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起于甘肃庆阳,止于山东泰安,采用±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电距离915公里,投资202亿元。
“当前,我们正推动柔性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装备的成熟应用,从而提高外送电安全稳定性,并积极争取疆电外送通道纳规,推动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路,“2025年,南疆将建成750千伏单环网,绕着塔里木盆地‘环起来’,预计‘
全球标尺:符合众多标准要求思源清能凭借集团30余年电力系统领域的深厚应用经验,致力于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和储能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此次海外110kv黑启动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思源清能构网技术的高可靠性,更证明了黑启动技术能够全面满足国家标准gb/t与国际标准iec的双重严苛要求。
当年,国家电网启动了特高压工程可行性研究,同年还确定了开展百万伏级交流、±80万伏级直流输电技术前期研究工作。随后,特高压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规划设计工作全面启动。
如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输电价格(含税)可低至0.03~0.05元/kwh/千km,相比管道输氢(0.07~0.1元/kwh/千km)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挖掘利用坚强电网的输送能力,采用“输电代输氢”与直接输氢(氨、醇)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输电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优势和储氢(氨、醇)大规模、长时间的能量存储功能,提高能源配置的灵活性和能源运输的综合效率
如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输电价格(含税)可低至0.03~0.05元/kwh/千km,相比管道输氢(0.07~0.1元/kwh/千km)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挖掘利用坚强电网的输送能力,采用“输电代输氢”与直接输氢(氨、醇)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输电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优势和储氢(氨、醇)大规模、长时间的能量存储功能,提高能源配置的灵活性和能源运输的综合效率
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首创"半桥+直流断路器"和"全桥+半桥"混合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和区域电网多端互济世界性难题,建成全球首个±500kv
工程依托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先优势,将首次大批量应用最新自主研制的特高压低噪声电抗器,首次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全面应用户内全封闭组合电器,推动电工装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促进电力产业链转型升级。...工程将创新集成应用新技术,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大同—怀来—天津南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并首次大批量应用最新自主研制的特高压低噪声电抗器,首次在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全面应用户内全封闭组合电器,有力带动电力装备高端化...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表示,工程将架起“西电东送”新通道,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开发利用新能源,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创新集成应用新技术,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投资拉动新动能
±550千伏直流gis:为了实现远距离海上风电高效送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首要解决方案。...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直流gis)就像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瘦身神器”,可大幅降低海上平台和陆上换流站直流场的占用空间,最多可减少90%。
促进海上风电大规模送出,凝聚各方合力攻关海上风电汇集送出和新型输电技术,依托清洁能源枢纽实现富余电力外送,提升大规模海上风电送出能力。
会上自治区能源局介绍了自治区能源发展现状与规划,提出依托特高压多端直流等新型输电技术破解“沙戈荒”绿电外送瓶颈的迫切需求。...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依托内蒙古“沙戈荒”风光资源优势和绿电消费需求,应用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探索纯新能源外送技术路线,降低水资源和煤炭资源消耗,对后续沙戈荒风光基地外送通道建设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与常规海上风电项目送出方案不同,该项目海上和陆上部分均采用直流输电技术,实现海陆高效协同,不仅可节约大量海底路由、沿海土地资源和陆上输电走廊,还将有效缓解负荷中心地区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建设过程将采用多项世界或国内首创技术
据了解,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电力交易机制,加强跨区域合作,推进储能与输电技术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国际化新能源交易中心。
2006年5月,为促进我国电力技术发展和电网升级,国家电网公司针对轻型直流输电明确了总体科研规划,确定了整体技术路线,将该技术正式命名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启动技术攻关。
因此,国网浙江电力布局于中远海风电送出的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应运而生。在《新型电力系统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指导下,国网浙江电力因地制宜开展科技创新攻关的脚步越来越聚焦,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十四五”以来,先后攻克直流短路电流开断和故障恢复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巩固了新能源微网、柔性低频输电、500千伏短路电流柔性抑制等技术领域优势地位,在电能表智能检定、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等方面都取得了原创突破
英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海上风电领域正广泛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2014年前后,国网浙江电科院柔性电力技术团队逐步启动柔性低频输电技术研究。“低频技术的优势在于只需建设一座海上升压站,将低频风电机组发出的电力升压至需要的电压再送至陆地。”陆翌介绍。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企业和园区建设,推广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绿电消纳相关技术,提升消纳绿色电力比例。...强化科技创新,加强节能降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强化产业数字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
编者按为适应一次能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的国情,中国采用远距离交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必然选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大规模、高复杂度发展,加深了通信网与电网的物理网络融合,形成两网相依系统。...摘要高比例新能源、交直流特高压远距离输电、高比例电力电子的应用给现有技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电力通信网的调度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全面掌握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交直流输电技术,昆柳龙直流工程项目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推出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力鸿蒙”,“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实现了0到1的重大突破。...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建设南网“智瞰”“云景”“大瓦特”等数字平台,输电、变电基本实现无人巡视和值守。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旨在将西部丰富的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远距离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优化全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三大“西电入浙”特高压工程包括±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宁夏灵州-浙江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拥有国内首个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通过高电压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送绿色清洁能源,同时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也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调度风险突出。...2020年,公司建成投产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接下来我们计划应用±800千伏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将我国西部、西北部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电力送至南方电网服务区域,预计总送电容量有望超过1.2亿千瓦。
说起这场能量的“时空大挪移”,就不得不提起中国独一无二的输电技术——特高压。正是特高压技术的应用,让“疆电”大规模外送成为可能。...目前,国家电网在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我们知道,“风光”发电并不稳定。
据悉,藏粤直流工程全称为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是是首条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联合投资经营的四端特高压柔直工程,将首次实现高电压等级、大输送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海拔
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220千伏海上风电送出工程中首次应用。...一项为深远海风电送出而生的新技术——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浙江这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热土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