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防灾减灾中心接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2165个自动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在全疆输电线路上部署了509套微气象监测装置和494套覆冰监测装置。...据介绍,国网新疆电力计划今年在229处覆冰微地形微气象区域部署监测装置,试点接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0~3小时短临气象预测数据,进一步提升新疆电网气象监测预警准确性。
面向灾害易发及微地形、微气象等区域,提升电网防灾抗灾能力。公司经营区内,农村地区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分别保持在99.83%、99.92%以上。
与国家电网公司等企业共同加强电力气象科技攻关,围绕微地形微气象输电线路覆冰、电力负荷预测、人工干预强对流等技术方面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新动能加速释放。...光伏板阵列可降低地表风速,减少水分蒸发,形成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微气候环境,防风固沙作用明显。多地积极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了风景亮丽的人工生态屏障。
该平台整合了淄博市82座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和27座微气象观测装置的数据,可开展不同预报时间、不同网格范围的气象数据计算,提高了电力气象分析的精细度。
目前,机场仿线飞行已覆盖淄博地区全部大跨越、微气象输电线路。
为应对此问题,2024年,国网浙江电力新建了15座标准化观冰站,加密部署拉力传感、微气象等覆冰监测装置,健全覆冰监测网络,实现203回易覆冰线路重点区段全覆盖及通道环境全感知。...当年浙江电网遭遇了有气象系统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冰灾,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外也深受其扰。公开数据显示,1984至2006年,美国有5%的电网事故由冰灾引起。
接下来,供电人员将继续紧密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加强对覆冰微地形、微气象的监测和排查力度,及时掌握线路覆冰情况,针对每一处覆冰隐患,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报警、及时处理;同时做好无人机除冰、机器人除冰、融冰车融冰等多种方式准备
先进的监测技术成为电网的“智能感官”,分布在各处的高清摄像头、微气象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线路覆冰厚度、舞动幅度、环境温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同时,联合省气象台梳理冬季主导风向图及线路风向角,排查出 921 条舞动风险线路,编制《输配电线路抗冰防舞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从特高压线路引流线加装备份线夹,到 500 千伏悬垂串单改双改造,再到配网标准化示范线路建设
国能日新功率预测技术采用微地形、微气象建模,从物理上分区域预测,利用神经网络等ai算法,实现模型与真实光伏场站的高度匹配,达到更高功率预测精度,为项目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同时,项目所处的艰苦环境也给气象数据获取带来难度。
进入冬季,山区微气象多变,昼夜温差增大,最低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给山区段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巴州供电公司通过增加施工人员倒班频次、加大后勤物资保障力度等方式,确保施工的安全稳步推进。
远程观冰装置24小时监测线路覆冰情况,根据导线重量变化自动计算覆冰厚度;微气象装置实时采集风向、风速、温度等数据。...近日,山东枣庄供电公司已完成63套远程观冰装置和10台微气象装置的安装调试工作,实现枣庄电网重要线路观冰装置全覆盖,观冰效率极大提升。
前者通过“全球-区域”联合建模技术,在搭建全球广域范围的宏观气象模型的同时,为公里级别的山东区域微气象过程建模,实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区域天气预报。...为此,国网山东电力与外部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组建研发团队,搭建“气象大模型+负荷预测大模型”。
此次演练,还创新运用了观冰监控装置、微气象装置、直流融冰装置、无人机巡视图像等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置与快速复电工作效能。
同时,国网山西电力持续完善网架结构,建成投运保障2024年迎峰度冬可靠供电的15项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9个市供电能力约300万千瓦;圆满完成了途经微地形微气象区的41条线路的防冰改造,给191条线路增配观冰精灵装置
此次演练,还创新运用了观冰监控装置、微气象装置、直流融冰装置、无人机巡视图像等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置与快速复电工作效能。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132处线路易覆冰线路区段安装可视化装置602套、观冰精灵143套、拉力传感器74套、微气象装置48套;完成±800千伏青豫线、祁韶线融冰站升级及绝缘化改造,在750千伏宝山线、凉乾线覆冰易发线路区段加装相间间隔棒
针对冬季复杂多变的天气,国网河南电力密切跟踪天气情况,强化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应急管理,加强覆冰舞动预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测预警信息,重点做好特高压密集通道、重要跨区线路及微气象、微地形区段精细化预测预警
国网西北分部协同五省(自治区)电力公司完善安全管控措施,强化主网设备运维,加强重载输变电设备、跨区跨省重要输电通道特巡特护,重点关注今冬易发生大面积覆冰地区的微地形、微气象,提前布置观冰哨点和除融冰装备
国网山西超高压公司在风运线改造区段无信号区域布置30个网桥设备,并开展基于光纤环网基站应用验证;部署观冰设备,实现透雾监拍、微气象监测等34套观冰设备信号接入;同步开展雨雪冰冻天气下“无人机+机器人”除冰和固定翼无人机通道快速观冰演练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于今年7月开始对这6条线路途经微气象区的区段实施防冰改造,切实提升输电线路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此次改造共计组立铁塔169基,新建线路56公里,加装观冰精灵29套。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结合线路所处位置和往年运行情况,制订防覆冰专项巡检方案,应用微气象装置、北斗覆冰监测系统等开展每日覆冰情况和天气变化的数据统计,重点检查铁塔关键部位、导地线、连接金具的覆冰情况及运行状态
微气象监测、覆冰拉力传感等在线监测装置不时出现在画面中。“目前,我们在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安装了各类在线监测装置2253套。今年,我们还要对易覆冰区段加装布点143套。...同时,新建2座标准化观冰站,选配雨凇塔、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工具等,打造‘零距离’观冰阵地,全力保障冬季特高压线路安全运行。”湖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岳灵平介绍。(程亮亮 张鹏 黄琳)
目前,该公司对375处覆冰微地形区段和157处易舞动区段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并补充24套微气象监测和8524套可视化装置,实现重点区段数值监测和图像监拍双重配置。
全线均选取中条山南麓低海拔路径,避开了中条山山脉所有的微气象区。...这些地处太行山、中条山等微气象区的线路设计标准都得到有效提升。
地处微地形、微气象区域和高海拔山区等易覆冰区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如果不具备地线融冰功能,在地线光缆覆冰情况下只能等待自然消融。...气象预测显示,今年河南电网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寒潮及强降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