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推进“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点+1个碳汇站点”碳监测网络建设。...开展企业碳账户应用建设,构建以电力等高频监测数据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模型,探索建立基于企业碳账户的数字治理新机制,打通节能审查、用能权确权、能耗监测、能效管理、节能诊断等环节,构建能耗和碳排放监测预警考核闭环机制
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推进“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点+1个碳汇站点”碳监测网络建设。...开展企业碳账户应用建设,构建以电力等高频监测数据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模型,探索建立基于企业碳账户的数字治理新机制,打通节能审查、用能权确权、能耗监测、能效管理、节能诊断等环节,构建能耗和碳排放监测预警考核闭环机制
项目依托济南市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固定源温室气体连续监测设备的安装联网试点企业,为重点行业固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该公司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现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现状,通过对“原有设备软硬件升级”改造,实现了废气二氧化碳的实施计量,通过定期开展校准保障数据准确有效,并通过济南市环境监测监控系统v6.0
尤其是在生态环境领域,依托现有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推动污水处理节能降耗和资源化利用,优化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路线、鼓励绿色低碳修复,组织编制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清单,凝练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重大科技需求,开展碳监测评估和推进固定排放源协同管理
统筹绿色低碳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开发基于重点领域能碳监测、绿色工厂分级管理、规上工业企业梯度培育为重点的绿色场景应用,逐步形成涵盖重点用能企业碳排放监测评价、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重点用能设备在线监测
-2019)等标准实施及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上述8项标准的发布实施,丰富了监测标准供给,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服务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支撑国际公约履约具有重要意义。
这块碳排放计量表安装在上海电科院电碳监测评估技术及市场协同研究应用实验室的进线口处,接入实验室所在区域配电网,计量范围包含空调、日光灯、电脑等常规用电设备及光伏发电设备和风电设施。...后续,该表还可用于完善碳交易市场功能和碳资产评估核算,提升企业运营效益。
(以下简称“8项监测标准”)对支撑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服务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碳监测评估试点、新污染物治理与履约监测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指导意见》的培训和宣传,做好政策解读和指导,利用执法监测、常态化调研评估等方式,督促指导地方扎实做好工作、做出成效。
目标为“到2024年底,通过开展重点行业、省市和区域深化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建立个别重点行业、领域的碳监测评估业务化运行模式,推动碳监测评估试点成果创新应用,更好地发挥示范效应
深化内蒙古碳监测评估试点,建立完善碳监测评估技术体系。在内蒙古建设碳计量中心,健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支持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等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内蒙古发展绿色金融。
2021年生态环境部启动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作为首批纳入全国海洋碳汇试点监测省份,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按照《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江苏省盐沼生态系统和海水养殖特色品种碳汇监测评估
探索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体系,建立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探索全社会协同推进实施路径。
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到2025年,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区15个。(二)推动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
以惠山经开区为试点,该公司应用工业园区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引入“天空地”一体化碳监测技术,即通过太空遥感卫星、空中无人机和地面走航车相互配合的方式,基于覆盖园区的1.9万余个数据采样点,监测评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我厅将进一步加快省级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监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滨海湿地、海域海岛、泥质岸线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开展碳储量调查评估,尽快摸清我省蓝碳生态系统家底及增汇潜能;研究建立蓝碳调查监测我省地方标准,推动省级蓝碳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健全
政策背景自2020年底“双碳”目标的提出,近年来关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频出,“十四五”的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的行动计划,生态环境部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对重点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提出明确要求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试点任务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全面完成第一阶段试点任务:从无到有建设碳监测网络,实现重点行业、城市、区域三个试点层面全覆盖
据介绍,国网湖北电力将加大对区域多时空尺度、多场景电力碳排放的研究,依托湖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发布区域电力低碳指数、湖北电碳地图数据产品,建设碳足迹管理平台,助力区域、行业、园区(企业)监测评估碳排放量。...在碳监测设备研发方面,该公司完成火电机组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研发并陆续在大别山、江陵、西塞山电厂多个机组上线运行,完成电网绝缘设备六氟化硫运行、回收泄漏在线监测装置样机研制。
作为全国16座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之一,也是8座开展综合试点的城市之一,上海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基于“固定站点+无人机监测+卫星遥感”的多源大气环境温室气体监测体系,编制完成了高分辨率的城市网格化排放清单,
加快推进湖北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建设,开展碳监测、碳源碳汇影响评估,为湖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加强风光资源开发利用趋势评估,做好重点风电场、太阳能电站气象服务,提高发电功率预测精度。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交通安全、能源安全等影响评估。
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聚焦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3个层面,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加强全市碳监测评估技术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相关资源、技术、信息和服务共享,搭建全市碳监测评估写作平台,支撑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任务”成为联盟的宗旨。
四 深化“四个试点”一是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编制深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火电机组二氧化碳自动监测数据与我部联网工作。逐步构建碳监测评估技术体系。二是深化水生态监测试点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专项考核监测。
韩峰认为,应加快推进除发电行业外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不同行业碳排放标准、核算和认证的统一,同时逐步建设全国性的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全国碳市场数据保障服务支撑体系
韩峰认为,应加快推进除发电行业外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不同行业碳排放标准、核算和认证的统一,同时逐步建设全国性的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全国碳市场数据保障服务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