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细分领域包括高技术船舶、电动船舶、海上风电、海上养殖装备等;能源装备细分领域包括储能装备、氢能装备、光储充检换装备等;新型储能技术细分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锂空气电池储能
深化“绿电+消纳”模式创新带动资源开发,着力强化增量配电网建设,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二是锚定培育“绿氢+”新兴产业目标,加快绿能产业园区建设。...能源发展底色更“绿”;能源供应韧性更“强”;能源重点工程更“快”;能源产业体系更“新”;能源改革创新更“深”;能源普惠服务更“实”;全面从严治党更“严”。
自贡高新区制定《自贡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在锂电池、清洁能源装备、氢能和页岩气等重点领域加速发力。目前已编制锂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两图一表”,梳理目标企业超100户。
双方将合作推进总投资98亿元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其中,风光储一体化建设包括新能源项目开发、新能源装配产业基地建设、新能源产业服务等内容。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包括风电机组制造等内容,计划投资30亿元,将落户广东省 (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
十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更是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2万千瓦,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世界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已在白鹤滩水电站投运
中国大唐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转轮锻件完工下线,冲击式水轮机组配水环管研制成功并到场交付,实现关键设备自主研制新突破,推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装备制造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大唐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服务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准确把握“四期叠加”局面,吃定改革饭、走实创新路、打好发展牌
以海阳核电、招远核电等项目为引领,加快发展核风光氢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以东方航天港项目为引领,构建从火箭发射到卫星信息的全链生态,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山东省人民政府1月2日发布《关于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制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方式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
以海阳核电、招远核电等项目为引领,加快发展核风光氢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以东方航天港项目为引领,构建从火箭发射到卫星信息的全链生态,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做强标志性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一步壮大高端化工、汽车、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锡林浩特市支柱特色产业,其产值、产量、产品特色在全盟、全区都位居前列,立足丰富的风光资源,锡林浩特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着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条
江毅表示,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切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光伏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制造实现历史性突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元。...2023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全气候储能锂离子电池,提升锂电池容量极限,推进新体系锂电池的研发和应用,从材料、单体
相关成果的应用促进了新能源一次调频能力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使西北新能源关键送出通道利用率提升8个百分点。项目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场站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根据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未来能源是指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
各盟市介绍电网装备企业落地及产销信息、拟招商电网装备制造企业情况,围绕新能源装备、氢能制造、储能项目、电气设备等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交流,并希望在招商引资、储能应用等方面得到支持。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作为全区现代能源体系有机整体,整体呈现互补态势,错峰出力,支撑电力保供工作,不断维护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在用电方面,内蒙古用电量平稳有序增长,有力推动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根据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未来能源是指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
2018年,以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盐城打造了“一区三基地”,一批制造业主业的产业园陆续建立起来,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多个产业。...为了避免出现“大装机、小出力”的问题,首先要提升当地能源体系的兜底保供能力。2023年,射阳港电厂200万千瓦火电机组调试并网,盐城市火电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
在风电跨界发展的道路上,金风积极发挥自身在清洁能源装备、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在源、网、储、荷各能源环节进行优化和再造,通过零碳电源、零碳交易、零碳数字等手段因地制宜提供“接地气”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工程、综合能源一体化供能工程、新型储能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提升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对中牟县新能源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希望围绕提升能源电力保供能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做强能源装备产业等领域,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共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他说,甘肃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能源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加快推进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介绍,该平台将集聚红海湾实验室等省内外优势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携手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海工装备等全产业链组成创新联合体,分阶段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打造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示范
支持新能源装备业、制造业与新能源一体化开发,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鼓励离网发展氢氧产业、绿氨、绿色甲醇等新能源制造业。三、规范项目管理(八)规范项目储备与申报。
甘肃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截至2024年10月底,新能源装机已达到6062万千瓦,占比达63.7%,位居全国第二位。...甘肃能源监管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重要部署,始终坚持“建机制、推市场、强监管、促消纳”的思路,用电力市场“无形之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装备集群成功获评2024年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全力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87.86亿元,同比增长6.89%。...围绕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做强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等六大产业链,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群,欧昊、日月重工、风渡、寰泰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入规,风电主机、叶片、塔筒三大系统全面实现本地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