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水电受可开发资源量和建设周期因素制约,特别是我国西南水电已逐步开发殆尽;按照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总体要求,短期内我国仍主要以开发沿海核电站址资源为主,每年新增投产规模相对有限;气电受气源和气价因素制约
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海平面上升,这进一步增加了海啸等极端天气对沿海核电站的威胁。...然而,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7月下旬正式批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不仅点燃了国际舆论的怒火,也让该国“安全重启核电”的举措遭到质疑。
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海平面上升,这进一步增加了海啸等极端天气对沿海核电站的威胁。...然而,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7月下旬正式批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不仅点燃了国际舆论的怒火,也让该国“安全重启核电”的举措遭到质疑。
首先,公众普遍对核电站的废水如何处理缺少了解。各国沿海核电站的废水大都是排入海里的,这也是为何核电站选址首选沿海区域的原因。...福岛核废水以及其它沿海核电站的污染排放,影响的不仅是渔业和食品安全。这些放射性物质对其它海洋生物的威胁也将是长期的。此外,太平洋周边国家的旅游、航运、海洋科学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在生态方面,内陆地区有供冷却核电站设备的河水,与沿海核电站相比,采用空冷技术用水量仅为水冷的1/10。“万一核电厂发生泄漏,由于人烟稀少,便于实施核应急撤离,人与自然环境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较少。”
核电机组抽汽供热技术主要通过从核电厂常规岛汽轮机高压缸抽取蒸汽作为热源,仅适用于北方地区沿海核电站给周边供暖,要求电厂周边有足够大的热负荷,如远距离输热,不能有太大地理高差,所以并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普遍意义
该系统每天可提供约1.5万吨的淡水,从根本上解决项目施工和生活用水问题,也为有效解决沿海核电站淡水资源问题开辟了新路。...红沿河核电站海水淡化系统是我国核电中首个海水淡化系统,于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开辟了核电站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淡水资源的先河。
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与搞地方保护主义有严格的不同,如我国南部在强调油气煤贫乏的同时,从能源国产供应上则应强调沿海核电站的布局、强调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群的西电东输,就不会有江西省拒绝接受长江上游水电群的高压输电线路的怪事
关于内陆核电的开发,业内盛传着这样两段话:“目前,我国所有在运及在建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区,而全球几个核电大国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内陆。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技术要求差异不大。
详细情况我国内陆核电可开发量约6200万千瓦据悉,我国目前所有在运及在建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区,而全球几个核电大国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内陆。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核电技术要求差异不大。
据悉,我国目前所有在运及在建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区,而全球几个核电大国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内陆。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核电技术要求差异不大。
有了这些保障,我国的沿海核电站在多次台风袭击下均平稳度过,保证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大多数沿海核电站都选址于湾区内,湾区都有山体作为屏障,而且湾内水位较浅,不容易引起大的风浪。核电站的设计标准非常严苛,反应堆厂房结构刚度大、强度高,能够抵御台风的袭击。
但是,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沿海核电站的影响,将比工业,政府或监管机构所预期的更早和更大。...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加上潮汐和风暴潮,将大大增加了海岸和核电站被淹没的风险。我们可能会严重低估沿海地区的气候变化风险和损害。
由于核电站能源效率高,建设沿海核电站可有效解决北方东部沿海大城市热源紧缺问题;而低温小堆则更适用于可解决严寒内陆地区清洁热源不足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表示,核电站热电联供与低温供热堆相结合,以低温供热堆替代核电厂和区域锅炉房热源承担城市基本热负荷,或将成为解决清洁供热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
比如,由于核电站能源效率高,建设沿海核电站可有效解决北方东部沿海大城市热源紧缺问题;而低温小堆有供热时间长、成本低的特点,可解决严寒内陆地区清洁热源不足的问题。...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核能供热就在欧洲诞生,瑞典原型核动力反应堆agesta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核能供热的核电站,实现十年连续供热。
2016年中国核电营业成本占比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内陆核电值得期待内陆核电约可开发量约6200万千瓦。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技术要求差异不大。
如果有事故发生的话,内陆核电站的环境影响将远远超过沿海核电站,退休的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说,试想一下,如果福岛事故发生在长江沿岸,那会让多少人的食物和饮水受到污染?...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启动,目前已有11个核电站投入运营,5个核电站在建设之中,23个核电站确认筹建。
对从中建电力东南沿海核电站走出来的团队来说,打造国际标杆电厂,不仅仅需要内在质量和品质,也需要精美的外观。按照设计,项目灰库及主变压器防火墙将分别采用清水混凝土和镜面混凝土施工工艺。...项目经理李蕾为此忧心忡忡,他勘查了一些已经完成的临建区域,发现沿海沙质土壤的承载力严重低于预期,部分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
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及预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内陆核电值得期待内陆核电约可开发量约6200万千瓦。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技术要求差异不大。
据悉,我国目前所有在运及在建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区,而全球几个核电大国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内陆。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技术要求差异不大。全球范围内现有核电站440多座,其中位于内陆地区的占50%以上。
一、内陆核电可开发量约6200万千瓦 目前,我国所有在运及在建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区,而全球几个核电大国的核电站主要分布在内陆。内陆核电站与沿海核电站对技术要求差异不大。
核电站设计建造初期考虑台风因素我国沿海的核电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风险就是超强台风。...这让大家不禁担忧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以及距离台风中心不远的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的状况。台风正面来袭是如何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呢?
也有业内人士曾向记者表示,我国大陆板块海岸线仍有继续勘查的空间,进而为优质核电厂址做储备,沿海核电站发展没有达到饱和,中长期可考虑将沿海核电送至内陆中部缺电省份。
例如,和沿海火电厂一样,沿海核电站也是用海水冷却蒸汽,海水将多余热量直接排入大海。因此,不管是沿海的火电厂还是核电站,我们都看不到那种巨大的冷却塔。
那么,内陆核电站和沿海核电站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在环境影响方面有何差别?...在我国核电发展中,核电站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内陆核电站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建设内陆核电站首先要回答能不能建以及安全性的问题,其次还要考虑其对环境有多大影响,特别是对周围水资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