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星南苑网点经勘察发现有电力管线,立即通知公交公司,同时做好线路迁改准备!”“机电市场南网点的电力井为南北走向,距离马路为1.6米,建设时需注意!”3月17日,萧山供电局城厢供电所郭灿林带着用电检查人员,马不停蹄地奔走在萧山区公共自行车二期建设初步选址的100个网点间,为网点选址进行实地踏勘。
据悉,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切实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2011年,萧山区政府计划在原有一期2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的基础上再新增100个网点。作为该工程的重要协作单位,萧山供电局组建了由营销局长挂帅的供电配套建设小组,从一期到二期工程,全程开启用电“直通车”,为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提供配套服务。
据介绍,由于每个公共自行车网点内安装有光纤交换机、监控录像机等用电仪器,既需要就近选择电源点,又不能逾越安全距离影响正常供电,这使网点的“布点落子”成为一大难题。对此,萧山供电局发挥自身优势,在规划阶段便全面介入公共自行车网点的选址工作。北干街道38个网点,城厢街道42个,新塘街道13个,蜀山街道7个,萧山供电局派出专员一个一个地进行现场踏勘。周边有电缆设备,有管道,或者有高、低压线的,立刻详细测量、记录,并圈定最佳区域。在3月8日召开的萧山区公共自行车二期建设会议上,萧山供电局就前期收集的各网点周边电力管线情况仔细进行了汇报说明,并就管线的安全距离和网点择优选址给出了建议,获得了工程领导小组的首肯。
“一亭两棚用电负荷在6500瓦左右,一亭三棚用电负荷在7500瓦左右……”至今参与了12个公共自行车网点接电方案设计的该局城厢供电所配电中心副主任胡科伟,对各项配套建设指标早已是“烂熟于心”。据统计,自2010年7月以来,萧山供电局共组织2家中心供电所和5家供电营业所的用检和装表力量87人次,在全力加快网点接电申请速度、迁改电力管线、提供现场勘测图纸上“一路绿灯”。目前,为了配合公交公司开展的“百日攻坚战”,该局正积极对2011年首批5个服务网点展开现场查勘,并就网点刷卡机用电、照明和日常管理用电等需求设计最佳接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