。该公司目前承担着523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占省城总供热面积的52.5%,涉及43.6万户居民,166万余人。在2009年太原市的供热价格调整之前,该公司的供热成本和供热价格已经严重倒挂。热价调整后,电厂热源价格仍然占到调价总水平的70%(正常情况下,应该不超过50%),导致该公司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今年8月8日,省物价局下文,上调太原市热电联产热源价格,直接导致该公司全年增加购热成本8756万元。而今年燃煤涨价后,需增加购煤成本8760万元。再加上电价上调、利息上涨、热源厂进行脱硫除尘系统改造等,今冬,该公司预计政策性亏损将超过4亿元。

除了太原市热力公司,承担着753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太原市城北热力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的是太钢电厂的热源以及焦化余热,虽然不存在燃煤涨价的压力,但因为供热补贴政策不明确(该公司究竟属于集中供热还是区域供热)不到位、热源涨价等因素的影响,该公司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太钢电厂热源价格由20元/吉焦提高到27.5元/吉焦,单此一项,就迫使该公司新增经营性亏损3312.3万元。再加上电价上调、人工费上涨、银行利息上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测算下来,该公司今冬的经营性亏损将达14557.9万元。

供热成本和价格倒挂的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供热企业面前的一座大山。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对此,有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应该加大热价补贴力度,并及时落实到位,同时对供热燃煤的价格出台政府指导价。据了解,在我省晋中、吕梁、长治、朔州等地,供热燃煤都处在低位。如晋中市规定供热燃煤实行限价,最高为450元/吨(含运费);长治市为380元/吨(不含运费);朔州市为300元/吨……

供热企业面临亏损压力,今年的供热价格会否因此而有所调整呢?在当日召开的会议上,太原市城乡管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今年热价肯定不涨,但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启动和推进热价调整工作,总的原则是“居民出一块、企业担一块、政府补一块”。明年,热价会不会上涨,还是个未知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