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萧山供电局防外力破坏统计表显示,往日外力破坏多发的新街、河上、新塘等区域未发生一起外力破坏事故,打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开门红”。
据悉,开年以来,随着萧山区内省道延伸、地铁施工、高速铁路等大型市政基建项目转入全面施工阶段,现场机械化作业频繁,线路受外力破坏隐患陡增,截止2月28日,萧山电网线路保护区内累计有施工点56处,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为此,今年以来,该局将工作重心主动前移,全面启动电网保护“预警工程”,力求实现对线路隐患“专人管理、全程监控、闭环治理”。
年初,该局即修订完成《防外力破坏的责任制》,制订了《线路保护区内安全隐患处理流程》及《线路通道隐患风险评级及处置办法》,开展线路保护区内施工隐患点星级评定工作,全面“激活”预警机制。在全面应用线路保护区智能报警系统的基础上,该局成立了由15人构成的3支专业化防外力破坏处置队伍对“四星”及以上隐患点每天安排专人特巡,必要时蹲点监护其施工,2月以来,发现并及时处理各类外力隐患点27处。
同时,该局还注重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发挥与区政府、安监局、公安部门、工程业主单位之间的联动合作机制,联合防范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取得良好效果。今年2月,针对当前吊机、挖掘机等外力破坏的现状,该局联合区安监局,对特种车辆驾驶员的进行电力设施保护知识培训工作,发放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资料300余份,并在重点区域安装防撞条和警示标识。3月份,该局安监部门还将联合区电力治安整治队,对施工单位进行防外破专项现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