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中华,志建三峡在重岩叠嶂不见曦月的深山峡谷建成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我们生于三峡,兴于长江
当风光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无数三峡人奋楫扬帆再出发迈向远征深海的道路在波峰浪谷间书写奋斗与奉献的篇章
十余年来海上风电从蹒跚起步走向磅礴发展进军蓝海我们从试点示范走向引领共链
海风本没有颜色我们造大国重器,于深海捕风将其化为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海面本没有足迹我们沿着祖国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以实干拼搏开辟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留下深深的“三峡足迹”乘风而起,向海图强。时间追溯到200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江苏沿海风电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同意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发挥水利工程建设和水下施工的优势,在江苏响水建设一个2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开展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及施工技术研究实验工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创造条件,自此开启海上风电的征程。
2016年,由滩涂、潮间带向近海依次挺进,三峡集团建成了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场,这是亚洲首座220千伏电压等级的海上升压站,敷设国内首条220千伏三芯海缆,成功打响三峡进军海上风电的第一枪。从这里,三峡集团从长江走向海洋。从这里,三峡能源海上风电事业阔步前行。
福建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最好、利用价值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省份之一。福清兴化湾所在的海域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风能资源尤其丰富。2016年,三峡能源联合各参建单位,在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场——福建兴化湾风电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建设过程中引入国内外8家风机厂商的14台大功率风机同场竞技,一时间仿佛成为海上风机的“奥林匹克”赛场,创造国内海上风电机型最多、最新、单机容量最大纪录,极大推动海上风电先进装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的进程。
当行业把目光投向北方寒冷海域,三峡能源率先挺膺担当、向北进发,在辽宁庄河,克服严寒、海冰、嵌岩等不利因素,2020年11月,建成了我国东北区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安装国内首批6.45兆瓦低温型、大直径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应用国内首个抗冰锥设计风机基础型式,为提高东北地区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和施工安装能力提供经验和示范。
与兴化湾隔海相望的福清江阴半岛上,坐落着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这里是中国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产业园于2021年建成,相继下线8兆瓦、10兆瓦、13兆瓦、16兆瓦、18兆瓦大容量风机,实现主要电气设备国产化、机组大型化。
回过头看,2021年是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一年,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集中并网。随着江苏如东、广东阳江、福建长乐、江苏大丰海上风电场先后并网发电,三峡建成全球电压等级最高、国内首套±400千伏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国内离岸最远海上风电项目一批重点示范项目,为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远海化开发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山东昌邑,这座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环渤海经济圈与胶东经济圈重要结合点的城市,燃烧着三峡追风人的梦想。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上网时代,补贴退坡也并没有阻挡开发海上风电项目的热情。在更高挑战和更大考验面前,三峡能源在这里建成集团首个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项目——山东昌邑海上风电场,为三峡集团的海上风电发展模式添加了新的色彩。
海上风电的科技进步重要标志之一是单机容量的提升,三峡能源自觉肩负打造大国重器、助推“中国制造”的责任使命,在福建平潭,实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于2023年7月顺利并网发电,并在福建漳浦二期海上风电项目率先实现批量化应用,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度十大“国之重器”,单日发电量刷新世界记录,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路走来,三峡的每一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都记录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容量实现从兆瓦级的应用到10兆瓦级的突破。6月24日,三峡集团“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我们持续深入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全面推进重点区域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振奋精神、激昂斗志。当前,海上风电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将继续开足马力驶向深蓝远海,一往无前奔赴壮阔征程,留下更多的“三峡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