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科技表示,“丝路”生态作为我国电力行业首个统一开放、自主可控的智能终端生态平台,通过三大创新路径实现“技术、生态及场景”的突破:一是技术突破,解决了多种类配用电设备的底座不兼容问题,公司依托对电网运行规律和核心需求的深入理解
积极探索建筑用电设备的智能群控技术,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供应、炊事等环节逐步实施电气化改造升级,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推动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建设,合理调配用电负荷
科林电气在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从主营产品来看,公司智能电网变电设备、配电设备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快,分别实现21.07%、17.18%的增长;用电设备营业收入出现下降,降幅为3.59%。
智能配用电设备库存数量增长434.92%,主要为inos系统及核心模组需求增大。...报告期内,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2.22%。
科林电气展示了配用电设备数字化升级的最新成果,abb则分享了中压授权柜方案。通过技术方案的交流沟通,两家企业正合力为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景提供可复制的低碳转型样板。...科林电气与abb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携手合作伙伴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城市能源体系,为全球碳中和目标与人类美好生活赋能。
智能用电设备。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各种标准的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及提供ami解决方案。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设备。
(二)从过程入手,系统提升工业企业和园区用能效率和水平工业企业和园区要系统推进现有用能终端设施改造升级,应用智能用电设备,提升能源消费智能化和电气化水平,按照多能协同供应、多元储能设施和智能管控系统的建设要求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新能源场景应用的快速扩大带来的对智能配用电设备的刚性需求增长,公司智能电气业务依托多年来在该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凭借公司丰富的产品应用场景和市场资源以及人才积累等综合竞争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智能微电网是“智能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智能电网”是一个自动化的供电网路,能够通过传感器来对供电与用电设备起到实时监控与收集整合,由控制系统来对电力系统起到优化管理的作用。
最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点项目——首个近零碳港口微电网在江苏连云港建成,包含共16套总容量3.62万千伏安的港口岸电系统、1座重卡换电站及7台160千瓦直流充电桩等充换电设备,这些设备与发用电设备共同形成港口智能微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此前,连云港港已先后建成16套总容量3.62万千伏安的港口岸电系统、1座重卡换电站及7台160千瓦直流充电桩等充换电设备。这些设备与发用电设备共同形成港口智能微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只有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能力提上去,新能源规模发展的才更加有序、健康,这就需要有效的数字化手段与智慧化的配用电设备来进行支撑。...11月2日,科林电气举行第二十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论坛,大会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强化智慧电网配用电技术创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势聚能。
△南网科技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南网科技指出,报告期内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占全年营业收
微电网ems的定义根据《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定义如下: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提供基本支持服务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保证微电网内发电、配电、用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高级应用软件。...微电网的定义根据国家能源局《微电网管理办法》的定义: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必要时含储能装置)。
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向电气化发展,到2030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65%。
此外,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建筑用能中清洁电力消费比例,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
此外,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建筑用能中清洁电力消费比例,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
此外,该成果促进了国内外首套建筑直流配用电系统规划评估软件的开发,推进了“光储直柔”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该局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这些用电设备的情况体现在后台建筑碳排放多元化管理系统,能耗量、碳排量等数据一目了然。通过分楼层、分区域监测楼宇用能情况,可为制定节能管控措施和相关督办工作提供依据。
推动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8月14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湖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指出,推进新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共机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新建工业厂房等屋顶光伏安装比例,鼓励智能光伏融合创新发展
推动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积极开展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建设试点,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支持实现就地生产、就地消纳、余电上网。
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根据既有能源基础设施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
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根据既有能源基础设施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原文如下:
图1 六类停电故障点示意图图2 停电故障研判数据流向图在实验检测支撑方面,六类停电故障精准研判的关键支撑是台区低压配电网透明感知,包括配用电设备广泛互联、信息深度采集,特别是营配数据实时交互。...国网河南电科院依托省公司配电物联网技术实验室,开展边端设备的通讯协议适配验证研究,已完成13个融合终端厂家系统性接入检测,17个厂家的集中器、46个厂家的智能漏保、3个厂家的多功能仪表的互联互通测试等工作
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前提下,合理调配用电负荷,实现电力少增容、不增容。充分发挥城市热电供热能力,提高城市热电生物质耦合能力。
,推动开展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全电气化比例逐年提升,推广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就地生产、就地消纳、余地上网,探索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