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搜词 > 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人造太阳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人造太阳最新动态。了解人造太阳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人造太阳”相关结果约265个
  • 中核集团:向智向绿向未来

    如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院长助理、聚变科学所所长钟武律正带领团队,借助人造太阳装置,将童谣里唱的“种太阳”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源于太阳核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3月17日
  •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

    回到现实,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研究进展情况如何?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电力报 03月10日
  •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辛锋:中核集团科技自立攻坚战中的AI赋能与聚变曙光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3月07日
  •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我国核聚变研发水平总体上已位居第一方阵

    国内当前规模最大、参数能力最高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15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高约束模运行,东方超环(east)首次实现1000秒的高约束模运行,这些重要进展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3月07日
  • 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我国核能“三步走”正加快推进

    聚变堆是一种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原理的能源装置,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而快堆是用快中子直接轰击铀-238,引发裂变链式反应的堆型,属于第四代核能技术。

    核电建设与运行 北极星电力网 03月06日
  • 信息量巨大!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答记者问

    全国政协委员卢铁忠、徐鹏飞、韩泳江、段旭如,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也与记者围绕“核电纳入绿电绿证体系”“核工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数字化转型” “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铀资源保障”“人造太阳”“中国核科学日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03月03日
  • 2025两会前瞻丨以创新之钥开启能源强国建设新局

    近年来,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高效光伏材料、新型储能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合肥“人造太阳”实现千秒级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为核聚变商业化奠定基础;钙钛矿电池实验室转化效率突破33%,光伏技术迭代加速。...未来产业如深海可燃冰开发、太空太阳能基站、核聚变能源网络,将实现生产要素的量子级跃迁,产业边界正在被重塑和拓展。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能源法,设立“能源科技创新”专章,明

    火电产业 中国电力报 02月28日
  • 民营经济铸就中国能源“硬核”实力

    “国和一号”示范堆国内首台套供货;应流集团先后承担我国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一级主泵泵壳自主制造任务,成为“华龙一号”主泵泵壳唯一生产单位,完成核电站压力容器一体化金属保温层国际首创工程,研制聚变堆“人造太阳...——支持民营资本扩大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领域投资,开发储能技术、材料和装备,参与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参与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太阳能示范村建设等政策法规

    火电产业 中国电力报 02月19日
  • 东方电气中标三峡5×660兆瓦煤电项目三大主机

    中标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水冷仪控与配电系统集成项目 近日,东方自控成功中标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水冷仪控与配电系统集成项目,为我国“人造太阳”“环流三号”装置的能源梦想提供助力。

    火电动态 东方电气 2024年12月10日
  •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正在超越欧、美、日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中国崛起成为全球领导者中国拥有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项目。

    核电建设与运行 国际能源小数据 2024年12月04日
  • 全球首发!首批中国造“人造太阳”包层屏蔽模块发往法国

    iter计划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实施,位于法国卡达拉舍,将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过程,探索聚变能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东方电气 2024年12月02日
  • 李宝山:给走在最前方的风把好舵

    然而他口中“土”的风电,如今已经家喻户晓,还诞生了媲美人造太阳、航空母舰的“国之重器”。

    风电产业 金风科技 2024年11月12日
  • 直击进博会!中核集团签订6项采购合同

    在国家展中国馆的场馆中,由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模型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驻足参观打卡。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2024年11月08日
  • 中核集团拟在进博会核能领域签署6项交易合同

    ——本届进博会上,由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模型在中国馆亮相。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开发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2023年12月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已经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中国环流三号作为iter卫星装置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2024年11月07日
  •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有新进展

    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启动新一轮物理实验,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首次投入使用。...“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被誉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核集团 2024年11月05日
  • 102台!11313万千瓦!我国大陆地区核准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位列世界第一

    为核电产业的发展厚植了创新的土壤,取得了累累硕果:2021年7月13日,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核能技术迈向新高度,为全球核能应用开辟了崭新路径;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电力报 2024年09月30日
  • 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署名文章:实施核能“三步走”战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核工业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功打造了以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首堆、多用途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首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国之重器

    核电建设与运行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16日
  • 中核集团: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

    实验中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新华社记者薛晨 摄中核集团的核聚变装置——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核电建设与运行 新华社 2024年07月15日
  • 中国石油入局核聚变!

    因此,如果可以建造出“人造太阳”这种装置,将像太阳一样发生连续核聚变反应的这套模式在地球上复制,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届时都将为之一变,无论是传统能源煤炭石油,抑或是新起之秀光伏、风能,在核聚变能面前都将瑟瑟发抖

    石油 石油Link 2024年07月09日
  • 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核工业发展道路

    中核集团部署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加快实施核能“三步走”战略: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热堆主力堆型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快堆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核聚变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了以新一代人造太阳

    核电产业 人民网 2024年06月19日
  • 中国能建热核聚变发电岛概念设计研究项目通过结题评审

    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其实就是热核聚变的过程,因此,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又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该实验堆项目一旦成功,人类将有望获得最清洁且取之不尽的能源。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能建 2024年06月13日
  • 由“核”向“新” 中法能源合作走深走实

    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13日
  • 中核集团党组调整西物院领导班子

    创新求变,为实现核聚变重要战略目标注入新动力;坚持“聚”字当头,聚人心,聚合力,整体协同融合推进未来聚变研究和工程建设发展;坚持廉洁奉公,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率先垂范,用阳光的心态,打造一支优良的队伍,追逐“人造太阳

    核电建设与运行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024年04月23日
  • 人类终极能源问题 有解了?

    那时,作为刚入行的“小白”,《中国能源报》记者第一次了解到“人造太阳“,也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核聚变”种子。...若从一升海水中提取出氘,在‘人造太阳’装置内完全燃烧,就能产生出相当于三百升石油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的70%被海水覆盖,所以核聚变的原料就相当于是取之不尽的。”

    核电建设与运行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4月10日
  • 谁在追逐“人造太阳”?

    此次宣布开放的设施包括新一代“人造太阳”的中国环流三号(hl-3)实验装置、紧凑型质子回旋加速器等10个项目。(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文/丁文影)何为“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之所以被称为“人造太阳”,是因为核聚变的原理和太阳内部的反应极为相似,都是在高温之下,通过氘和氚反应产生氦和中子,再释放出大量能量。

    核电建设与运行 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2024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