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风能资源丰富,得益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福建省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自2000年首台风机并网以来,截至2024年8月底,风电装机容量已达79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4%。
福建省海域辽阔,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过1亿千瓦,受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影响,海上风电年均利用小时数连续12年全国领先,是我省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风多,是因为新疆地处西风环流区,且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春夏之交盛行西风和西北风;风急,则源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周边多峡谷和缺口,当风进入狭窄的山谷,就会因“狭管效应”出现风力陡增的现象
受狭管效应和不稳定大气层结状态的影响,甘肃河西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力强劲,相比河东风能资源更加丰富,风电装机也明显更高。这种风能分布会对甘肃电力现货价格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进入“深度全绿电”时代平潭,简称“岚”,别称“海坛”,因地处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之间的突出部,当地的“狭管效应”显著。
漳浦二期项目位于台湾海峡,受“狭管效应”影响,项目所在海域平均风速高、风资源优渥,应用超大容量机组可充分、高效利用其风资源优势,收获良好发电收益。
福清兴化湾所在的海域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风能资源尤其丰富。2016年,三峡能源联合各参建单位,在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福建兴化湾风电场。
海峡形成的狭管效应让福建成为全国海上风电最富集的区域,也是项目落地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这里的海上风电发电效率特别高,国投集团作为在福建做出重大贡献的主力电源,将加快海上风电布局。”郑深迪说。
南海之滨的汕头,受狭管效应影响,海风强劲,风能资源丰富。近些年,众多风电企业纷纷落户当地,加紧布局风电业务。
风多,是因为新疆地处西风环流区,且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春夏之交盛行西风和西北风;风急,则源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结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周边多峡谷和缺口,当风进入狭窄的山谷,就会因“狭管效应”出现风力陡增的现象
瓜州县南倚祁连山、北靠马鬃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狭管效应”——这里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刮7级以上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即便在城区,年均大风日数也在30天以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瓜州项目风电远景瓜州县南倚祁连山、北靠马鬃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狭管效应”——这里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刮7级以上大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即便在城区,年均大风日数也在30天以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项目海域位于台湾海峡北峡口,受海峡“狭管效应”影响季风洋流流速大、涌浪周期长、夏季台风频繁,海域的潮位最大潮差为 6.24m,平均潮差4.02m,最高潮位为 4.47m,最低潮位为 -3.54m。
(一)平潭岛全绿电供应1.基本情况福建平潭岛是全国第五大岛屿,地处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之间的突出部位,由于“狭管效应”影响,岛上风力资源丰富,全年平均风速6.5~8.5米/秒,8级以上大风日大于90天。
瓜州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南倚祁连山、北靠马鬃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狭管效应”,这里的风从春刮到冬,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风带,台湾海峡“狭管效应”显著,风能资源富集。据测算,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发电利用小时数可达近4000小时,年发电量可达4908亿千瓦时。沿海核电厂址资源优势明显。
达坂城地处天山脚下,受地形地貌影响,“狭管效应”明显,被称为“老风口”。得天独厚的风资源条件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中国风电萌芽的试验田和风能规模化开发最早的实验场,被称为“中国风电事业的摇篮”。
该项目位于距离海岸线40公里左右的福建平潭外海风电场,工程区域水深40米~43米,受狭管效应影响,全年6级以上大风达300多天,7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常年风大、浪高、涌急,这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
该机组所处海域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全年6级以上大风达300多天,7级以上大风达200多天,年均风速超过9米每秒,海上风电年均可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至4000小时,风资源条件优异,为大容量风电机组批量运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项目位于粤东台湾海峡口门处,常年受海峡的狭管效应影响,工程关键时刻,核心利器“龙源振华叁号”勇担重任,一路从粤西挺进粤东,短短三天时间内,完成了赶赴神泉项目后的首台吊装任务,为实现项目全容量并网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建,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超过9米/秒,海上风电可利用小时数达3500小时至4000小时,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赋予这里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但7年前,这里的海上风电产业还处于空白。
经过多轮勘察,我们选定了汕头市濠江区,得益于海峡的‘狭管效应’,这里的风力非常强劲,拥有得天独厚的风电测试条件”。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在海上建设基地,而是选择临海区域呢?
十月的海上风大浪高十月的工程紧张忙碌……国电投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是国内首个当年开工、当年实现全容量并网的工程,项目位于粤东台湾海峡口门处,这里常年受海峡的狭管效应影响工程关键时刻,“龙源振华叁号”一路从粤西挺进粤东
特别是福建省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受“狭管效应”影响,海上年平均风速每秒可达9米左右,海上风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处于前列。此外,福建省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的区位优势。
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风能资源的形成,主要由于大地形的“狭管效应”,当冷空气入侵时,形成偏西大风,或冷空气过境后,出现东高西低的气压场,河谷地区就出现偏东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