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司法修复

司法修复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司法修复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司法修复最新动态。了解司法修复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司法修复”相关结果约11000+个
  • 湖北首张林业碳票正式发布

    该机制的建立是对替代性生态修复的一种全新实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深入践行司法修复理念,主动融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4月,由县林业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长阳分局联合组建的“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创新机制正式形成,出台《长阳县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在破坏环境资源案件中开展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适用林业碳汇实施方案

    绿色长阳 2024年07月01日
  • 海南首例“司法+碳汇”案当庭宣判

    ,可为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提供新路径。...下一步,海南一中院将以此案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多部门司法碳汇修复协作,确保“生态司法+林业碳汇”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以优质司法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

    海南一中院 2023年03月30日
  • 浙江丽水市发布《森林碳汇丽水行动方案(2022-2025年)》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司法修复制度,打造零碳社会广泛参与模式,构建森林碳汇全民宣传机制。

    丽水市人民政府 2023年01月11日
  • 全省首例!遂川设立“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基地

    11月16日下午,遂川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林业局签订了《遂川县公益诉讼环境资源审判“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决定在遂川县泉江镇新寨村、东皋村及雩田镇雁林村山场建立“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示范基地

    碳源减排 遂川县人民法院 2022年11月21日
  • 全国首个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在厦门设立

    ”的“双碳”生态司法修复模式。...该模式旨在有效整合同安生态环境司法、检察双方合力,并发挥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在碳交易中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专业服务优势,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修复能力不足、实际修复条件有限等问题,简化生态修复流程

    碳源减排 人民网 2022年08月31日
  • 重庆:2019年以来督促整改涉危险废物环境问题422个

    2017年以来,共依法批捕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刑事犯罪530人,起诉6514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352件;督促保护5万余亩耕地、林地和水域,清除固体废物29万余吨;设立林业、渔业司法修复基地8个,...重庆市检察院分别与市司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出台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意见、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办法;与重庆市高级法院等七个单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公益诉讼衔接机制,相互移送线索157

    危险废物 重庆市检察院 2022年06月24日
  • 全国首次!连江用海洋碳汇实现“零碳”会议

    5月,连江县人民法院创新海洋碳汇生态司法修复机制,在审结一起破坏海洋环境资源刑事犯罪案件中,判决对受损的海洋生态以认购海洋碳汇方式进行替代性修复,这是全国首例适用海洋碳汇进行生态修复司法案件。

    北极星碳管家网 2022年06月08日
  • 福建又一起森林碳汇补偿案公开宣判

    据悉,本案系武平法院首次在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犯罪案件中适用司法修复森林碳汇补偿机制,是该院探索“生态司法+碳汇”工作机制中的又一司法实践,旨在督促被告人在采取植树造林及管护等“补植复绿”等措施恢复林地植被的基础上

    武平法院 2022年06月01日
  • 多例省内首起认购碳汇案一览 探索刑事犯罪碳汇补偿已有立法

    近日,多省发起对于生态环境破坏判决首起“碳汇认购”案,福建龙岩市出台《龙岩市关于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开展司法修复森林碳汇补偿机制工作指引(试行)》,通过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可量化的工作指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森林碳汇修复模式

    北极星碳管家网 2022年04月18日
  • 福建首个!龙岩市出台森林碳汇补偿机制工作指引

    《工作指引》明确和细化了森林碳汇补偿机制的基础前提、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实施流程等主要问题,通过司法与行政在生态治理中的执法协同创新,建立龙岩市司法“绿碳”基地,高效联动探索森林碳汇补偿融入生态司法修复机制

    北极星碳管家网 2022年04月06日
  • 《绍兴市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试行)》全文 3月1日起施行

    第八条 【公益诉讼】司法机关在办理大气污染刑事案件时,应当告知责任人、嫌疑人、被告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相关规定,引导、督促责任人、嫌疑人、被告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

    综合 绍兴市政府 2021年02月07日
  • 垃圾场变身美丽公园 浙江诸暨尝试生态环境替代性司法修复

    以该实践的基础上,2017年8月,诸暨市检察院起草并联合该市法院、公安局、环保局出台《关于建立生态环境替代性司法修复机制的规定(试行)》,对启动替代性司法修复的基本条件、实施程序和法律后果以及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

    场地修复 浙江新闻 2018年01月12日
  • 垃圾堆放场变身生态警示园 绍兴推进生态环境损害修复

    在案件查办过程中,8家企业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依据《绍兴市关于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机制的规定(试行)》,主动提出替代修复。我们污染了环境,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做些生态补偿。...今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更使司法修复有了明确的界定。目前,公园的后期建设正在进行中。这件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场地修复 绍兴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 让破坏者变修复者!瑞安发出首份海洋生态修复

    我们在打击非法捕捞犯罪的同时,注重受损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充分发挥刑事审判教育功能,强化环境资源的司法保障力度,适用司法修复理念,向被告人发出海洋生态修复令,就是要让犯罪分子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弥补其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的损害

    综合 浙江新闻 2017年09月08日
  • 破坏生态环境要受罚更要“补过”

    涪陵区检察院在三峡库区5个区县建立总面积2500余亩的林木种植生态司法修复基地,并规定伐一补十的林木种植数量,以及3000尾鱼苗以上的放养数量。...探索生态司法修复机制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事实上,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尤其是新环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在司法实践中早已运用了与恢复原状相近的执行方式或其他责任方式,间接或部分地体现了以修复生态环境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综合 慈善公益报 2016年08月10日
  • 重庆出新招 “以补代罚”守护三峡库区青山绿水

    为了弥补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涪陵区检察院坚持修复与打击并重的司法理念,结合办案积极探索生态司法修复工作机制,在与森林公安、法院、林业、渔政等部门联合调研基础上,出台了《涪陵生态司法修复实施办法

    流域治理 检察日报 2016年08月04日
  • 破坏生态环境怎可一罚了之

    生态环境审判修复的对象是进入司法审判的某个具体的因人为因素所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或损害,非人为因素如不可抗力台风、地震或行政行为引发的生态损害不在司法修复范围。

    综合 人民司法 2015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