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法、俄等国紧紧盯住我国核电建设项目争相竞标的局面,是全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是引进后消化吸收抑或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成为政协委员的焦点话题。
在如何建设和发展我国核电的问题上,是全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是引进后消化吸收抑或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面对美、法、俄等国紧紧盯住我国核电项目争相竞标的局面,科技界政协委员表露了他们的忧思。
迟到的核电春天——我国于几年前才走出认识误区
钱积惠委员说,中国的核潜艇早在1971年就已下水,仅比法国晚一年。此后,法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地将核电建设成为国家电力的重要支柱,核电供应量已占其供电总量的78%,而且还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售。我国核电虽起步不晚,可至今才供电870万千瓦,占全国供电总量的2%。按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供量将达到6%,而发达国家核电供量的平均比例是30%以上。
钱积惠委员说,对于要不要发展核电的问题,我国于几年前才走出认识误区,这便失去了一二十年的发展机遇期,应该说核电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迟到的春天。
发展第三代核电技术——依靠自主研发最踏实
许瑾成委员认为,面对美、法、俄等国紧紧盯住我国核电建设项目争相竞标的局面,我国目前有3条道路可供选择:是全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是引进后消化吸收抑或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核电界有着不同声音。他说,如今世界核电技术已进入第三代,我们应该坚持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相结合,其中尤要增强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应该像当年发展“两弹一星”一样,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技术。
钱积惠委员认为,“站在巨人肩膀上”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固然上马较快,但依靠自主研发最踏实,即使作为我们手中的一张牌,与外方谈判也会增强我们的地位。他说,一台百万级核电机组的建设,从动工到建成发电至少需要5年时间,再加上前期准备时间会更长,因而我国应该正式启动国产核电项目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备用手段,不能待国外竞标失败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