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范围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范围应当向社会公布。...第三章 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十一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广场、公园、交通要道、商业区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组织开展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和声环境质量报告
“十四五”深入攻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太仓建设成效显著。“十五五”巩固拓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美丽太仓基本建成。...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政府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全面推进美丽太仓建设工作方案》,制定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等20项措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目标“十四五”深入攻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及时完成并适时更新调整本行政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并向社会公布。...九、加强噪声防治技术支撑,提高噪声监管监测能力,科学设置各类噪声监测点位,推进噪声数字化监管平台和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自动化等建设工作。
运营期风电场、光伏电场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升压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且不对周边声环境敏感场所产生明显影响
第八条省、市(州)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设置本行政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地下发电厂房内的发电(水轮机)机组、地下厂房主变洞内变压器和地面开关站电器设备,发电机组和主变器位于地面以下,不影响地面声环境质量;进场公路的车流量小,对周边敏感点噪声影响小。...4.声环境: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工程开挖与爆破、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生产系统、施工辅助企业、交通运输、施工作业面等。
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管控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落实国家减污降碳相关要求,推动节能减排降碳协同增效。(三)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
第二章 噪声污染防治标准和规划第十一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现状以及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定本行政区域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将主要用于居住、科学研究、
×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工作范围包括包括但不限于现有工程回顾评价、项目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声环境、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十四五”深入攻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苏州建设成效显著。“十五五”巩固拓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美丽苏州基本建成。...其中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等16项主要工作举措,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声环境质量呈持续巩固并改善状态,全市19个功能区噪声监测点的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达标率100%。
;1、声环境质量监测:市区及各功能板块120个区域声环境、51个道路交通声环境、10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2、海水浴场专项监测:对连岛海滨浴场和苏马湾海水浴场开展专项监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9月4日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新疆自治区将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三线一单”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具有较高的清洁生产水平,其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符合相应的要求。...落实各项减震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到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编制指南要求,未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或噪声污染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所在的区县编制声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全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到2025年,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群众反映的突出噪声扰民问题得到缓解,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
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应当适时调整。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调整,按照其划定程序进行。...第六条【划定声环境功能区和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等,划定本行政区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设置本行政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组织环境监测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风机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再经过距离衰减、合理布局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敏感点噪声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2024年第二批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第一笔)分配情况的公示,下达资金909.4万元用于黄山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等10个项目实施。...、市生态环境局拟将省下达我市2024年第二批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第一笔)909.4万元用于10个项目实施(清单附后)。
声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宜居程度和幸福指数。...记者近日来到太原市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办公楼顶的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一探究竟。太原声环境质量状况如何?
主要工作内容:在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进行分析和预测,包括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等,进而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有力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行动目标通过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基本掌握全市重点噪声源污染现状,逐步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有效落实各部门污染防治责任,稳步提高噪声治理水平,有力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
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6.1%、87.0%,同比分别上升0.1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分别上升3.9个百分点、13.0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改善。
此外,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美丽北京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持续巩固,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保持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3)噪声治理措施本项目建成后,采取各项降噪措施后,并经距离衰减和厂房墙体隔声,本项目厂界噪声能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限值,周边敏感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