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垃圾各环节、全过程管理,加快推进消纳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执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到2027年底,力争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
、煤焦油、废矿物油、废包装容器清洗等同质化严重的资源化利用项目;采用预处理方式和利用后的产物不符合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及产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
固废产业方面,公司采用专利核心技术,提供污泥干化耦合处理等解决方案,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2024年,公司在烟气治理业务上积极拓展市场,承接了多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在传统电力行业的市场份额。
7月1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莅临光大环境深圳总部,与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思联举行战略合作座谈,围绕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应用、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展开务实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华电辽能通过“传统能源升级+可再生能源布局”模式,构建多能互补能源体系,同时推动燃煤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形成生态闭环。国内最大规模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已投入商业试运行,为绿色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三是市住建局将督促指导界头镇落实好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和收转运处置保障运行机制,指导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无害化焚烧和有烟尘处置的镇村一体化电热解焚烧模式,利用农村广阔的资源循环与自然利用空间,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田京雷 河钢集团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 健 西南化工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8)污染物控制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召集人:黄张根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成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9)钢铁、焦化行业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召集人
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消纳)与可再生能源(绿电)相结合,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型技术路径。...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派瑞氢能”)自主生产的首套“电解co2转化集成装置”已顺利向客户完成交付,该成果标志着派瑞氢能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1-4户、5-9户、1.5-3吨/天、3.0-5吨/天和5.0-8.0吨/天、新建厌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规模分别为10吨/天、
面对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频发等复杂建设条件,电建团队积极应用“四新技术”提升效能:通过调压井闸门门槽一期直埋、引水隧洞底拱滑模等工艺创新,结合砂石废料资源化利用、智能无人施工设备,实现工效倍增与风险有效管控
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条例》规定,支持采用先进技术和综合处理方式,建设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为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或者园区。
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三、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完善水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1110.普定县华强建材开发项目1111.金沙县金石新材料加工项目1112.碧江区年处置100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1113.兴义市家居建材集采中枢建设项目1114.安龙县林木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
“在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成都搭建建筑垃圾管理模式,建成10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4个固定消纳场、16个临时消纳场,实现建筑垃圾排放点、消纳点、运输线‘两点一线’全过程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全面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智慧监管水平
、惰性电极、新型催化、绿色合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等一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加快推动完善光伏、新能源汽车、绿色智算、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绿色电力装备、绿色轻工、环保装备等领域标准体系,支撑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
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促进洪水资源化利用。三、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完善水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积极推动多种类异质可燃固体废弃物替代燃料、惰性电极、新型催化、绿色合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等一批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中低温余热余能高效利用、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制修订,加大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利用。
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资源化利用单位对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利用价值的废旧农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资源化利用以外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石化化工行业是我国推动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行动方案》指出,要重点制修订废弃化学品处置及综合利用,大宗废盐废酸、废旧塑料、废旧轮胎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基材料、绿色制造、节能节水等标准。
、排水管网、雨水收集与处理、透水砖、开挖与非开挖技术及设备、蓄渗绿色设施(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综合管廊自动化控制系统、管廊巡检机器人;4、黑臭水体处理净水工艺、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通知还指出,强化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资源化利用”原则,促进绿色勘查、开采和生产,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建设一批绿色矿山和绿色工厂。
兰州市应于2023年底前至少实施一座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设施,但截至督察时仍未实施,全市城区产生的生活污泥均转运至兰州市污泥处置厂处置。...甘南州自然资源局、林草局、生态环境局应负领导责任。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临潭县、卓尼县自然资源局应负直接责任。
他表示,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双方在环保装备联合创新、退役新能源设备资源化利用、海外市场协同开发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6月20日,光大环境董事会主席王思联率队在京与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董事长周育先进行工作会谈,重点围绕环保装备创新、国际化业务布局、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探讨。
该项目将如同一座绿色引擎,持续驱动城市向资源化利用、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为守护生态之美、铺就发展宏图贡献力量。...项目的实施重在开发餐厨垃圾制备新型生物质碳源技术的工程化应用,目前相关技术和产品已制定相关标准。
废物资源化与碳中和、能源环保领域全面绿色转型、高难度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气污染防治新技术与应用、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先进技术装备推介会、聚焦ai赋能探索水务新质生产力的环保新路径、污水资源化利用等专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