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国家关于优化产能结构、降低能耗强度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相关要求,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引导鼓励高能耗企业利用清洁电力、非常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进行燃料替代,进一步压减企业生产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有序推进煤炭消费转型。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持续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工作,不断巩固“禁煤区”建设成果。
鼓励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要细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落实举措,强化绿电消费责任,提升绿电消费水平。...落实国家关于优化产能结构、降低能耗强度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相关要求,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引导鼓励高能耗企业利用清洁电力、非常规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进行燃料替代,进一步压减企业生产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依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等国家标准,计算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值/增加值综合能耗等。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
对全市2018年以来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2022年2月,省对我市“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以上情况,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二、重点任务(一)推动结构调整1.能源消费结构调整。(1)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市发改委牵头,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配合,以下均需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2)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禁新增煤电装机规模。
二、重点任务(一)推动结构调整1.能源消费结构调整。(1)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市发改委牵头,国网西安供电公司、国网西咸新区供电公司配合,以下均需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2)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禁新增煤电装机规模。
协同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强制消费机制》重点控制高耗能企业的化石能源消费,进一步压实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通过市场化的消纳模式,为工业企业配置相应规模的新能源,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和能耗总量、碳排放、用能成本下降等目标。
,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
(二)衔接能耗双控制度60. 购买绿证是否有助于完成能耗双控考核?61. 跨省交易的绿证都可以用于能耗双控考核吗?62. 通过绿证交易抵扣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有总量限制吗?63.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保“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逐步减少。鼓励实行新上项目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到2030年
七、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管理依托杭州市能源“双碳”数智平台,探索实施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碳排放单位预算管理,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碳排放管控名单,继续实行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
统筹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重点加大对页岩气、煤岩气等非常规资源规模有效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发挥对化石能源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二是着力推动新能源发展规模化。
9.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增加天然气生产供应,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二)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6.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7.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
严格执行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差异化分解下达各市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完善省直机关能耗定额管理指标,2025年确保全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
严格执行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差异化分解下达各市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目标任务,完善省直机关能耗定额管理指标,2025年确保全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
本省行政区域内纺织、机场和公共建筑等行业年排放量1万吨(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可自行向省生态环境厅申请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按要求开展碳排放信息报告,经完成后符合要求的于年度作为控排企业管理
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和交通(港口)等行业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数据中心行业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运行机架数达到...(一)控排企业本省行政区域内(深圳市除外,下同)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和交通(港口)等行业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数据中心行业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2024年的28.6%,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完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依据“双碳”目标有序收紧配额总量,形成长期、合理的碳价格预期。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 示,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2024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8%。...民革中央副主席、四川省委会主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指出,能源消费革命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与挑战,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转型任务艰巨。
三是非化石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长2.4亿千瓦,是“十三五”的2.6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7%。...要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稳住煤炭基本盘,释放先进产能,完善煤炭产能储备制度,增强煤炭供给韧性。进一步发挥煤电灵活性调节和基础保障性作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二是提升油气供给保障能力。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保“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量逐步减少。鼓励实行新上项目可再生能源消费承诺制,力争到2030年,高耗能企业电力消费中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达30%。
积极扩大天然气利用范围,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逐步提高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原料用能和能耗单列项目用能)在24%左右;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到8000万千瓦、1800...到2025年底,新增风电光伏装机600万千瓦、核电装机1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扣除原料用能和能耗单列项目用能)在24%左右;到203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到8000万千瓦、1800