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全过程成为刚需,储能与构网将无处不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推出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具备全架构安全、全场景构网、全生命周期经济、全链路数字化四大价值,让光伏发电从跟随电网走向支撑电网,提升新能源消纳,通过电压、频率和功角三大稳定重构技术实现可靠、稳定连续供电
作为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送出工程,弥河输变电工程的投运拉开了国网山东电力以高电压等级、大容量方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网的序幕。...四川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fa线路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
第三章推广与应用从产供输储用等环节对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了规定。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利用。针对绿电开发潜力较大的实际,规定因地制宜推进光伏发电、风电等项目建设。...第二章目标与规划规定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市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分布、应用领域等情况开展调查;合理确定各区开发利用目标,开展评估、监测与考核;编制实施全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并将相关要求纳入供电
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投资向配网和农网倾斜,“重输轻供”问题改善“十三五”期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国电网建设确定以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等用电难问题为重点任务,电网投资开始重点向贫困地区和配网侧倾斜
早在2017年12月,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虚拟同步机示范工程——张北风光储输基地建成投运,这也是构网技术首次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而且,构网型pcs本质上模拟了同步发电机电压源特性,可以摆脱对外部电网相位信息的依赖,因而在离网和并网模式下均能工作,包括在微电网、孤岛供电、柔直送出等多样化场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全省供电可靠率指标提高至99.94%,乡镇和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全省户均停电小时数减至4.82小时,其中三沙供电可靠性位居全国第一。...海南电网数字化部总经理蔡渊表示,数字电网平台全面优化了数据治理指标,输、变、配各专业重要设备关键字段数据准确性为99.16%,输电杆塔和变电站轮廓点完整率99.16%,110千伏地理坐标准确率96.39%
利用算力推动电力发—输—配—用各环节的智能化变革。...如通过参与现货,算力运营方可以根据电价信号合理安排算力任务,促进低谷时段新能源消纳、缓解高峰时段供电压力。
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的能源供给体系。
重庆涪陵电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输、配、售电业务一体化经营的电力企业,公司在现有的供电区域内拥有完善的供电网网络,能够为供电辖区提供优质、可靠的供电服务,保证了对辖区电力供应的市场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0年来,湖北能源深耕主业、稳扎稳打,累计为湖北省供电3905亿千瓦时,供应煤炭9071万吨,输销天然气203亿标方,供热887万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能源支撑。...2020年抗疫最吃紧的一季度,湖北能源2000余名员工逆行返厂、坚守岗位70多天,累计为湖北供电49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13%,输送天然气5.5亿标方,占武汉市用气量一半以上,向省内发运煤炭103.4
在山东北部广袤的盐碱滩涂上,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正加速建设。...国网滨州供电公司研发“电网一张图”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平台,采用三维数字孪生、云渲染等技术,将分散的风机、光伏站、储能站与电网整合为全域可视的“能源沙盘”,依托平台可模拟不同装机方案对电网的影响,以数字化手段辅助开展区域新能源接入规划
目前,深圳电网基于10万余套智能终端规模化应用,建成输变配一体融合的生产运行支持系统,打造了一套能对电网设备运行实时感知的电网数字“天眼”,实现“云、管、边、端”资源的统一管理、协同分配,取代传统的人工巡线...2023至2024年,深圳供电局完成输变电摄像头及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巢全覆盖建设,并将多种大小模型算法投入生产实际应用。
为保障春节期间供电安全,该公司运行监控中心提前制定保电方案,从设备运维到应急处置全链条部署,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国网冀北风光储输公司运维人员巡视220千伏送出线记录电压互感器压力值(屈晓娟摄)供稿:送变电公司 超高压公司 信通公司供稿:风光储公司 智能配网中心
2024年8月,华为星河ai电力网络问世,整套解决方案涵盖电力数据网、传输网、智慧变电站网络、智能配电通信网、智慧发电网络和电力网络安全等在内的9大子方案,全面覆盖“发、输、变、配、调”等电力场景,为电力智能化发展构筑坚实的通信网络基座
针对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引发的线路覆冰等情况,提前预判并做好配网抢修应急准备,安排抢修应急队伍,加强应急供电装备维护。...加强发、输、变电设备日常运维及检修管理,细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冬季防范雨雪冰冻灾害措施,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督促电网企业加强输变电设备管理、冬季雨雪冰冻灾害防范,确保重要输电通道安全。
现将12月份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发、输、供电业务许可情况对22件发电类许可业务申请准予许可,其中:新申请0件,许可事项变更4件,注销1件,登记事项变更17件。...全省累计颁发发电业务许可证550家,供电业务许可证150家(其中增量配电24家)。
成立并高效运转专家咨询委员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再提升“三个登高行动”协同推进,全域综合...该公司以县级供电公司、供电所综合评价体系为依据,结合失分指标、发展短板、客户关切等因素,选出21项重点指标,编制县(区)供电公司重点指标督办清单,贯通新一代供电服务指挥系统、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等平台数据
加强输、配、变一体化巡视,对23处横跨铁路的线路以及担负铁路供电的5条110千伏线路、变电站、牵引站进行特巡,发现隐患,即时整改,以优质服务全程为春运护航。...1月16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市区供电中心工作人员分别来到济源客运总站和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以及附近商业区等场所,对涉及春运的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全方位巡视检查,确保春运期间用电安全无忧。
施工人员在±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电网规划体系、电网建设体系、电网调度体系、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市场运营体系、卓越供电服务体系、数字化工作体系。三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健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治理机制。
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的能源供给体系。...推动煤电转型发展,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加快节能改造,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合理规划建设调节性、支撑性煤电。
该公司以“引绿、赋数、提效、汇碳”为主线,通过推动发、输、变、配、用全环节升级,推进多能互补和电能替代,实现源网荷储全环节互动。...座超级充电站,总日均服务能力达8000次,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可充、可放、可控、可调”,促进外调绿色电力消纳;建成全球首套柔性迭代的绿色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手段逐步扩大北京市绿电交易规模,保障首都绿色供电需求
构建坚强电网,巴林—金沙—阜新及安北—大庆50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进一步提升省间外送能力、地区供电可靠性及新能源承载能力。...其中,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综合示范,以“引绿、赋数、提效、汇碳”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与标准机制创新为支撑,通过推进发输变配用全环节升级、多能互补和电能替代,推动源网荷储全环节互动,支撑城市副中心构建清洁低碳
以前电力系统的主体是较为清晰的,发、输、配、用四个身份,电力用户只是用电主体。...1、传统意义上公共配电系统,是由持有特需经营牌照(电力业务许可证)的配电公司dso(电网全资的供电公司)建设运营的。以供电营业服务为基础,以“营配调融合”为业务技术趋势。
目前,“大瓦特”已在南方五省区发、输、变、配、用电各领域80余个场景得到广泛应用。...祝融2.0-电力行业首个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2023年,深圳供电局上线的电力行业首个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
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的能源供给体系。...推动煤电转型发展,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加快节能改造,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合理规划建设调节性、支撑性煤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